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随州首创中国残疾人编钟艺术团
  本报讯 记者常跃耀报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12月21日,随州市助残学校教室里,9名残疾人正在用编钟、古筝、箫、笛子等乐器,演奏《东方红》《楚觞》《梅花三弄》等曲目,金石玉声、管弦齐鸣,社会各界人士屏声敛气观看,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残疾人用独特方式演绎编钟文化,彰显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
    随州市助残学校,也是曾都区爱心就业培训中心,由爱心人士夏昶等创办,2010年4月开学,至今已培训300多名残疾人,目前在校残疾人99名。该校副校长蒋先稳介绍,学校自开办来,投资人夏昶作为学校校长,自己拿了160多万元办校,还卖了一套房子支撑运转,现学校各类投资和借贷已达600多万元,靠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捐助一些米、面、衣被等,也是杯水车薪,运转十分艰难。学校提出“以残养残”的思路,于今年4月成立残疾人编钟艺术团,先垫付5000元,预购了一套24万元的复制编钟和必备乐器,聘请原市博物馆副馆长、编钟乐团团长薛建华、市音协会员翁辅君等专业人士来校指教,硬是把这些音乐“零基础”的残疾学生教成能敲、能弹、能唱的“音乐人”。
    来自曾都区何店镇的“智障”人员钱喜和随县淮河镇的“肢残”人员胡则海,一个敲编磬,一个吹箫,以前对音乐很向往,但他们的音乐基础是零。自从学校成立了残疾人编钟艺术团,他们比平时要早起2小时开始练,晚上九点才自愿下课。从开始的识谱、背谱,到熟练地演奏,如今整个乐团每个学员能准音、准调、和谐地演奏。广西桂林的右眼残障女孩周海平,今年17岁,喜欢狗熊、小白兔等玩具,自进入艺术团后,丢掉“玩心”,刻苦演练,她的梦想是随团走出去,用编钟音乐唤起人们更多的爱。
    校长夏昶说,办残疾人编钟艺术团主要是弘扬编钟文化,展示我市残疾人才艺,表达残疾人的美好愿望与祈求,感恩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扶残助残的大爱情怀。据悉,市慈善总会、市文体广电局已发函,决定与中央电视台《百姓春晚》栏目组共同举办新春祈福晚会,演出节目以曾都区爱心职业培训学校编钟乐团表演节目为主。《百姓春晚》栏目组将携带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残疾人知名艺人和艺术团队为晚会添彩。
    在场录制的中国电视艺术家数字影像委员会常务理事刘运祥说,残疾人编钟艺术团,为湖北随州出彩了,这在全国是第一家。录制成熟后,先在网上视频播放,再推荐给中央电视台《中国达人秀》栏目,让随州编钟文化以独特方式响遍全国、走向世界。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随州首创中国残疾人编钟艺术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