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孩子的希望
——记“全省最美教师”淅河镇金屯小学副校长谢薇
作者:吴财荣
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苏明 有人说,她是几百个孩子的“大姐姐”,三载耕耘,播撒的是爱的种子;有人说,她是一位乡村“好老师”,三尺讲台,托起的是孩子的希望。她,就是“全省最美教师”、随州高新区淅河镇金屯小学副校长谢薇。 崇尚教书 1989年9月,谢薇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受父亲影响,她从小就渴望做一名教师。 2008年9月,谢薇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华师汉口学院后,不仅学习好,而且思想上积极上进,在校光荣入党。学校的培养,为谢薇在日后工作中逐渐显露出的优良品质打下了良好基础。 谢薇自从上大学,每次见到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都会很认真地向他求教,询问如何当一名好老师,如何教育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喜欢老师…… 金屯小学校长李丰军告诉记者:“谢薇毕业时,她实习过的省城一家知名企业想留她,被她谢绝了。她只有一个信念,回随州陪爸爸,当教师。” 关爱学生 2013年9月,谢薇大学毕业后,经过双考,如愿成为高新区淅河镇金屯小学一名特岗教师。 谢薇常说:“无论是亲情还是师生情,每一份爱,都需要我们以无私的付出去维系,以真诚的沟通去经营。”谢薇时时刻刻用心诠释“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用自己诚挚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 谢薇爱笑,她的微笑总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学生马宇航不喜欢学习语文,谢薇就特意在课堂上让他朗读课文,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微笑着夸他“声音有磁性,很好听”。一段时间之后,马宇航的语文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谢薇有双会说话的眼睛。课堂上,她一双大眼睛从不放过每一个学生,在她的注视下,全班同学都有一种被关注的感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当不好的老师。”谢薇经常这么说。 在一个个细节之中,谢薇从一点一滴关心着“家”里的每个孩子。二〔1〕班学生蒋新超的父亲智障,母亲瘫痪,从小就跟双目失明的爷爷生活。然而,屋漏偏遭连阴雨,就在前不久爷爷因病去世,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聪明懂事的小新超有了休学的念头。得知蒋新超的遭遇后,谢薇向他送去了关爱,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数百元资助他,并告诉他:“有困难就找谢老师。”还有袁紫扬、张紫婷等贫困学生,谢薇不仅在物质上还在精神上对他们进行帮扶。孩子们都说:“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我们的谢薇姐姐。” 追求卓越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谢薇积极实施“快乐教学法”,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数学课上,她教孩子们玩手工,用尺子测距离,标刻度,一起制作剪贴画;在美术课上,她引导孩子们画简笔画,画自己想画的画,写自己想写的话;在体育课上,她带着孩子们一起放风筝,让孩子们感受到拉力也有一种牵挂。 谢薇经常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他们享受到文章被发表的成就感。在她的不断引导下,孩子们越来越爱学习。 大家不会唱、不会跳,谢薇就给他们做示范、教歌词。在她的努力下,从来没有跳过舞的孩子们,学会了手拉手跳校园集体舞。“温馨大课间”一系列活动让校园生活变得精彩纷呈,让孩子们亲如一家。 在谢薇的倡导下,学校还成立了“红领巾广播室”,让这些乡村孩子自己当主持人。她还组织举办了全校第一次“六一”联欢会,让每个孩子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大家唱着跳着,乐开了花。 三年来,谢薇创造性地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让寂静的村小第一次有了中秋联欢会,第一次有了校园图书角,第一次有了演讲比赛……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今年教师节当晚,湖北电视台现场直播了谢薇的事迹;9月,教育部在全国遴选9名农村优秀特岗教师参加巡回报告,谢薇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出席;10月,谢薇再次被邀请参加为期一周的 “湖北省最美教师巡回报告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