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孙强报道:近年来,曾都区努力探索,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微治理”赢得民心。在全区范围内推进重性精神病人“四色预警”管理机制,试点推行“三自”物业管理模式,完善网络舆情“三制一群”管理机制;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投资建设了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55个,6个“四点半”学校,全面推进校园110校警联动机制等,每项“微治理”举措的推进都得到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切实发挥了综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工作实效。
“网格化”为民服务。全区城乡共划分809个网格,已实现城乡网格化管理全面覆盖。持续做好“网格化+公共服务”便民应用文章,进一步推动政府服务管理职能部门公共事项进网格,目前46项服务事项可在村、社区直接办理。将全区1550名吸毒人员、1750名精神障碍患者、242名重点个人、290名在册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问题青少年、心理失衡扬言报复社会重点人员等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各项服务管理措施落到每一个网格、每一名重点人员,从源头上预防重点人员肇事肇祸案件的发生。
“小创新”守护平安。近年来,在全区重点打造各项创建示范点,树立典型、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府河镇视频监控一体化建设、何店镇“十户联防”建设、万店镇沿随小公路“十里平安走廊”建设、洛阳镇“平安景区”建设、四个城区办事处“中心戒毒社区”建设等等。深入实施以公共视频监控联网为主要内容的“雪亮”工程,初步构建“空中有监控、路面有巡逻、村内有联防”的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