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90115期 >> 第A3版:健康随州
流行性感冒,中医如何治?
  

随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 刘毅
  近期,一波冬季流感肆略全国各地,随州也未能幸免。呼吸内科和儿科一床难求,儿科医生一个班要看一两百个患儿,没时间喝水没时间上厕所,已经累出了上班恐惧症。在今天,我们以抗感染、抗病毒、戴口罩等方式来抵御,古代的人们是如何防治的呢?
  今天的流感在古代称为“时行感冒”,也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非常流行的感冒,发病之后症状大多相似。发病多与气候突变、寒温失常有关;又与人体的正气强弱有关,如果起居不慎、寒温不调、过度劳累等,均可使人体抵抗力减弱而发病。
  古代关于流感的论述及治疗,包含在伤寒、瘟疫、时病之中。明末清初温病学兴起之后,流感就汇入温病学的卫分证和气分证之中,主要表现的就是温病的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身酸软疼痛、咳嗽、食欲下降等。
  在治疗方面,同一时间的流感表现的症状大多相似,中医辨证时类型也就差不多,所以基本上可以用同一个处方治疗。也因如此,当吴鞠通的银翘散、桑菊饮创立出来后,立即在各种温病的卫分证、气分证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疗效确切。
  根据辨证处方之后,将中药熬成汤剂治疗,这是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识,也是中药最广泛的运用方法。在治疗各种温病的时候,由于传染性强、症状相识,古代很多医生就根据辨证制定一个协定方,各取大量中药,大锅熬煮,所有这样的患者,来了就喝一碗熬好的中药汤,这样就大大简化了辨证熬药的过程。我们经常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古代疫情爆发的时候,官府、寺庙会在人口比较集中地架起一口大锅熬煮中药,前来喝药的民众排成了长队。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流行病方面有比较悠久的历史。2003年,从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中医药为国人的生命与健康又一次担当重任。
  近日,随州市中心医院的中医专家们根据目前流感表现的特点,制定了“流感Ⅰ号”协定方以预防和治疗。“流感Ⅰ号”由柴胡、葛根、麻黄等组成,具有疏风透表、退热止咳。用于外感风寒的流行感冒: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身酸软疼痛、咳嗽、食欲下降。现有中药制剂味甜、微苦,携带、使用方便。有需要市民朋友,可来随州市中心医院龙门院区中医科门诊、儿科门诊和呼吸内科门诊垂询。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流行性感冒,中医如何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健康随州】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