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90313期 >> 第A3版:副刊
魂牵梦萦故园情
  

● 任 蒙
  共五册的《广水印象》丛书出版了,不但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广水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坚实步履,而且向外界进一步推介广水的人文历史、山水景观和风情民俗,更是一套值得珍视、值得长存的书面资料。
  我们广水市的前身应山,作为一个县的行政区划基本固定以来,至今有一千年了。出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多少代乡亲,从问世开始,就和这片大约一千年没有变更的行政区域有了一种天然的情感联系。因为应山对于我们,不仅仅是个行政意义上的地块,更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情感归属。发生在这里的许多历史,许多往事,一直让这里的先人们口口相传,今天发生在这里的时代变迁,更是让大家密切关注。
  一个县,无论它作为出生地,还是作为生死不离的家园,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这样让人无法回避,就是这样让人魂牵梦萦。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应山县在全国“撤县建市”的第一波高潮中,实现了“改市”的愿望。或许至今有些人还不解其义,但是看看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在争取“撤县建市”,就不难理解这种变更对于一个地域发展的意义,至少它在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上是有硬性标准的,听说还有些政策方面的倾斜。当年,我关注过家乡的那次变更,因为没有将我心中的故土进行某种重新划分,也就很快从情感上接受了。
  白云苍狗,三十年虽不是那么漫长,但也不太短暂。广水市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一路而来,经济发展不断提速,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约是在二十多年前,县城开始实行红绿灯管制交通,我从“新奇”中感到了一种变化,后来有了公交车,再后来我回到城关时,没法回忆起当年那些自己“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的街巷。近些年,过去的县城一栋栋高楼相继崛起,一条条新街延伸开来,“膨胀”得比改革开放之前的某些中等城市还要大。
  在乡村城市化的时代大潮中,广水的发展步伐同样是迅急而坚定的。乡村公路早已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安装到乡村的千家万户,大量的私家轿车进入普通农家,几千年不变的牛拉犁耕开始告别这块土地。从锄刨镰割的原始耕播向机械耕作日益普及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从农耕文明向现代生活的转变,是中国乡村自古以来想都不敢想的重大社会转型。尽管建设新型乡村还有很远的路程要走,但广水在这种几千年一遇的时代浪潮中没有落后,也不会落后,我相信它一定能完成好这种历史性的进步。
  虽然广水和很多县市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但只要在时代进步中把握住历史机遇,跟上前进的步伐,就是广水的百万乡亲之幸,就是为广水后代造福的社会之幸。
  今后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漫漫征程,更需要增添新的前进动力。在建市三十周年之际,进行一次回顾,进行一次动员和鼓劲,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在编辑出版《广水印象》这套丛书的工作中,曾经担任过广水市广电局长、后来又长期负责广水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杨建忠先生堪记“头功”。他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仍然以对外推介广水为己任,主动策划了《广水印象》的编辑出版,并且在市委宣传部和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做了大量的组织联络工作。
  据介绍,征文消息公布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许多来稿,这次入选《广水印象》系列的绝大部分稿件,都是征文活动的收获,许多在外地工作的广水人或外地作者也热心响应,可见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之高。除了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亮相于这套丛书,更主要的还是大家对广水的挚爱,对这片家园的深深眷念。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三十华诞,当属“青壮年”,往后三十年,还是“正值盛年”,还是大好年华,广水肯定会发展得更好,肯定会有更大作为。那时,我们这套丛书的绝大多数作者都还健在,让我们再以自己的诗笔、画笔,来描绘这片属于我们、属于子子孙孙广水人的土地,来记录它在变革时代更快捷的身影,来书写它更加瑰丽的变迁!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魂牵梦萦故园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