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红军
十多年前,我所在的企业倒闭,我同许多同事一道选择了南下广东,在那儿开启了近十载的打工生涯。
因为是国企的下岗工人,有点技术在身,因此很快就在一家工厂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且站稳了脚跟,工资比起那些普通的打工仔来说,还算可观。
有了工作,没有了吃住之忧,在异乡,我需要应对的便是下班后,一个人身处他乡的寂寞和百无聊赖,以及对家人,尤其是幼小的女儿的无尽思念。好在我喜欢看书写作,痴迷文学,于是逛书摊,买杂志,给报刊写稿投稿,便成了我业余时间的最大爱好。
那时网络还不发达,我还不会用电脑软件,写作方式还是老传统,在稿纸上爬格子。由于广东的外来工读者众多,像《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打工族》等刊物,都特别受欢迎。很多刊物,特别是打工文学杂志,发行量相当大。有报道说《江门文艺》最畅销时,月发行量超过了二十万册,这本由江门市文联主办的地方杂志,因此还受到了中国文联的表彰。到广东后第一次给刊物投稿,我选的是家乡湖北武汉知音杂志社主办的《知音打工》月刊,当时写了一篇小稿过去,很快就在“漂泊一瞬”栏目发表了,还收到60元稿费,这让我兴奋不已,虽然在家时已发表过不少文章,但这毕竟是在南下打工后的第一回啊!
这第一篇文章的问世,为我在他乡的写作增添了不少信心。后来,我断断续续开始给打工文学杂志投稿,多半写的也都是打工生活的感悟和故事。当然,能发表的固然可喜,没被采用石沉大海的,虽然也让我不免失落难过,可重要的是,写作让我的打工生活变得充实且有意义,在别的打工仔痴迷赌博买码,把辛苦赚来的钱都挥霍掉时,我不仅能每月将工资按时寄回家中,而且时不时还能收到几十、几百块的稿费,何乐而不为呢?
在广东近十年漫长的打工岁月,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从没放弃过我的文学梦想,尽管后来愈来愈觉得这个梦想离我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可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去追逐它。羁旅天涯,山高水长,一个人在异乡,我早已习惯了一边打工,一边写作,品尝着欢乐也感受着痛苦,许多的经历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记得2008年春节南方下大雪,我没有买到火车票,像许许多多的游子一样,被困在了岭南无法回家过年,心里甭提有多难受了。就在这时,我接到江门文艺杂志社谢编辑的电话,说我的文章被读者短信投票评选为当期“读者最喜爱的文章”,除了稿费,另外还可获得100元话费的奖励,这让我原本郁闷的心情一下子舒缓好受了许多。
在广东写作这些年,我也遇到过不少有意思的事儿,有一篇小说,400字的稿纸我写了有二十多页,近万字。自认为写得还不错,为了保险起见,专门用挂号寄给了一位王编辑。可投稿后三个多月了,也不见有任何回音,把我给急的,只好鼓起勇气打电话过去询问,才知道王编辑收到的稿子太多,有的拿回家去审,结果被她忘在了家里,压根儿还没来得及看呢!好在几天后我终于接到了王编辑的电话,她说稿子看过了,写得不错,留用了。真是的,幸好问了一下,不然这篇花了我几个通宵熬成的作品,可能就要被王编辑永远忘在家中,或是当废品给卖掉了。
学会用电脑写东西后,起初是非常兴奋的。记得第一篇电子稿,我是花钱到网吧分几次写成的,是一篇有五千多字的故事,写好后用邮箱投给了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传奇故事》杂志。我原本以为发电子稿,用不用编辑都会很快回复的,可是稿子投过去后,几个月过去了,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本以为又一次石沉大海了,却不曾想到在半年后,突然收了杂志社寄来的样刊,文章竟然发表了。
岁月蹉跎,不觉已人到中年,曾经的打工岁月已渐行渐远。只是,有时回想起来当初的文学梦,总觉有太多不舍与感慨。也许,真正不舍的,是那份追求梦想的纯真,以及逝去的青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