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琴 通讯员 张琦
“今天高三复学复课前的监督检查请你准时参加采访报道。”“收到。我这就出发!”五一假期第二天,市纪委监委干部黄刚桥刚准备吃饭时,接到紧急采访任务。他二话不说,就骑上电动车,挎着相机出发了。
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纪检监察工作部署到哪里,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从高原军人、新闻记者到纪检监察干部,今年40岁的黄刚桥放下枪杆子,拿起笔杆子,转战到纪检宣传战线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不变的是忠诚、干净、担当的本色。
擦亮宣传本色
敬业执着是黄刚桥身上的第一个显著标签。白天,他在田间地头和乡亲们座谈采访,采写新闻;晚上,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赶写稿件。纪检战线每一次重大活动几乎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一项重大任务都能见到他采写的新闻稿件。
“作为纪检战线上的宣传员,要沉入一线抓新闻‘活鱼’,让‘脚力’更有劲、‘眼力’更敏锐、‘脑力’更统筹、‘笔力’更锋锐。”黄刚桥说,一定要尽力讲好纪检战线的好故事。
三年来,他认真策划每一个报道主题,精心采写每一篇稿件,先后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各类稿件500余篇,市级媒体200余篇。由他采写发表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的长篇通讯《公安局长咋成护黑局长》获得中纪委好信息奖,被选为公务员申论考题;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的长篇通讯《借“医养结合”之名疯狂套取“救命钱”》《33次工作会议治不了的疯狂采砂》等,被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转载,当日点击量过百万次;新华社刊发的《从“整合”到“融合”——随州监察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用群众之“镜”照工作之短》等稿件,得到省纪委领导好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委领导大力支持下,他迅速组建宣传组,每周定选题、定任务、定时限、定目标,通过图文影微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生动故事,先后发表各类新闻稿件81篇。他还通过清廉随州网开设《战“疫”先锋榜》专栏,宣传报道38个先进人物事迹,凝聚战“疫”合力。
保持勤学本色
热爱学习是黄刚桥身上的第二个显著标签。熟悉黄刚桥的同事都知道他学历不高,但热爱学习,勤于钻研。
在西藏当兵时为了做好宣传工作,他报考了军队新闻专业,并通过借调到总后创作室工作的机会系统学习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知识,他的新闻通讯、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见诸全国各大刊物,他参与编写了报告文学集《忠诚铸辉煌》、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之旅》;出版发行个人散文集《走在雪域阳光里》、纪实文学《心路拉萨》、报告文学《洗衣歌的故事》等文学作品,先后获得总后勤部第九届、十届、十二届军事文学奖,荣立三等功。
转业后,凭借过硬素质他成为随州日报社的一名新闻工作者。为了干好工作,他主动要求去偏远农村、社区、工厂采集第一手新闻素材。因为深沉地热爱着家乡,他写出了《随县开启土地新革命》《唤醒沉睡的土地资产》《英雄地》等优秀新闻作品,荣获湖北省地市州新闻一等奖。
2017年5月,黄刚桥被选调到市纪委工作,成为纪检宣传战线的新兵。面对全新的工作岗位,他坚持从头学起,整理熟悉历年宣传教育工作资料,并在部领导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出点子、搞策划。2018年,他被推荐到省纪委宣传部工作,为提高稿件质量,他经常“泡”在办公室里挑灯夜战。日前,他收到了中国纪检监察报授予的“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证书,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见证着他从一名高原军人到纪检宣传业务尖兵的完美蜕变。
他还将宣教的“镜头”对准基层,通过普纪普法“大篷车”巡演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文艺形式搬上舞台,参与创作的《如此扶贫》《信访风波》《马上就办》等廉政小品在全市巡回演出,为基层群众送上了廉政文化盛宴,让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教育。
永葆战斗本色
赤诚奉献是黄刚桥身上的第三个显著标签。他一直认为,做好纪检宣传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去年下半年,面对纪委宣传部人员变动和空缺,原先由三个人承担的任务落在他一人肩上,他凭着自己的工作热情和方法把各种事务处理得井然有序。
“回内地工作,海拔降了,军人的觉悟和工作标准可不能降。”黄刚桥始终牢记转业时部队首长对他说的话,正是这句话激励着他啃下了工作中一块块“硬骨头”。每年“宣教月”期间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到家通常都是晚上8点,吃了晚饭在书房里接着干。
忙碌的工作背后,是对家人的愧疚,因此他常说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孝顺儿子。母亲患有高血压病,父亲患有肺心病,几乎年年冬天都要住院治疗,由于工作忙他很少去医院陪护。亏欠最多的是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妻子,家里家外都是妻子一人操持,老老少少都是妻子一人照顾。两个孩子也因为缺少陪伴,养成了独处的性格或者不爱说话……说起这些黄刚桥一脸愧疚。
谈起丈夫,黄刚桥的妻子既心疼又理解,心疼的是丈夫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患有耳鸣、颈椎病等毛病,每次久坐,颈椎疼痛都折磨得他满头大汗;理解的是丈夫对于工作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牵挂,每次回父母家,黄刚桥总是抽时间陪老人聊聊天、做做家务,恨不得把自己不在家的时间全补上。“我能一心扑在工作上,全靠家人的付出和支持,等到将来工作不这么忙了,我就多陪陪他们,好好补偿补偿!”黄刚桥在工作间隙时常憧憬着。
“黄刚桥同志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就是不变的军人本色和奉献精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郑军这样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