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6月18日
心怀“六有”慎终如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陈训刚  周长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经过多年持续攻坚,到2019年底,我市累计实现17.8万贫困人口脱贫,12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现有贫困人口6040人,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总攻动员令,吹响了脱贫攻坚总攻冲锋号。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专题研究、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第一时间推动落实,以非常之志、非常之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笔者认为所有参与扶贫工作的党员干部应该全力做到“六有”:
  一是心中有党。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是当前全党最大的政治任务。要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扶贫战线的党员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始终绷紧决战决胜这根弦,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让初心和汗水成为“共产党员”第一身份的见证。
  二是心中有民。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扶贫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群众当亲人,视民难为己难”,要有为人民甘愿挥洒汗水的思想自觉。我市剩余的贫困人口多是因病、因残等原因失去劳动能力的困难户,要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就要做到心中有民,时刻想着老百姓,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静下心、俯下身深入群众,忧百姓之所忧、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难;要真情、真意、真心地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让帮扶措施在干群情感共鸣中落地落实。
  三是心中有责。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决胜关键期,8月份、11月份我市要分别迎接省、国家的扶贫开发成效考核。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扶贫干部一定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坚决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扶贫政策。我们既要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又要克服厌战懈怠情绪、畏难抵触情绪,增强担当的勇气,强化履责的能力。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心无旁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苦干实干加油干,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现象发生。要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发现问题、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扶贫成效考核指出问题和大排查发现的问题整改工作,标本兼治,举一反三,巩固脱贫成果,改进脱贫措施,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
  四是心中有策。扶贫领域的政策文件多,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执行政策要求严格,扶贫干部一定要学习掌握相关政策,特别是一线的同志要做到“一口清”。对前期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要进行一次“回头看”,查漏补缺;对已脱贫退出的贫困村、贫困户落实“摘帽不摘政策”的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帮扶工作,加大对非贫困村的支持力度。要针对驻点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找准短板弱项、穷根症结,研究对策,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确保稳定脱贫。要志智双扶,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培训致富技能,推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要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是心中有数。扶贫干部要对本地区的优势弱项和脱贫攻坚的问题难点一清二楚,对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对剩余贫困人口实行一人一策,重点攻坚,确保贫困人口脱贫“清零”;要做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动态监测,对可能返贫的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六是心中有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投入了大量的扶贫资金,扶贫干部一定要加强自身教育学习,筑牢思想防线,严格廉洁自律。扶贫项目安排要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审定”的程序确定,村级扶贫重大事项决策要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是到最后关头困难越大,我们要心怀“六有”,慎终如始,攻坚克难,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向党中央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随州市扶贫办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