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6月25日
筑起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地级随州市成立二十周年交通发展纪实
 









  图片1-何店高速出口
  图片2-高速公路均川枢纽互通
  图片3-汉十高速公路
  图片4-S216省道吉祥寺段
  图片5-编钟大桥
  图片6-大洪山旅游公路
  图片7-S306省道安居段
  图片8-G316国道长岭日光村路段
  图片9-炎帝大道刷黑
  图片10-G346国道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喻红平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交通兴则百业兴。一个地区的交通良好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标志。
  20年来,随州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县县通达;干线公路相连成网,四通八达;农村公路纵横交错,通组到户;人更便于行,货更畅其流……
  如果说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20年的时间,随州交通人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大地,用勤劳的双手勾勒蓝图,蹄疾步稳、苦干实干,交出了一份交通先行的满意答卷。 

   成就篇:彩练飘舞通四方铺就坦途兴百业
  历经20年的不懈努力,随州交通焕发新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交通的变迁,不仅引领着这座城市的扩张,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崛起,也悄然改变着群众的生活,成为提升随州人生活节奏和质量的“助推器”。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县县通达
  20年前,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零,20年后的今天,高速通车里程达到32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3.3公里,每万人拥有1.24公里,跃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县县通高速。2002年,我市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开工建设,2005年建成通车,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07年、2011年、2015年,随岳高速、麻竹高速大随段、麻竹高速随州西段相继建成通车,构建了我市“二横一纵”的高速大通道。同时,作为“一环”“一枝”的武汉城市圈环线和随信高速项目也正在加紧推进。
  县县通高速后,从随州城区到各个口子镇,开车时间都在1个小时之内,也构筑了随州与武汉、襄阳、信阳、荆门等地2小时交通圈,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也更加方便。

  干线公路相连成网,四通八达
  20年前,随州境内仅有3条国道穿境而过,全境公路通车里程不足3000公里,且道路通行状况差,以土路、砂石路和渣油路为主。20年后的今天,全市沥青、水泥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10000公里,拥有6条国道、13条省道、1579公里县道、3027公里乡道、4267公里村道,路路互联成网,构筑了我市纵横交错、便捷互通的公路支线和毛细血管。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随州交通发展开启“暴走”模式,公路网络不断提档升级。仅316国道随州城区段就先后两次外迁,先由现舜井大道外迁至现交通大道,再由交通大道外迁至东外环。而且每一次外迁都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舜井大道如今是随州主城区的核心区域,交通大道现如今也成为我市的专汽产业走廊,东外环的建成拉大全市发展框架后,一批产业园区正逐渐向公路两侧聚集,四通八达的干线公路网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农村公路纵横交错,通组到户
  20年前,我市境内硬化的农村道路屈指可数,许多村、组之间都是泥巴路,有的村、组甚至不通路,物资进不来、产品也出不去。20年后的今天,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517公里,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基本实现了通组、通湾,正积极朝着到户的目标前进。
  20年间,随州交通抢抓“村村通”公路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乘着“村村通”公路建设机遇,全市建成农村公路5046公里,2009年初,提前实现100%行政村通水泥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的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指示精神,全市加速推进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通达能力和通行水平明显改善。随县万福店农场成功创建2018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干支相连、镇村直达、对接循环的区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农村人流、物流,特别是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在蜘蛛网状的农村公路上穿行,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人更便于行,货更畅其流
  20年前,我市仅有客运线路103条,其中省级线路8条;公交线路10条、公交车辆112台;货运车辆3246台。20年后的今天,全市已开通客运班线687条,其中省际班线29条,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100%;拥有公交线路28条,公交车辆487台;货车发展至16643台。
  为了让群众能够出家门、上车门、到城门、进舱门,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目标,我市坚持从路站运渡整体推进入手,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体系。客运站由5个增加至32个,新建农村港湾式候车亭55个、物流园3个,形成服务市区各片区和所辖县市,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客运场站体系。公交智能化建设实现跨越发展,乘车支付方式更加多元,现金、刷卡、手机扫码支付自由选择,新建设的电子公交站牌、“掌上公交”出行查询APP智能报站,市民出行更加舒适、方便、快捷。2019年我市被评为全省公交示范创建(一类)城市。 

   管理篇:锲而不舍打基础凝心聚力强管理
  交通建设,三分建、七分管,管养工作十分重要。2019年,是随州交通运输系统的改革之年,也是各项工作触底蓄力的一年。市交通运输局不断提高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水平,净化道路运输市场环境,保障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稳定、健康有序发展,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便捷。

  全力提升交通服务
  完成国省干线大修74公里、中修76公里,全市公路管理站、停车区和公路服务区标识和标牌实现规范统一,国省道里程牌、百米桩传递、道路边线更新和平交道口指路标志的补设和新设全面完成,群众出行舒适度和便捷度有效提升。全市新增(更新)客车71台(中高级21台),新增货运业户1264家3072台,新增(更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30辆,公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水路客运量和周转量、水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均实现同比增长,运输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新开通公交线路1条,延伸公交线路2条,全市公交线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基本建成覆盖主城区、辐射周边乡镇的公交网。市民乘车实现由传统现金向手机扫码支付的提档升级,30块公交站牌实现由传统静态向电子智能的提档升级。 

  着力加强行业管理
  大力开展公路超限超载违法行为联合整治,查处超限车辆1374台,卸载货物64582吨,处理非法改装车辆126台,超限超载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大力开展客运市场秩序综合整治、驾培维修市场秩序稽查整治和从业人员监管,查处巡游出租汽车不打表、拒载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367起,查处非法营运车辆60辆,查处驾培维修市场各类违规经营行为32起,下达整改通知书16份,注销二类维修企业6家,取缔三类维修业户23家,注销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件1024本,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圆满完成春运、寻根节、国庆节等节假日的运力调配和保障,全年未发生一起旅客滞留现象。在岁末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上下众志成城,全力参与重要路段和农村道路管控,协调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医护病人运输,有效管控公交车、出租车、长途班车、旅游包车等,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体现了良好的交通形象。 

  有力确保安全生产
  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平安交通百日安全专项行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亮剑行动、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及道路运输行业、公路工程施工及水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等,完成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整改14起,联合多部门治理“三无”采砂船26艘,强制起坡上岸15艘,滞留2艘,拆解7艘,打捞废弃沉没采砂船舶2艘,水上安全持续保持“零事故”;完成事故多发路段整治21处,完成省挂牌督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2处;强力推进“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控违规信息闭环处理全覆盖,整改问题车辆286台次;完成城区397辆公交车驾驶员生命防护装置安装工作,行业安全生产持续保持平稳可控。 

   未来篇:车轮滚滚向前进交通梦想照现实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随州交通赶超发展黄金时期已经来临,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交通梦想,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下一步,我市将紧紧围绕“畅通城市出口、通达大中城市、串联重点景区、服务新区发展、支撑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四好农村路”、站场园区、“三年消危”为重点,着力构建成网成环、内外畅通、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为服务品质随州和“三城四基地”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立足畅通城市出口,规划建设随州至信阳高速公路、随州经荆门至宜昌高速公路,打通高速公路“大通道”,加快搭建我市“二横二纵”高速网络。
  立足通达大中城市,重点推进G316、G240、G346、S320、S211等国省干线的升级改造,实现通达武汉、襄阳、荆门、信阳、南阳等周边大中城市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全覆盖。
  立足串联重点景区,打通大洪山、银杏谷、中华山等景区内循环高品质道路,实现境内主要旅游景区间的互联互通。
  立足服务新区发展,大力提档升级城南新区进出通道,实现城南新区进出通道三级以上技术标准的公路全覆盖。
  立足支撑实体经济,规划产业道路建设,加强连接重点城镇、产业基地的国省道建设,解决产业园区最后一公里通达难题。
  立足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示范线、示范乡镇创建,打通农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走过20年,我市交通事业一路高歌,阔步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随州,也必将在快速发展的大路上越飞越高,越飞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