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8月07日
政协委员提建议相关部门作回应
   推进公共卫生建设迈上新台阶
  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发改委将抓紧落实市政协《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中的对策建议,强化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各项工作,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重大卫生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切实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做好规划编制。一是联合市卫健委科学编制我市“十四五”卫生发展规划,为我市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谋划发展蓝图;二是积极申报我市重大卫生项目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中,由省级层面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难题;三是申报更多的卫生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卫生领域专项规划,争取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支持。
  做好政策支持。目前正在起草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我市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健康食品等领域的优势和潜力,以培育壮大产业体系为目标,实现全市大健康产业突破性发展。同时,将积极争取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基金项目。
  加大政策争取。积极落实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一方面,密切跟踪国家、省疾控体制改革进程,进行精准对接,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根据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中明确支持的应急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范围,再次策划推进一批医疗卫生短板项目。
  做深项目前期。对前期已申报的各类项目,进一步督促指导项目单位加快推进开工前期准备􀏐通过提前介入􀏘交叉作业􀏘平行推进􀏘灵活处理等方式􀏐紧盯时间节点􀏐加快完善相关手续􀏐达到国家要求,实现项目和资金“颗粒归仓”。 

   加快推进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市卫健委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真抓实干,务实重行,从构建四大体系、七项机制、八个保障和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布局设计,系统重塑全市公共卫生体系,为品质随州、健康随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用好抗疫特别国债、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结合我市实际加大公共卫生项目的谋划入库和开工落地,加快推进经省发改委审核锁定并推送到国家重大项目库的19个项目。
  巩固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县级医院和中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二是网格化布局城市医疗资源,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传染病筛查与救治等服务能力。三是夯实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加快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市、县两级疾控机构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加强市级疾控中心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培训和质量控制等,增强疾病预防与控制、流行病学调查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等能力。
  建立完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院前急救网络,形成中心城区“10分钟急救圈”,非中心城区“15分钟急救圈”,县市“30分钟急救圈”,建设功能完善的市、县(区)“120”调度计算机指挥系统,实现省、市、县“120”指挥中心互联互通。
  强化公共卫生人才、信息化等要素支撑。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组织全市卫生应急处置人才、公共卫生医师专项培训。加快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网,大力发展移动医疗、智慧医疗和个性医疗。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当前,我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对此,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议:
  动态核定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根据原卫生部《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草案)》《中医医院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标准(试行)》《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实行控制数管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拓宽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发展空间。为有利于医疗卫生人才成长,鼓励医疗卫生人才提升职业能力,根据国家岗位设置管理政策规定的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比例,按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包括编外人员数量)核定各职级岗位数量,将编外人员同编内人员一并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政策,统一进行职称评审,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工作岗位需求自主聘任。
  加大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力度。要用足、用活、用好人才政策,加大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力度,推动“炎帝人才计划”向公共卫生领域延伸,探索带编引才和人才补贴及周转房制度,打造医疗卫生人才洼地。一是坚持公开招聘的基本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对紧缺急需岗位适当放宽条件,比如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限定开考比例,划定合格线等。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把统一招聘与专项招聘相结合,多组织校园招聘、高层次人才招聘。四是招聘工作中,考试考核形式应多样化,根据招聘岗位实际需求,可以将笔试、面试、考核等多种形式有机组合,也可以先面试后笔试,可直接面试招聘、直接考核招聘等。五是建立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年度招聘目录,年初一次发布,全年有效,招满为止。 

    建立专业高效的疫情应对机制
  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这次调研活动深入市、县、乡、村四级共18家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现场查看,调研活动深入细致,收集到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找出了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短板和弱项。
  市疾控中心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强化责任,精准防控,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控制,为有效应对疫情的发生全力以赴。
  强化群防群控工作机制,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制定社区、单位、公共场所等的卫生标准,大力开展卫生学评价工作,并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全市卫生的根本改善。
  积极开展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加强全市疾控人员学习培训,强化应急演练,积极应对下次疫情的可能发生。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疾控中心将对前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的反思,认真开展评价评估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思考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专业高效的疫情应对机制。 

   “您对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网络建言摘录:
  1.建立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城乡疾控网和疫情信息网络。
  2.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3.探索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和青年骨干专家制度,建设区域性流行病学调查人才培养基地。
  4.监管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要建设服务好,另一方面还要监管好,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室的监管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就医和用药安全。
  5.进一步加大对蔬菜农药残留物、动物活体的检验检疫力度,阻断动物疫病传播至人群的途径,确保人民群众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
  6.将应急卫生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中,注重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结合。完善医校卫生教育融合机制,形成医院与学校、医生与教师互动互补的教育机制。
  7.在健康产业中注重实物储备、产能储备、技术储备融合。按区域调研、规划和部署医用物资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和物流企业应急运输能力;鼓励社会公众储备必要的卫生应急物资。
  8.建立包含事件预警、应急需求、技术研发、产需对接、质量监管、物流运输、全程追溯等要素的应急医用物资智慧供应链平台和应急通信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