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年04月27日
“现代农港”矗立在希望的田野上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通讯员 李硕
山上茶飘香,山下播种忙。
阳春时节,曾都大地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采撷新芽的喜悦与播撒收获的希望交织辉映,勾画出一幅繁忙的春耕图。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到消费者餐桌,曾都优质稻麦、香菇、油、茶等农产品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朝着加快建设“现代农港引领区”的目标稳步前行。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谷雨时节,位于曾都区何店镇三岔湖村的“随州香稻”新品种筛选示范展示基地内,农技人员正在为新一年品种栽植做准备。连续多年,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在这里开展优质稻米品种筛选展示,为“随州香稻”产业发展寻求合适品种。
洛阳镇金鸡岭村的温室育秧大棚里,翠绿的秧苗长势喜人。该村抢抓“随州香稻”发展机遇,成立合作社,“工厂化”育秧提高中稻产业发展质效,为秋粮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农业稳则基础牢。围绕加快农业集约发展,今年曾都区提出,以优质粮、食用菌、畜禽养殖为重点,发展优质稻种植基地25万亩、香菇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个,种植食用菌1500万棒、蔬菜6万亩,出栏生猪56万头、出笼禽类1800万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加强新农机、新农技推广运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6万吨以上。
在洛阳镇邱畈村、九口堰村旅游公路沿线,一个个白色的香菇大棚,孕育着村民们致富增收的希望。围绕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曾都提出统筹规划农村产业发展,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重点支持万店镇建设蔬菜生产基地,何店镇建设优质稻麦、油茶生产基地,洛阳镇建设林果、食用菌生产基地,府河镇建设油茶、艾叶生产基地。
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衔接,开年以来,曾都农业农村部门抢抓发展机遇政策,积极抢抓国内国外双循环新格局政策、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疫后重振“十大工程”政策等机遇,大力支持优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突出榜样引领。立足实际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班,培养一批技能娴熟、业绩突出的农业一线工作者,为“现代农港”建设奠定人才支撑。
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4月上旬,在位于曾都经济开发区玉柴大道旁的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面粉车间技术改造项目”现场看到,车间主体结构正在施工建设。建成后,生产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近几年来,该公司深化与湖北省农科院、武汉轻工大学等单位合作,推出热干面、荞麦面以及具有随州本土特色的香菇面、泡泡青面、银杏面等创新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湖北大自然米业有限公司是我市稻米加工企业中的优秀代表。抢抓“随州香稻”产业发展机遇,该公司总投资1.6亿元在曾都经济开发区建设新厂区,新建年加工10万吨优质大米自动化生产线、日处理1000吨原粮清理中心、3万吨的粮食低温储备仓等配套设施,打造集大米、原粮检验检测、放心粮油配送中心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稻米加工产业园区。
放大一粒谷、一袋面、一朵菇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曾都加快延伸现代工业产业链,引导特色产业向两端发力,即向前高标准建设种植基地,向后发展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营销展览等,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全力以赴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该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开展市校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曾都转化,积极构建一批科技水平高、加工能力强、产业链完善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园区)。积极支持三友、原木童等食用菌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培育农产品出口企业10家,2020年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0%。
更好发挥农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主力军”作用。该区不断探索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立足近郊优势,打造了何店镇花湾农业观光生态园、南郊盛亩园生态种植体验园等一批农文旅结合项目,放大了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完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在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衔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色品牌不断叫响
加快建设“现代农港引领区”,既需要产业支撑,也要有品牌保障。曾都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方面主动融入“随州香菇”“随州香稻”等公共区域品牌建设;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打造具有曾都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好临门挂面、香思里面粉获评“荆楚好粮油”品牌,提升了全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在区委区政府指导下,曾都区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省部级以上农业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
坚持品牌强农,支持实体企业申报“三品一标”,2020年,该区新增“三品一标”产品6个、“荆楚好粮油”品牌2个。支持大自然米业建设大型综合稻米加工产业园,擦亮“随州香稻”品牌。支持中植同惠与袁隆平团队合作,冲刺世界杂交稻亩产新纪录,让曾都“好山好水产好粮”理念深入人心。
培育企业自主品牌。该区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该区将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建立产业集群与企业集团,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重点扶持以金银丰食品、大自然米业、舜天粮油等龙头企业为实施主体的香菇、粮油、畜禽木本油料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明确权利责任、建立治理结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持续稳定发展。
“我们将进一步抢抓政策机遇,不断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产业链发展和品牌建设上发力,在全市建设‘现代农港’中走在前列,努力实现‘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该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