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09日
聚财理财保“太平”
——广水市太平财政所创新发展纪实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樊常涛 方辉 冯洋
  爱岗敬业,担当作为,改善民生。这是广水市太平财政所全体干部职工一直坚守的工作准则和行动指南。
  今年以来,太平财政所在广水市财政局和太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恪守“规范、精细、高效、透明”的工作主基调,树立“聚财为公、理财为民”的服务理念,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全力保运转、保发展、保民生,为促进太平镇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作出了财政贡献。
   学史增信聚力量
  今年以来,太平财政所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百年党史,感悟思想伟力,赓续奋斗精神,把对党忠诚铸入灵魂、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奋发有为见诸行动,凝聚起推动太平财政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该所成立以支部书记、所长为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统筹谋划、细致安排各项工作。抽调骨干力量,负责全所党史学习教育的统筹指导、宣传引导、信息收集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等工作,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开好头、起好步。
  按照“图表化、清单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要求,该所紧扣党史学习教育目标任务,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丰富多彩,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热起来,入脑入心。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的篇目,先后组织专题学习10次,开展交流研讨4次。
  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党史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纷纷表示,要将革命奉献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以“践行初心使命,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为主题,结合基层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广泛利用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10次。活动设计有创新,组织开展了“我身边的党员故事”、支部书记一堂课、“我来讲党史”微党课、党员对照初心使命找差距、党史“网络学习课堂”等一批富有特色的载体活动。
  太平财政所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和承诺事项,重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不竭动力,为项目和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来,该所全力推动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截至目前,共梳理出12件具体事项,逐项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按照清单全力抓落实,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整合财力助振兴
  一条条村道整洁干净,一处处景点栩栩如生,文化广场上活跃着村民的身影,有的散步,有的唱歌,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走进太平镇檀树村,这里勃勃生机,风景如画,展示着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太平财政所引导檀树村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主线,探索财政和社会资金相结合、塑形和铸魂相结合、建设和管理相结合的“三结合”措施,实施“三美”专项行动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让乡村成为村民生活的乐园和乡愁记忆的故园。
  共同参与让环境秀美。为将檀树村打造成美丽乡村,太平财政所采取“财政资金投入一点、社会资本注入一点、群众筹资投入一点”的办法,共统筹整合财政和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重点实施“环境秀美”专项活动,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以及乡村风貌治理。拆除废旧房屋、猪圈22处3500平方米,栽植景观树3000株,升级乡村道路11公里,整修塘堰8口,新建文化广场1500平方米,建成公厕5座、农户改厕318户,安装太阳能路灯33盏。
  产业兴旺让生活甜美。村貌改造让乡村有了“面子”,而群众幸福根本在于“里子”。太平财政所帮助檀树村着力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开展“生活甜美”专项活动,加快农村“三变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让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去年,经太平财政所引荐,该村大力发挥地域优势,充分利用优质水源禀赋,引进舒沁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养殖基地250亩,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电商直播带货等模式,带动困难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村委会年获股利分红10万元,村民获劳务收入18余万元、土地流转收入10万元。种植优质水稻、油菜1200余亩,年产值20余万元,举办“油菜花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与绿色研学旅游项目,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带动村民户均增收2万余元。
  文明创建让乡村和美。檀树村通过实施“乡村和美”专项活动,开展文明村、公共文化、平安乡村“三创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创新农村社会综合治理,形成幸福乡村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发展之基,组建村组理事会、乡贤参事会参与村民自治,开展“和美家庭”“德美村民”创建活动,涵养村民的德治之风,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新风尚。开展争创“星级文明户”“战贫路上,有你有我”“携手致富奔小康”等系列竞赛活动,把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新方式。
  村庄靓,百姓乐。时下,美丽乡村建设在檀树村如火如荼展开。这个绮丽山村,正在努力探索着实现乡村振兴的“美丽”路径。
   重拳出击破坚冰
  借债上缴税费、“三提五统”款、村级管理费用、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这四座“冰山”,一度让村级“债台高筑”。
  如果把由来已久、积重难返的村级债务比作冬日里的坚冰,那么这块“坚冰”正在檀树村逐步消融。
  为确保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该所将檀树村作为清欠化债试点村进行推进,围绕为基层组织“减负”做文章,多措并举大力化解陈债,使村党组织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用心用力服务群众。
  檀树村负债总额高达41.85万元。太平财政所坚持将化债工作放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高度来谋划。试点工作按照“摸清旧债、严控新债、落实责任、分类处置、逐步化解”的总体思路,上下联动,迅速实施,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债务化解方案和细则。
  为卸掉村级债务“包袱”,该所对冗杂的村级陈债分类整理,由繁化简。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带领专管员对原有村级陈账进行分类清理和审核,理清底数。并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有的放矢地制定了削除高息减债、清收债权还债、结对抵冲销债、盘活资产还债、发展集体经济化债等15项具体措施。
  为使化债工作家喻户晓,工作人员挨门挨户发放《致全体村民一封信》,对债权人发放催缴通知书,现场进行政策宣传,对往来款项成因进行耐心解释。在宣传动员的同时,采取先少后多、先易后难的清收方式,对部分金额较小的债权同步进行清收。
  清旧债、控新债、活产业。该所进一步健全“四议两公开”等村民议事制度,完善各项涉债管理,从源头控减村级债务增长。除采取销、减办法外,引导檀树村盘活闲置资产和山水资源作为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途径,挖掘潜能,变存量为增量,变资源为财源,广辟渠道,多筹资金,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助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檀树村已化债22万元,挤出债务“水分”5万余元。为避免出现新的债务,对于项目建设,檀树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开辟财政专项资金、社会投资、筹工筹劳等融资渠道,严控新债产生。与此同时,积极引导檀树村依托水域广阔、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等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生态猪、光伏发电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提高化债能力。
   履职尽责勤为民
  民生跟着民心走。太平财政所以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抓手,在财力安排上,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集中财力抓关键保重点,促进民生不断改善,全力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培植壮大财源。为确保今年完成税收收入16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0万元、可用财力2100万元任务,该所一方面,摸清税源,积极协税护税,牢牢掌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确保税源不流失。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健全完善商务接待管理办法,及时兑现招商引资奖补资金,确保招引企业充分享受政策优惠,努力促成湖北能源集团农光互补项目落户投产,继续跟踪华润集团风电项目,加快润丰服饰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
  压缩支出节流。坚决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坚持财政支出“有保有压”;严控一般性支出,今年一般性支出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压缩5%;压减非重点项目支出,对上级政策未明确由地方财政保障的支出尽量压减。
  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加强政策、项目、资金整合,持续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把向上“争资立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跑项目、争资金”缓解一系列复杂因素带来的财政收支压力。今年,预算安排乡村振兴项目资金650万元,用于太平滨河生态走廊、群益村汪家湾、檀树村杜家畈、左家河、七里冲圈环高速沿线美丽乡村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投资470万元,用于太杨公路硬化工程,10月份已全线通车。投资40万元,清淤猫子湖至太平社区低干渠7公里等农田水利项目。投资90万元,用于环镇环卫及路灯亮化工程。投资50万元,用于安广线至高店、太平至红旗公路沿线绿化工程。
  严格“三资”管理。起草了《太平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可操作的管理办法。在抓好财政资金监管上,注重发挥财政的监督管理职能,严格监督财政性资金的组织、分配和使用过程。一方面,按照“以票管款、票款同步”的原则,确保资金足额入库;另一方面,对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将各项财政资金真正纳入财政管理。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狠抓会计核算的规范,报账、结账、记账、转账、建账都有专人负责,严格按制度执行,杜绝了不合理开支在账内出现,有效地堵塞了开支的漏洞,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宣传惠民政策。在街道繁华地段设置宣传点,现场宣传发放各类涉农政策宣传单12000余份,悬挂横幅50多条。利用电子显示屏和宣传车,滚动播出各类涉农政策知识,并现场解答来访群众各类涉农政策问题,做到了家喻户晓、不留死角。在法律法规宣传上,组织干部职工到各单位发放各类相关法律法规摘要2000余份。
  风正劲,帆已扬,业方兴,路更长。在新机遇、新发展、新挑战下,具有实干精神的太平财政人正厚积薄发,踮起脚尖,他们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各项工作,为广水财政事业和太平高质量发展再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