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7日
财苑花开别样红
——随县均川镇财政所文明单位创建纪实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梁正国
  内外兼修亮形象,文明新风扑面来。
  近年来,随县均川镇财政所把文明创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做到机构健全、部署周密、措施具体、人员落实、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经费保证,文明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谈及文明创建中取得的成果,均川财政所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文明创建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凡事讲规范、求实效、树新风,通过不懈努力,全所上下都获益匪浅!”
   从抓规范做起
  走进均川财政所,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公之于众的公示栏,突出醒目的宣传标语,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都在展示着他们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
  “财政所优良的服务环境让我们走进来舒心,办起事来放心,对他们的贴心服务称心。”正在服务大厅办事的该镇永福寺村村民邓秀珍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创建过程中,均川财政所从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入手,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水平得到显著增强,起到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成效,受到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划、拟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加强文明创建工作的针对性、保持文明创建工作的系统性。
  首先从优化服务环境入手,设立为民服务大厅,先后投入10多万元,添置了触摸屏,配置了档案柜、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空调等一系列办公设施;内设财政政策咨询、涉农补贴、财政专户、会计结算、财政监督等服务窗口;设置便民公示栏,办事流程一览表、咨询台、举报意见箱,以及专门方便办事群众而提供的座椅、饮水机、纸杯等,真正实现了集中办公“一站式”、贴心服务“一条龙”。
  既抓服务的硬件投入,也注重服务的软件资料管理。均川财政所对照《档案法》《湖北省机关单位档案工作测评试行办法》,将各种会计档案、业务档案等按目录全部输入电脑,并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借阅室,统一购置了档案柜,制定和完善了《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制度;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按照要求统一装订、编号、设置标签,使档案管理真正做到了制度完善,资料完整,保密安全,入档及时,存放有序,查阅方便,专柜保管。2018年6月,该所经市、县档案管理部门验收,一举获评“湖北省财政档案管理达标单位”。
   以尽职为己任
  “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把队伍管好、教育好,让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职办实事,真正做一名合格的财政人。”该所负责人对记者说,“财政工作是一项很细致、严谨的工作,不能有半点差错,所以我们的工作要一丝不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和干部职工的。
  创建中,均川镇财政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锻造一支精干的财政队伍为目标,把人员培训、教育、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分工上,所内设置主任、副主任、总预算会计、涉农惠民资金管理员等岗位,落实岗位目标,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学习上,制定了详细的业务培训计划,每人每年分类别、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不少于2次,每年组织参加上级各类培训、测试不少于5次,还按季开展内部技能考核和业务比赛。管理上,坚持“周一布置,周五检查,逐月小结,按季考核,年度评比”。
  均川财政所充分发挥财政监管职能,涉农补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城乡统筹发展等项目资金以及镇财政安排的各类工程建设资金全部纳进了财政监管的范畴。2021年,均川镇共申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户13372户,申报补贴面积64925.52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户手中,没有发生一例投诉。建立了各类专项资金、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台账,确保各项资金专款专用和工程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厉行节约措施,执行公务用车“五控”和公务接待凭函接待制度。2021年,镇财政全年列支“三公”经费与上年相比,下降了20.5%。
    在发展中建功
  均川镇龙泉村,是该镇周边村中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村。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感慨万千:“财政所帮扶我村以来,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公路通了,环境美了,全村老小出行更方便;扶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现在,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
  龙泉村的发展只是一个缩影。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均川财政所始终立足发展不动摇,坚持“提升财政质效,共建和谐财税”理念,增强“保稳定、促改革,惠民生、保重点”能力,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
  积极化解农村债务。制定《均川镇村级债权债务化解工作实施文案》,及时成立工作专班,通过查账和核对,认定了全镇30个村,村级债务2986万元,债权3465万元。按照“锁定旧债、控制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原则,坚持因村制宜,分类处理,积极稳妥地化解债务。在债务化解工作中,坚持先急后缓,从农民群众和村干部最关心、利益最直接、矛盾问题最集中的涉农债务入手,优先化解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债务。截至目前,全镇共化解农村债务900多万元。
  指导土地规范流转。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手续,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2021年在办理土地经营权流转手续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共办理土地经营权流转手续219户,规范土地流转面积608.41亩,共接待土地承包纠纷上访7件,已调解7件。与此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截至目前,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专业合作组织99个,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履职尽责服务民生。制定《均川镇财政所2021年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对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知晓率,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宣传好、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使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对农民负担和农村政策实施监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镇财政预算管理、镇税收收入征管协调、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惠农补贴资金发放、镇财政资金监管、镇财务管理、票据管理、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及村级财务管理、新农合新农保基金征收管理、镇国有资产管理、村债权债务管理、农村综合改革日常工作、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及流转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上级财政部门安排的及镇委镇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等都有序、高效圆满完成,赞誉之声四起。
  回眸创建的历程,均川财政人服务大局,服务基层,他们肩负使命,肩扛责任;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他们情怀不变,执著依旧。
  展望明日的征程,均川财政人肩负着人民的重托,英姿勃发地站在新的起点,为基层财政事业的发展,鼎新求进,必将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