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3月03日
“陪读”不如“培独”
  叶金福
  近日,笔者遇到一位在外地打工多年的高中同学。经询问,才知道今年他们夫妻俩为了即将参加高考的小儿子,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做起了“专职保姆”——陪读。老同学告之,为了能让孩子安心准备高考,他们夫妻俩宁愿少赚几万元钱,也要为孩子“陪读”一个学期。听了老同学的话,笔者不禁在想:如此用心良苦的“陪读”,真的对孩子的学习有用吗?
  据了解,每到中考、高考的这个学期,或这个学年,一些家长就纷纷在学校附近租起了房子,当起了陪读的“专职保姆”。有的甚至辞去一切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陪读”大军中。众所周知,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此乃天下为人父母的共同心愿。笔者以为,作为父母,能给即将参加中考、高考的孩子创设一个舒心、静心、安心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希望孩子能在中考、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这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笔者以为,“陪读”其实是弊多利少之举。
  首先,“陪读”会无形增加孩子的精神压力,极易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按说,家长“陪读”,孩子不用为生活的琐事而操心,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的“陪读”中会无形地感受到一定的压力。笔者就曾问过一位成绩一直很好,也被“陪读”的学生,父母这么“陪着”,学习上有没有压力?这位学生相告,压力会更大,因为父母这样白天三餐烧饭,晚上陪着做作业,万一没有考好,就怕对不起父母。后来这位学生虽然考上了重点高中,但并没有发挥好,只是勉强上了线。父母说起“陪读”,也后悔不已,说假如不“陪读”,兴许孩子能考得更好。
  其次,“陪读”会弱化孩子的独立能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陪读”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但对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长期以往,“陪读”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使孩子的自主能力慢慢地缺失。近年来,不是有很多关于大学新生上了大学之后生活不会自理而把衣服、袜子等寄回家洗的新闻报道吗?更有甚者,有的父母还在大学附近租房子,继续“陪读”。试想,这样毫无独立能力的孩子最终走上社会,将如何面对社会、立足社会呢?更何况,未来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自立能力谈何竞争?因此,笔者以为,作为父母要大胆放手,目光前视,把孩子培养成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
  笔者以为,与其“陪读”,不如“培独”,即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因为放手让孩子自我学习、自我生活、自我锻炼,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大的“爱”,也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