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3月18日
少言是一种修行
  张林利
  从教二十余载,咽炎一直是困扰我的职业病。最严重的一次,我的嗓子嘶哑半年,直至失声。去大医院检查,确诊是声带小结。医生听说我是老师,建议保守治疗,并特别叮嘱:不要过度用嗓,少说话。
  休假在家,每天打针吃药。我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说话,只能笨拙地打手势。我不能哼着小曲做家务,不能辅导孩子写作业……真感到生活天昏地暗。我担心长此以往,我不仅会失业,还可能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声带受损是因为平时说话次数过多,频率过快。想想自己平时上课,唯恐学生听不到,总是把嗓门调到最大,语速也很快,像打机关枪似的,生怕漏掉重点知识,有时下课了,还意犹未尽地拖堂,忙得连喝水都顾不上。
  我应该减少说话的次数、降低说话的音调,这样可以减少声带的振动,降低对嗓子的进一步伤害。让嗓子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缓解声音嘶哑。但一向快言快语的我能做到少言慢语吗?
  有一天,我在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中读到一个故事:一个在终南山归隐的老妇人,修行了一种本领,就是“不语”。三年如一日,不说一句话。最后却悟出了大智慧。
  少言也是修行,不语更是大智慧。从此,我调整好心态,在生活中多做、少说。我拿出所有的美术材料开始画画、做手工。以前一直想尝试立体手工,但需要极大的耐心,现在有的是时间折腾。我在家里慢慢研究,自制了很多作画工具。我把《喜羊羊和灰太狼》动画片里所有的角色都用立体画制作出来。
  两个月下来,我做了几十幅美术作品,有蜡笔画、卡通画、剪贴画、线描画……得知我原来的学校新建了幼儿园,我把这段时间做的美术作品送给他们装饰教室,获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学校、家长的好评。
  慢慢地,我可以用低沉、沙哑的声音说出一两个字。稍微多说几个字,或者速度快一点,嗓子就换不过气。我只能惜字如金,能不说的尽量不说,非要说的简短说。哪怕是老公惹我生气,我也是一笑了之。我把自己想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并因此爱上了写作。
  重返校园,为了少讲精讲,我在备课方面下足了功夫。再次登上讲台,我讲课的速度变慢,让学生充分地思考、消化和做笔记。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和发言,自己只进行纠偏和点拨。结果,班级成绩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原来,少言真的是一种修行。一切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