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21日
深耕三尺讲坛书写党校人精彩篇章
  李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重要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作为党校年轻教师,应当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坚信念、强党性、勇担当、为人民,深耕三尺讲台,砥砺奋进,在打造“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征程上,书写党校人精彩篇章。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理论宣讲的“思想之舵”
  党校教师从事的是补精神之钙、固信仰之本的工作。必须学先一步、学深一层、深入研究。学习“四史”、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时政路线方针、学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研究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学术讲政治”,结合学科、专业实际,搭建分析框架,立足地市州党校受训学员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宣讲的思想之舵。
  二、深入调研挖掘社会热点、难点,提供决策咨询的“实践之源”
  党校的教学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党校的决策咨询工作应当立足于长期调研,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党校教师做好蹲点调研,将为专题授课提供重要支撑。这就需要党校教师发扬担当精神,一方面静下心来学习、备课,另一方面要沉下心来调研分析写作;需要党校教师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克服基层调研时生活的不便;需要党校教师树立不负人民的情怀,敢于发现真问题,敢于直面矛盾、较真碰硬,要虚心用心,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写出有效、可行的调研报告,供决策咨询。
  三、精细打磨课程、探索授课艺术,提升干部培训的“实质之效”
  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教学就是党校教师的“看家本领”。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加之党校学员学历、年龄结构不同,工作阅历不同,这对教员来说,从课程选题、备课,到授课方式、语言风格、接受评课等都是一种综合的考验。一方面,要讲准,不能讲偏、还要及时跟进;另一方面要讲深、讲活,把握好课堂节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党校年轻教师在授课中面临困难时要迎难而上,主动调适心态,面临重大课题时要不推诿、不逃避,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学习身边领导、同事以及其他党校精品课艺术,探索适合自身的授课艺术,从而提升干部培训的“实质之效”。
  四、道德高线与纪律底线贯穿始终,增强干部队伍的“免疫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党校是干部培训的主阵地,道德高线与铁一般纪律应当贯穿党校教学与管理始终,铸就良好学风,进而深植于干部头脑。具体而言,党校教师要讲好、用好先进典型、模范,发挥榜样力量,树立道德高线;另一方面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率先做到,并讲好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念好学员思想上的“紧箍咒”,增强干部队伍的“免疫之力”。
  作为党校教师,我们会始终牢记入党时的初心,牢记事业的使命,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耕三尺讲坛,一如既往地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中。用青春梦激扬党校梦,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强化“肱骨之责”、担当“肱骨之位”、释放“肱骨之力”,奋力打造“汉襄肱骨、神韵随州”,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中共随州市委党校讲师、公务员培训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