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29日
“青”尽全力“疫”不容辞
——致敬那些奋战在战疫一线的青年先锋

  3月31日晚,曾都区在对重点人群进行例行核酸检测时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  
  面对突发疫情,全市各级团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度下,闻疫而动、全力以赴,广泛汇聚青春力量,带领广大青年在战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绽放青春华章。  
  全市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青年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不舍昼夜,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青年干部吹哨即到、尽锐出战,夜以继日奋战在卡口值守核酸检测一线,青年志愿者自告奋勇、挺身而出,青春“红马甲”化身为随叫随到的勤务保障员,青年企业家默默奉献、倾力而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疫情防控募集捐赠各类物资,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随州青年迎难而上、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和青春风采。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前,复工复产的重启键已经按下,在争当“四个示范”,谱写“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建设新篇章的征程中,希望广大青年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以昂扬风貌和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疫”往情深“核”你一起  
  ——随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刘伶俐

  
  身穿厚重的防护服,每天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在随州市中医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中,有一个“隐形”的一线“大白”,她用手中的核酸检测“武器”和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与病毒对峙,她就是检验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人员——刘伶俐。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她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任务。2022年3月31日凌晨1点,她再次抛下年幼的儿女,毅然决然地投入我市“3·31”疫情防控阻击战,她知道这一根根小小的咽拭子,背后承载的是核酸检测团队抗击疫情、守护百姓生命安全的最大责任。她作为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迅速召集检验科22人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在维持检验科正常工作的同时,保障24小时核酸检测工作不间断。核酸检测除了采集、检测、出报告,中间还有录入信息、加样、提取、扩增、结果判读5个步骤,只有每一项都做到精准无误,才能出具一份准确的检验报告。  
  “标本量多,任务重,人员相对紧缺,在实验室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顾不上吃饭,实验室里经常能听到大家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可是我们并没有就此放缓手上的操作,大家互相鼓励,咬牙坚持,确保检验报告的及时发出。”刘伶俐说。她每天在负压环境下进行着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脱下防护服后都是满身汗水、满脸勒痕,颈、肩、手臂也是又酸又麻,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不小的考验。尽管任务量很重,但她严格做到细致入微、精益求精,一次次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有效的检测报告。  
  “您好,是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刘主任吗?这里是疫情防控指挥部,今晚需要你们帮忙做一批核酸标本……”无论何时她都严阵以待,从不退缩,整整14天她与外界隔绝,夜以继日奋战在核酸检测实验室。她认真负责地发出每一张报告单,用实际行动证明,检验人经得起“检验”。   
 
  志愿服务领头雁冲锋逆行献青春  
  ——随州市蓝天救援队队长李长长

  
  李长长,现任随州蓝天救援队队长,获评2022年1月至2月“荆楚楷模”。他于2007年开始从事志愿服务,累计参与无偿献血、汶川地震捐款、武汉马拉松、山地救援等志愿服务300余次。2020年5月筹备组建蓝天救援队,先后带领团队冲锋在“7·20”郑州暴雨、“8·12”随县洪灾一线,转移受困群众150余人。  
  “3·31”疫情发生后,随州蓝天救援队队长李长长立即向主管单位请示,并迅速召集16名队员待命,4月1日当天就进驻城南新区风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他们连续8天24小时不间断,辗转城南新区风光社区和高新区裕民社区,忙碌在核酸检测、样本转运、楼层封控、隔离点值守、场地消杀一线!  
  每天在各个防护点值守,近距离地与危险打交道,他和他的队员们没有想过退缩,“大家戴好口罩、注意间隔”,疫情期间,这样的话他不知道说了多少遍,无论是参与样本转运、上门核酸信息录入、还是防疫消杀、检测点秩序维护,他带领着他的团队始终坚守岗位。  
  志愿服务工作中,最危险的就是转运密接者和上门配合医生为封控隔离者做核酸,4月1日当天,他们与社区工作人员接到任务将9人送到隔离点,由于当时情况紧急、车辆紧张,使用队车转运后,2名队员直接被隔离。退役军人陈小迪,顾不上家中1岁的孩子,随队投入防疫一线,一去便是8昼夜,一直到完全解封才撤回。退役军人张浩制,敢打敢拼,勇于担当,接到通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协助医护人员工作不惧感染风险,勇于承担转运密接者的任务……在蓝天救援队里,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  
  疫情形势缓和后,他和他的队员们并没有停下脚步,再次全副武装地转战各处进行消杀,助力随州有序复工复产复学。整个疫情防控期间,共投入26名队员,疫情不止,战斗不歇。   
 
  一味心如初万金还复来  
  ——湖北味万金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磊

  
  金磊,现任湖北味万金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4月,他放弃百万年薪,从全国500强民营企业宝迪集团辞职,返乡创建湖北味万金商贸有限公司,秉持着“一味值万金”的理念,参与打造了水果专业市场7个,开设多业态线下门店33家,公司员工366人。2021年销售水果等农产品突破2000吨,销售额突破1.27亿元。  
  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以及今年的随州疫情静态管理期间,累计向社区居委会、疫情防控一线等捐赠水果5万余箱,为40余万居民免费派送水果50万斤,味万金用行动扛起疫情期间社区保供的大旗。金磊常说,社区居民都是见证味万金发展壮大的,平时关心我们就像长辈关心孩子一样,在疫情最关键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让“长辈们”失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青年创业不以成败论,在他起步创业最艰难的时候,依然没有放弃肩上的社会责任,2016年味万金主动对接享有随州水果之乡美誉的随县尚市镇太山村,把企业发展命运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在一起。结合味万金电子商务运作优势,建立“订单农业”制度,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构树产业扶贫模式,实现订单生产面积1000多亩,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  
  创业之路撒满汗水与泪水,但也金光闪闪,一路走来,味万金已涵盖批发贸易、KA卖场、专卖连锁、电商微商四大板块,并建有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与全球27个水果种植基地直连合作,他先后荣获“荆楚楷模”“全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省创业就业先进个人”“全市青年创业标兵”等荣誉称号,所带领的味万金也是一路披荆斩棘,先后荣获“全市青年文明号”“青年创业大赛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随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蒋哲

  
  蒋哲,现任随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随州市养老行业协会副会长。他是炎羽体育创办人,国家中级羽毛球教练员、随州市青少年羽毛球队总教练。  
  3月31日晚,曾都区发现一例无症状感染者后,他迅速动员,协助会长组建50余人的市青企协疫情防控突击队,并发动会员企业累计为抗疫一线和隔离点捐赠口罩20万只、矿泉水1200箱、面包30000个、水果2000余斤,在抗击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积极争做“逆行者”坚强的后盾。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还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公司员工全面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天后宫社区开展核酸检测、“扫楼行动”、秩序维护、信息录入、卡口值守、配送生活物资等。“虽然每天早出晚归,身心疲惫,但是我们依旧信心满满。疫情,是灾难,也是考验。在这场防控疫情的战斗面前,我们决不退缩,身为市青企协的一员,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企业家的担当作为。”蒋哲如是说。  
  因为喜欢羽毛球并深刻体会到这项运动带给人的快乐,怀着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的信念,2016年,蒋哲创办了炎羽体育。一直以来,他将推广羽毛球运动和培养青少年羽毛球人才的重任扛在肩上。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炎羽体育的学员们获得了2020年省U系列总决赛第三名、省青少年锦标赛第七名、省标赛团体第八名的好成绩,这也是随州市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让兴趣成为工作,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把爱好发展成为终身事业,却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在追求梦想、传承体育精神的道路上,他一直在努力奔跑,在前进的征途中,他将始终不忘初心,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   
 
  “非遗传承”匠心坚守“志愿服务”大爱担当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虎福瑞麻花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杨欢

  
  杨欢,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虎福瑞麻花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其麻花制作工艺由傅氏始创于清乾隆年间,历经七代家族传承不断,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法必宗如古,式必从其新”,从业二十多年来,杨欢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一直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对食材选配、制面技巧、油炸火候等各方面进行了提升和创新,以匠心精神做出独特的家乡味道。根据市场需求,他把传统大麻花制作成入口方便的小麻花,定制独立密封包装,注册“虎福瑞”品牌,将走街串巷吆喝百年的特色小吃,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同时,他借助线下非遗展、食博会及大型商超进行推介销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1年,“虎福瑞”麻花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报道。  
  作为一名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在做好企业经营发展的同时,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每年不定期发动爱心人士为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等送去爱心物资;在战疫战洪中,他始终身先士卒、默默奉献,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次突发疫情后,他第一时间向社区申请成为志愿者,与社区工作者和医务人员连续16天奋战在卡口值守、核酸检测、信息登记、消毒消杀一线,哪里有需要他就战斗在哪里,以实际行动践行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在紧张忙碌之余,他还用镜头记录了自己做志愿服务的经历和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志愿者们逆行而上、辛勤守护的最美瞬间,并制作《随州加油》系列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视频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刷屏,见证志愿者们肩并肩用炙热的情怀守护美丽家园的身影,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精神,视频点击量达20余万人次,传递满满的正能量。一路走来,他始终用大爱担当将非遗传承人的光和亮汇聚起来,化身一簇簇温暖阳光将黑暗照亮,将寒冷驱散,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温暖……   
 
  “慢生活”下的“快进者”  
  ——随州美团外卖骑手龚龙建

  
  龚龙建,随州美团外卖骑手。当骑手已有3年时间,长期保持着随州美团外卖“单王”的称号。  
  “3·31”突发疫情让曾都按下了“暂停键”,市民也因此进入了“慢生活”,群众居家出行不便,外卖订单量飞速上涨,外卖骑手们成为了保障物资供应的重要一环,也纷纷按下了“加速键”,龚龙建便是其中的一名“快进者”。  
  4月1日,看到共青团曾都区委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令,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成为了青年抗疫大军中的一员,为了生活物资能够在居民下单当天及时配送到家,他一刻也不敢停歇,饿了渴了就找个树荫停下车,吃点饼干面包、喝两口水,累了困了就在车上趴一会,随时准备派送下一单。据美团外卖后台数据显示,4月1日至9日,龚龙建累计配送订单达892单,平均每天配送接近100单,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电动车每天需要更换三次电池,平均每天骑行距离超过300公里。最高峰一天配送订单达125单,工作时长达17个小时,但他丝毫没有叫苦叫累,只要接到了任务,立马加速前进。  
  因订单量大且集中,为了便于居民取货,他用细节点亮服务品质,随身携带记号笔在配送物资的醒目位置写上门牌号,并放置在小区户外集中取件点,便于居民以最快速度取单,缩短滞留时长,减少接触面;为被封闭管控的楼栋居民配送时,会细心叮嘱志愿者,确保每户准确无误取单。  
  “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很累,但是作为随州的一份子,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保障了居民群众的生活所需,很有价值和意义。”带着青年的职责使命,龚龙建继续主动加码接单时长,加班加点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供给。   
 
  抗疫一线的90后护士  
  ——随州市曾都医院关节创伤神经外科护士吴琼

  
  吴琼,现任随州市曾都医院关节创伤神经外科护士。  
  4月1日凌晨,吴琼接到单位指令,她二话没说,便将年幼的孩子交给婆婆照顾,就匆忙和丈夫一起出门,与同事下沉到社区开展核酸采集工作,一直坚守到次日晚上10点,检测数量达3000多人次。  
  全员核酸,需要做到不漏一人、科学严谨,根据安排,她主要负责龙门街社区的核酸采集工作,对于行动不便、不能外出的老人需要进行入户采集核酸。龙门街社区大多是老旧小区,没有电梯,每次核酸采样,需要身着防护服一步一个台阶爬楼,一天要爬十几栋楼,一轮工作结束后,浑身上下已经湿透,手掌手臂泡得发白,脸上也是深深的印痕。  
  一线工作虽然很苦,但吴琼从不叫一声苦和累。整整十几天,她始终战斗在一线,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每次工作完回到酒店,经常是深夜,在她的手机里,有多个未接的微信视频,那是三岁的孩子吵着要看看妈妈,她只能把这份思念静静藏在心底。“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早一分钟筛查出感染者,居民就少一分危险。我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她这样说道。  
  为了肩上的那份责任、心中的那份坚守,她勇做无惧无畏的“逆行者”,以实际行动践行“救死扶伤、奉献社会”的铮铮誓言。   
 
  勇当“勤务兵”与病毒“赛跑”  
  ——随州市曾都区青年志愿者万圆圆

  
  万圆圆,湖北乐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2020年曾参加过40多天的抗疫志愿服务。4月1日,通过曾都区团委了解到流调人员紧缺时,她第一时间赶往曾都区疾控中心,并主动担任起青年志愿服务小队的队长,协助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完成流动信息调查、电话核查、信息收录等工作。  
  “您好,这里是曾都区疾控中心,请问您是***吗?方便问您几个问题吗?”“非常感谢您对本次防疫信息调查的配合,也请您切勿惊慌,咱们居家做好防护,主动配合社区进行核酸检测就好。”在疾控中心的疫情会商室里,电话拨号音和信息核查的对话声不断,志愿者们配合流调工作人员一起仔细筛查、核实着每一条信息。  
  “一天连打七八个小时排查电话,有些对象还有排斥情绪,得不停做思想工作,说得口干舌燥……”万圆圆说,任务一来,就是几个小时连续战斗,声音沙哑压根不想说话。  
  疾控中心的工作就是与病毒赛跑,这也要求志愿者对密接、次密接的信息收集工作要迅速、准确。但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核实一条,就已经算快的了。为保障工作即时、高效地开展,她将疾控中心志愿者分为白班、晚班和全天班,以“白加黑”不停歇的方式开展人员排查和流调工作。疫情防控中,她晚上12点前基本不敢睡觉,喝咖啡、吃面包是工作常态,即便如此,万圆圆依然坚持饱满工作状态,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一线的“幕后先锋”,累计在岗102个小时。  
  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她还发动公司30余名员工就近加入小区、社区志愿者队伍,用点点微光汇聚青春抗疫合力。  
  “防疫一线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我将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责任,和身边的同事共同投身抗疫一线,为抗疫大局贡献一份力量。”万圆圆说。   
 
  高速卡口“疫”无反顾她是人间四月天  
  ——随县柳林镇文化服务中心站长刘敏

  
  刘敏,现任随县柳林镇文化服务中心站长。  
  自1月6日起,刘敏便坚守在随县柳林镇的“北大门”,对外省来县返县人员进行信息核查登记,对涉疫重点地区到县车辆驾乘人员进行“落地核酸”,筑起群防群治“第一道防线”。  
  “在疫情面前,没有性别之分,我不需要照顾,把执勤的任务交给我吧!”在得知高速卡口需要志愿者值班的时候,刘敏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孩子已经读高二了,正是需要陪伴的时候,老公对她说,“孩子需要你的陪伴,你能不能不去?”她说,“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不去不行,孩子就辛苦你多照顾。”她对孩子说:“妈妈现在有重要的任务,不能每天陪伴你,你要好好加油。”母亲患内风湿关节炎手脚变形疼痛行走不便,正月期间住院就医。她对母亲说:“我一有空就来陪你,有什么事可以跟我打电话。”她爱小家,更爱国家为了大家,舍弃小家。  
  “刘站长,我们村上的村村响不能播放了。”“刘站长,能不能帮我录制一段音频,我们想宣传护林防火的、疫情防控的、还有反诈骗的。”“刘站长,灾后重建的资料需要抓紧时间呀。”“刘站长,我们需要一个宣传的素材。”……这些工作都需要完成,她既要执勤,还需要兼顾工作,不记得有多少个不眠夜。但她毫无怨言,总是微笑以对。  
  卡口值守并不容易,少数司机在扫码、登记、采集核酸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因为你们卡口的要求,导致我的货物不能按时送到,我是要去投诉你们的。”有位货车司机生气地说道。“接受疫情防控检查是每个人的义务,我们都有职责要求,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麻烦你多谅解多配合一下……”刘敏坚定地回复着。货车司机看着刘敏坚决又不厌其烦的态度,终究是配合做了落地核酸检测。  
  在值守期间,她共轮班32次,核查车辆1600余台次,登记信息1200余条。她用坚韧执着筑守高速卡口防线,她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随州青年的硬核担当。   
 
  拂晓茉莉花益路抗疫行  
  ——广水市广善义工联合会常务理事、副会长黄晓莉

  
  黄晓莉,广水市广善义工联合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她热心公益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在工作中勇挑重担、不辞辛苦、毫无怨言。  
  从2017年起参加志愿活动到现在,她一直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参与了大小近百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工时1500多小时,受到各级组织和社会的好评,也赢得了广大青年志愿者的普遍赞誉。  
  今年的4月3日早晨7点,刚晨练到家,她接到共青团广水市委指令,便迅速组织30余名志愿者成立疫情防控青年应急突击队,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她的大女儿当日放假,也跟妈妈一起加入应急突击队,帮助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全天候执勤。别人问她放假怎么不在家玩手机时,小姑娘一脸自豪地说:“妈妈在疫情期间一直在外面忙,那时候我不理解妈妈为什么总是那么忙,现在我长大了,也知道妈妈是在为疫情防控做奉献,妈妈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跟妈妈一起执勤为疫情防控出力!”  
  4月11日下午,黄晓莉再次接到共青团广水市委指令:12日早上全市16个社区全员核酸检测,需紧急招募300名青年志愿者。她连夜加班在义工联微信群发招募信息,一直忙碌到凌晨。第二天早上6点,她又带领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到社区核酸检测点协助做好现场秩序维护、测量体温、防护指引,帮助使用手机不便的居民填写信息,耐心细致解答社区居民相关疑问,为社区居民提供温暖细致的服务。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常说,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中更能影响孩子,她始终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榜样。多年来,她用行动、智慧、热情、耐心感染着更多人加入义工联,如今的她俨然已是义工联的先锋者,尽她所能地为他人排忧解难,为社会作着自我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