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09日
清廉守正践初心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支青 龙轩
他,贴近农户,行走阡陌,人见人亲;他,从事信贷近40年,累放贷款3亿元,保持“零不良”。他,就是随州农商行“信贷老模范”、吴山支行客户经理吴开明。 优家风
“开明呀,你不能占公家、客户一分钱的便宜,不要把手指放在别人的嘴里。”
“您放心,我一定像您一样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若做不到,我就不是您的儿子,不姓吴。”
回忆刚入职信用社时的情景,吴开明历历在目,父亲的教诲、自己的诺言在兹念兹,无日或忘。
“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感恩,吃亏是福,”谈起家风,他满是骄傲。
37年来,吴开明沿着父辈的足迹,不忘初心,践诺于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坚持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始终做到合规合法,铸就了铁账、铁款、铁算盘“三铁”称号,实现了放贷3亿元“零不良”的骄人业绩。
家风如泉。吴开明的家人都有坚守敬业的基因。大女儿大学毕业回吴山镇小学任教,小女儿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回母校郑大附属医院工作。远在云南某边防部队服役的大女婿,多年没有回家省亲,卫国戍边。
硬作风
吴开明负责包保的联华、联中、新集、邱河等4个村,处于桐柏山脉的南延地带,方圆110余平方公里,服务1916户、8780人。
尤其是联华村处于群山环抱中,北与河南桐柏县交界,西与枣阳市毗邻,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3公里,山与山之间隔断,村民居住分散。虽然对接非常不方便,但他每年至少全面走访4次。
回忆起下乡信贷的情景,吴开明滔滔不绝——
近40年里,他历经了交通工具的变迁,从刚上班时的步行,到骑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开小汽车。他摩托车换了3茬,每辆行驶里程都将近8万公里。
时代变了,交通、信息发达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大王巡山”的习惯。每季都要实地走访一遍,还利用手机留存的1000余个电话和微信号码,平时与客户保持着联系和沟通。
吴开明因心脏方面的原因,近几年坚持带病上岗。住院后病情稍有好转,便不顾家人和医务人员劝阻,毅然返回工作岗位。
“他就是个‘联华通’,人熟、地熟、情况熟,待人和气,有求必应,服务好,口碑好。”联华村村民都这样评价他。
清廉风
吴开明在近40年的信贷生涯里,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本色,深受客户好评。
59岁的刘某,是吴开明的贷款客户,多年来在吴山支行和他的支持下,依托石材运输发家致富。如今,已走出大山,在镇上盖起了一栋两间三层的小洋楼,生活有滋有味。
回顾与农商行打交道的10多年时间,老刘不无感慨:“吴经理向我推荐的是循环贷款,办理速度非常快,用起来非常方便,但他没有吃过我的一顿饭、饮过一滴酒、抽过一支烟、收过一分钱,从不给机会感谢一下。”
农村是个人情社会,在礼尚往来的过程中,吴开明始终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符合贷款条件的义无反顾,不符合条件的坚决拒绝。
他的嫡亲妻侄找他贷款,想与一位外地姑娘结婚后外出打工。由于妻侄平时怕吃苦,再加上没有结婚证,父母也不管,他当即委婉拒绝。
“无论金额大小,我都始终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提到4年后就要退休,他满脸坚毅,“力争不出现一笔责任贷款,不出现一笔不良贷款,不给单位造成一分钱损失,不留给接手人一点儿后遗症。”
他,贴近农户,行走阡陌,人见人亲;他,从事信贷近40年,累放贷款3亿元,保持“零不良”。他,就是随州农商行“信贷老模范”、吴山支行客户经理吴开明。 优家风
“开明呀,你不能占公家、客户一分钱的便宜,不要把手指放在别人的嘴里。”
“您放心,我一定像您一样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若做不到,我就不是您的儿子,不姓吴。”
回忆刚入职信用社时的情景,吴开明历历在目,父亲的教诲、自己的诺言在兹念兹,无日或忘。
“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感恩,吃亏是福,”谈起家风,他满是骄傲。
37年来,吴开明沿着父辈的足迹,不忘初心,践诺于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坚持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始终做到合规合法,铸就了铁账、铁款、铁算盘“三铁”称号,实现了放贷3亿元“零不良”的骄人业绩。
家风如泉。吴开明的家人都有坚守敬业的基因。大女儿大学毕业回吴山镇小学任教,小女儿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回母校郑大附属医院工作。远在云南某边防部队服役的大女婿,多年没有回家省亲,卫国戍边。
硬作风
吴开明负责包保的联华、联中、新集、邱河等4个村,处于桐柏山脉的南延地带,方圆110余平方公里,服务1916户、8780人。
尤其是联华村处于群山环抱中,北与河南桐柏县交界,西与枣阳市毗邻,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3公里,山与山之间隔断,村民居住分散。虽然对接非常不方便,但他每年至少全面走访4次。
回忆起下乡信贷的情景,吴开明滔滔不绝——
近40年里,他历经了交通工具的变迁,从刚上班时的步行,到骑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开小汽车。他摩托车换了3茬,每辆行驶里程都将近8万公里。
时代变了,交通、信息发达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大王巡山”的习惯。每季都要实地走访一遍,还利用手机留存的1000余个电话和微信号码,平时与客户保持着联系和沟通。
吴开明因心脏方面的原因,近几年坚持带病上岗。住院后病情稍有好转,便不顾家人和医务人员劝阻,毅然返回工作岗位。
“他就是个‘联华通’,人熟、地熟、情况熟,待人和气,有求必应,服务好,口碑好。”联华村村民都这样评价他。
清廉风
吴开明在近40年的信贷生涯里,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本色,深受客户好评。
59岁的刘某,是吴开明的贷款客户,多年来在吴山支行和他的支持下,依托石材运输发家致富。如今,已走出大山,在镇上盖起了一栋两间三层的小洋楼,生活有滋有味。
回顾与农商行打交道的10多年时间,老刘不无感慨:“吴经理向我推荐的是循环贷款,办理速度非常快,用起来非常方便,但他没有吃过我的一顿饭、饮过一滴酒、抽过一支烟、收过一分钱,从不给机会感谢一下。”
农村是个人情社会,在礼尚往来的过程中,吴开明始终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符合贷款条件的义无反顾,不符合条件的坚决拒绝。
他的嫡亲妻侄找他贷款,想与一位外地姑娘结婚后外出打工。由于妻侄平时怕吃苦,再加上没有结婚证,父母也不管,他当即委婉拒绝。
“无论金额大小,我都始终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提到4年后就要退休,他满脸坚毅,“力争不出现一笔责任贷款,不出现一笔不良贷款,不给单位造成一分钱损失,不留给接手人一点儿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