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7月01日
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四心”赢得民心
  周黎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坚持党的宗旨,紧紧依靠人民、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践行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我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精神,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切实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实现“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城市发展目标凝聚强大正能量。
  如何践行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笔者以为,要带着深厚感情,多办得人心、暖民心、筑同心的好事实事,以“四心”赢得“民心”。
  要有爱心
  爱心是做人的基点和起点,也是干部为官从政的道德风范。做群众工作,首先心中要有爱,要有大爱,要有爱民如子的高尚情怀,要有视民如亲的公仆情怀,就像杨善洲同志一样,一辈子心系百姓,植根百姓,关心群众疾苦,体贴民心、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做人民的好公仆。
  中国哲学之父老子说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皆孩之。”意即领导者要常怀忧民之心,常怀爱民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把老百姓鸡毛蒜皮的小事当做政府的大事来办,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要从小事、实事、难事抓起,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把难事办成。真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爱心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消融一切坚冰巨石。干部要心中有爱,用满腔的真爱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用满腔的热忱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把老百姓视为自己的孩子般去呵护关爱,把老百姓的疾苦视为自身的疾苦般去牵肠挂肚。
  干部只要心中装着百姓,爱着百姓,老百姓就会把干部视为自己的亲人、恩人、友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爱之“涌泉”回报干部的“滴水”之情。干部只要和百姓建立了鱼水深情,就能赢得群众的支持、信任、爱戴,群众工作做起来也会如鱼得水、水到渠成。
  要有真心
  真心最可贵,真心就是历经世事沧桑、宦海沉浮仍然坚守的为民初心,不掺杂半点虚情假意的赤子之心。真情最难得,真情具有强大的引导力、感召力和渗透力。做群众工作,要带着真感情,以真心换真意,以真情换真心。要甘愿做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儿子,善解民意,善待百姓,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子之心执政为民。不能嘴上说一套,行动又是一套,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当前,一些“浆糊大师”、“太极高手”,缺乏对群众的真感情,没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对群众只出虚招,摆迷魂阵,结果只会被群众拒千里之外,和群众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群众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干部要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只开“空口支票”,不能只搞“雷声大,雨点小”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或者是虎头蛇尾、有头无尾的“半拉子”工程。要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做群众工作,谁牵头谁负责,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解决问题不放手,力争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让群众感到干部真心实意地在察民之所苦、晓民之所盼、解民之所困;是在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诚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实意为民办事;是在用真心下真劲察民情、解民忧、达民意,真正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与诉求。
  要有虚心
  由于我们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一些同志权力在手,看待人民群众的视角容易发生变化,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让群众服务”,出现了“主人”与“公仆”的位置倒错,“官本位”思想在一些干部头脑中日益膨胀,优越心理日益彰显。从我国传统观念看,几千年的封建帝王文化造就了老百姓的“畏官”心理,总认为领导者高于普通人,高于群众,有些老百姓见到领导干部就有一种紧张、拘谨心理情绪,不敢讲真话、吐真言。许多困难群众有口难言,有口难辩,就是因为对领导干部有一种畏惧感,不敢吐真言、表真情。
  领导干部应该放下架子,转换“官本位”思维,学会百姓思维,树立“民本位”意识,少点官气,多点和气,主动与老百姓“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推心置腹地沟通交流;要有虚心听人讲话的胸怀和度量,不要一听到不同意见,就感到难以接受,要耐心听他们诉真情,听他们把真话说下去,把实情讲下去;要多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增强亲密感,形成亲和力,力争民情访得真、民意察得实、民困解得及。如果领导干部一开口讲话,就摆出一副“我讲你听,我说你通”的架势,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那就不可能调动群众的情感,打通群众的思想,获得群众的认同,很难与群众“心连心”,只会让群众有一种厌烦感、距离感、陌生感。
  老子说,“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领导者如果想让老百姓推崇你,把你捧在高处,你就要言辞谦和,低调柔和,你想位居老百姓之前,你就必须往后靠一点,做人谦虚低调一点,虚怀若谷,保持一种低调柔和的人生姿态。老子认为人越是谦卑低调越是受益,越是能成功,越是高高在上,趾高气扬都写在脸上,就越是被人唾弃。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柔和相连。谦虚柔和既是一种做人处事的方法,也是一种明智的领导艺术和方法。
  要有慧心
  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随着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处于易发、多发、高发的态势。这些矛盾产生的背景、激烈程度各不相同,若用老观念、老方法来做群众工作,凭老经验处理新问题,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会使矛盾更加复杂化和扩大化。
  当前一些干部深感群众工作难做,害怕与群众打交道,甚至拒绝与群众接触交流,认为老百姓难缠,视老百姓为“刁民”。“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这几句话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前部分干部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出现了“本领恐慌”。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我们有的领导干部甚至不会说话,处于“失语”状态——与新社会阶层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群众工作难做,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尤其难做已成为干部共识。因而,新时期的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理论水平和方法艺术,也就是要有一颗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慧心”。“慧心”即聪慧之心、慧敏之心,“慧心”不是投机取巧,耍花架子,摆迷魂阵,忽悠群众,敷衍群众,而是干部心中要有一扇通往群众心灵的智慧之窗。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说明群众工作难做,并不是群众愚顽不化,而是领导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智慧。
  做群众工作要有慧心,要求领导干部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做理论上的明白人和政治上的清醒人。一方面要系统深入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学习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从思想上自觉尊重群众,敬畏群众,深刻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真理和历史规律,自觉做到“以百姓心为心”,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善于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另一方面,要系统深入学习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学以致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逐渐总结提炼出一套高明睿智的群众工作“战略战术”。要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艺术和雷霆万钧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善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家常话”、“土话”、“肺腑之言”,善用法治思维为群众解开思想心结、化解矛盾积怨,用真情的力量打动群众,用人格的力量感召群众,用实在的话语温暖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从古至今,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刻认识“脱离群众”的执政危险,时刻牢记“自己也是百姓”的身份定位,真心实意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恪守“但愿苍生俱饱暖”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赢得民心。
  (作者系中共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