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7月23日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健全基层治理功能

汪冬梅


  乡镇(街道)是国家政权的“神经末梢”,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基层,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基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基层的治理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指明了道路,基层党组织与政权机构要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促进基层社会进一步焕发生机与活力,带领基层党员干部走好走稳新时代赶考路、用心用行交出新征程精彩答卷,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随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准方向扬正气

  基层党组织是城乡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要加强党对基层的领导,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应对复杂社会环境与风险挑战的能力与水平,引领基层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实现巩固党执政根基的目的。
  一是强化政治站位。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完善党的领导,用心领悟“国之大者”的丰富涵意,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
  二是强化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基层党组织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终身课题,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学习中领悟党的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并结合新时代新任务,同上级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切实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
  三是强化斗争本领。时刻不忘自己的岗位职责,坚持把提高政治能力、防范化解风险作为必修课,发扬斗争精神,及时有效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切实在担当中彰显作为、在作为中做出实绩。 
  

坚持民主讲团结,带头作为聚合力

  基层政权是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执行主体,要提升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组织力、执行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坚决贯彻落实。
  人心齐,泰山移。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书记要打好团结“组合拳”,下好团结“先手棋”,保证“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做到合心、合力、合拍,群策群力谋发展,齐心协力干工作,密切配合向前进。重点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总揽与包揽的关系。做到总揽不包揽、果断不武断、放手不撒手、分工不分家,善于谋大事抓重点,学会“弹钢琴”,发挥好党委(党工委)的全面领导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用好历史观、辩证法、方法论,坚持辩证思维,做到统筹兼顾,在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时,不囫囵吞枣,不照搬照转,紧密结合实际推动落实,注重工作实效。
  三是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任务重、工作忙、压力大,不能平均用力使劲,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注意急缓,忙而不乱、有序落实。
  四是处理好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党委(党工委)书记带头落实民主集中制,做到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民主,在党委(党工委)议大事做决定时,既“敢拍板”,又不能搞“一言堂”,虚心听取意见,避免决策失误,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聚力民生讲担当,因地制宜谋发展

  基层政权直接面向基层社会和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社会和人民群众、组织公共服务、提供政务服务的基础载体,要在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方式方法,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一是坚持将民生作为第一要义。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在各项工作之中,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在医疗、教育、疫情防控、养老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改善居住环境、市容秩序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切实让广大群众有所依、有所盼、有所念。
  二是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借力借势市、县(区)两级政策,用好政治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腾龙换鸟”“筑巢引凤”招商活动,全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街”和社会治理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争当全市镇域经济“小老虎”。
  三是坚持将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稳定压倒一切,不稳压垮一切。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将工作做细,将群众思想做稳,切实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坚决扛起属地责任、坚决守牢维稳防线。 
  

严抓党建讲效率,凝心聚力提效能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广大市民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坚持“挂帅”“出征”并举。基层党建工作点多、面广、线长、量大,要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头羊”作用,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的责任意识和主业意识,把党建工作始终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二是坚持“务虚”“务实”并重。把握好党建工作的虚与实,深入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完善社区功能,扎实推进“红色物业”“红色驿站”建设,切实让红色引领延伸至每一个小区、每一个楼栋、每一个住户,让每一个居民能够在具体服务、具体活动中感受到党的“温度”。
  三是坚持“严管”“厚爱”并行。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日常管理“咬耳扯袖”,既对问题精准稳慎处置,又要善于容错纠错,对大胆改革创新、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予以支持和保护,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让更多的干部投身到为民服务中来,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大业中来。 
  

严守纪律讲廉洁,优化服务树新风

  一是知敬畏。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勤为本、以廉自律,既当好带头人,又管好“一班人”、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还要管住身边人、家里人,保证“后院”安全,永葆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二是守底线。切实履行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落实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环境。
  三是优作风。坚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靠近一线掌握实情,持续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打基础上费心血,在办实事上使长劲,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把“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取得实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曾都区西城街道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