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05日
答记者问摘要
  1、教育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盼?
  市教育局副局长万宝岑:新的十年,围绕“两规”实施,我们将聚焦教育重点工作,做到“五个坚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妇女儿童终身发展奠基。
  一是坚持普及普惠,努力办更高水平的普惠教育。主要是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二是坚持质量为要,努力办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提升好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课堂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质量三个质量。
  三是坚持民生导向,努力办更为满意的公平教育。主要是实施好贫困生资助计划、流动人口子女关爱计划和平安校园创建计划三大计划。
  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努力办更具活力的创新教育。主要是推进好教育体制改革、招生考试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三项改革。
  五是坚持强化治理,努力办更加规范的阳光教育。主要是推进好民办教育治理、办学行为治理和“双减”治理这三项治理。
  2、市公安局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将如何进一步推进反家庭暴力工作?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史洪波:随州市公安机关将家庭暴力报警纳入“110”出警工作范围,并按照110接处警的有关规定对家庭暴力求助、投诉及时进行处理。对家庭暴力案件,公安机关根据不同情况,依法及时做出处理。今年1至7月,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侵害妇女、儿童案件43起,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51份,有效预防家庭暴力行为的激化升级。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两规”,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反家庭暴力工作力度。
  一是开展反家庭暴力宣传。面向家庭大力开展反家庭暴力的宣传,促进男女平等观念在婚姻家庭关系建设中落地落实。
  二是健全完善反家庭暴力制度机制。出台落实反家庭暴力法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健全完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多部门合作机制。
  三是强化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完善落实家庭暴力的发现、报告处置机制,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及时受理调查、立案和转处家庭暴力案件。
  四是加大家庭暴力警情处置力度。严打违法犯罪,规范接处警工作,从严处理重大恶性案件,并做好跟踪回访,严防家庭暴力行为反复发生。
  3、请问民政部门今后在提升儿童福利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马洪林:民政部门作为儿童福利兜底保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牵头部门,我们将切实履行民政部门各项职能。
  一是继续抓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十四五”时期,将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新建一所儿童居家养育楼和一所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大楼。
  二是持续抓好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各级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进一步配齐配强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主任的队伍。
  三是切实履行儿童兜底保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生活兜底保障工作。优化实施助医助学项目,做好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
  四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随州市、广水市两级民政部门在广水市骆店镇建立了一所农村“三留守”服务中心,在取得经验基础上,将逐步在全市推广。同时,建立了动态更新的信息台账和定期走访探视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活动。
  4、我市在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方面将有哪些措施?
  市卫健委副主任熊晓芸: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六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健康随州”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实施妇幼健康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市、县、镇、村四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建设。
  二是全方位保障母婴安全。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规范孕产妇“五色”分级管理。
  三是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323”出生缺陷攻坚行动,加大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力度,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
  四是落实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提升妇女保健专科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实施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提高筛查覆盖率及早诊率。
  五是加强儿童健康保障。开展健康儿童提升行动,宣传普及儿童健康知识,促进儿童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统筹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将儿童保健服务向生命早期延伸。
  六是提升妇女健康素养水平。持续开展妇幼健康服务进学校、进社区、进小区、进乡村“四进”活动,宣传普及妇幼健康知识。
  5、新一轮妇女发展规划中对促进平等就业、优化妇女就业结构提出了新的目标,围绕着这一目标今后将如何开展工作?
  市人社局总会计师蔡洋:今年上半年,我们大力实施“四个聚焦”(就业平台搭建、创业政策落实、妇女技能培训、困难群体帮扶),稳定和扩大妇女劳动者就业,全市实现女性新增就业8596人,女性大学生就业494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围绕“促进妇女高质量就业”为重心,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对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典型人物成功事迹的宣传,增强广大城乡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勇于创业的信心,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二是加强就业援助和创业扶持服务。通过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城乡妇女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开展招聘会活动、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促进女性求职者成功就业;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为女性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和服务。
  三是强化我市就业创业环境建设。建立健全“互联网+就业”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进一步打造创业政策、融资、孵化培训平台,抓好现有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