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学生资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的根本保障。学生资助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而且在人力资源开发、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谱写出一曲保民生、暖民心、促发展的民生乐章。
资助模式品牌化。近年来,随州市教育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资助育人工作精神,始终秉持服务贫困学生的宗旨,形成独具特色的随州资助育人新模式——“1234”发展型资助工作模式,即“一个中心”: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两大抓手”:精准资助、精心育人;“三化目标”:资助工作精准化、资助管理标准化、资助育人特色化;“四大创新路径”:走访慰问、励志研学、感恩教育、爱心助学,形成了以“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社会参与、学校落实”的资助育人体系。
资助工作精准化。全面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六类贫困学生精准资助。2020-2022年上半年共发放资助金20377.32万元,资助学生23.63万人次。截至目前已连续5年开展贫困生走访慰问“春雨行动”,先后帮扶特困学生875人次,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大力开展社会力量捐资助学。2020-2021年,共募集社会资金2446.06万元,资助困难学生76015人次。
资助育人特色化。我市学生资助工作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忧入学、安心就读,实现了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重大拓展,创新开展走访慰问“春雨行动”、励志研学、“金秋助学”、“暖冬行动”、感恩教育、爱心助学、标准化创建、资助系统自主研发等各项工作在全省排名前列。
近年来,我市学生资助工作成绩突出。随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已连续4年被中共随州市教育局直属机关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5年荣获“湖北省社会捐资助学优秀地区”,先后获评“湖北省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湖北省三八红旗集体”“随州市文明单位”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资助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坚守。
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随州市第二届“新华杯”十佳资助育人工作者评选历时一个月的宣传发动、评选推荐、组织考核、风采展演等程序,随州市教育局决定授予邓敦伍等10名同志随州市“十佳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者”称号。活动展现了新时期学生资助成果,也希望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资助工作者,以“十佳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者”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争做资助政策的“代言人”、贫困学生的“守护者”!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拓展资助的内涵,深入探索资助育人新途径,形成全员参与、部门配合、全市统筹的全方位、立体化资助育人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整体水平,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求学、学有所成。
今日本报特推出随州市“十佳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者”风采录,敬请读者关注。
典型事迹
邓敦伍,中共党员,随县洪山镇中心学校工会副主席、资助干事。
自从事资助工作以来,牢记资助育人使命,组织全镇教职工从加大资助宣传力度、确保资助公平公正、规范资助档案管理、多措并举筹集资金、励志教育资助育人等方面把国家资助政策落到实处。3年来全镇发放资助资金160余万元,惠及近1500名贫困学生;疫情期间,共筹集4万余元资金购买智能手机送到贫困学生手中,确保网课正常学习;近3年共募集社会资金80余万元用以资助贫困学生。曾获评省、市级“优秀教育通讯员”“随县平安先锋”。
刘颖,随县万和镇中心学校资助中心副主任。
她始终践行不忘初心,深入学校了解困难学生实际情况,下村入户走访学生家庭,宣传国家教育扶贫政策,3年来共发放资助资金31.25万元,资助困难学生500人次,资助工作精准度100%,并建立完整且规范的资助档案。主动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听力障碍学生解决2万多元的耳蜗问题,帮助学生重获听力。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曾获评“随县教坛新秀”“随县金牌讲解员”。
黄小丽,广水市十里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资助干事。
她自分管学生资助工作5年来,始终不忘资助育人使命,秉承“奉献、无偿、自愿”的宗旨和“扶贫、扶智、扶志”的理念,和志愿者一起深入42名贫困生家中,了解基本情况,宣传资助政策,提供有效帮扶。她分管的资助工作量大面广,所在十里街道辖区7所中小学、8所公民办幼儿园,在校生6000余人,每年发放资助金7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达600多人。多次联系当地企业家为贫困生捐款捐物送温暖。曾获评“随州市学生资助优秀工作者”“广水市宣传思想文化先进个人”。
李艳,广水市太平镇中心小学资助干事。
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经常业余时间走访贫困生家庭,关爱留守学生,认真摸排异地就读学生的受助情况。4年来共申请上级拨款44.15万元,资助贫困生883人次,资助精准率达100%。档案管理规范,信息管理数据准确,资助系统入网率达100%。猫子湖村委会去年11月25日特赠送她一面锦旗。曾获评“广水市太平镇模范教师”“广水市第四批骨干教师”“广水市十佳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者”。
黄晓玲,曾都区鹿鹤小学资助干事。
自2020年分管资助工作以来,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认真学习和研究资助工作相关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每学期上级下达学生资助任务后,她都会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做到心中有数,克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资助工作。同时,以召开班主任会、家长座谈会、发放宣传材料、宣讲咨询、入户家访等形式进行资助政策宣传,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她关爱学生,经常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坚持“以资助为抓手,以育人为导向”的工作理念,积极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曾指导受助学生在“助学·筑梦·铸人”演讲比赛和“助学政策助我成长”征文比赛中均获得一等奖。
刘琦,中共党员,曾都区洛阳镇高级小学副校长、工会主席。
自2017年分管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以来,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投入到资助工作中,政策宣传、贫困生走访、资金发放、完善档案等工作严格细致,资助工作准确率达100%,为学校的资助工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5年来共发放国家资助款近70万元,帮助在校贫困学生700余人次。他多次联系社会爱心企业及个人为困难学生送助学金及衣物棉被、书籍等学习生活用品。他指导学生参加新华杯“助学政策助我成长”征文比赛获得小学组一等奖。曾获评“洛阳镇突出教育工作者”,获曾都区人社局“嘉奖”一次。
戢祥登,中共党员,随州高新区中心学校资助干事。
他负责学生资助工作4年来,精准资助坚持“一个都不漏”,2022年春全区共资助学生1128人,发放资金61.3125万元,切实有效地把资助资金落实到需要帮扶的学生身上;上学路上坚持“一个都不少”,对贫困家庭学生逃学、厌学、疑似辍学进行全覆盖走访,积极采取控辍保学措施,确保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育人工作坚持“育人全覆盖”,在多地、多所学校开展一系列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他用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诠释着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光荣使命。曾获评湖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戢庭翔,随州高新区淅河镇第二初级中学政教副主任。
自2017年9月负责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以来,他坚守着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热爱和敬畏,共发放资金8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282人次。作为学生资助工作负责人,他不畏辛劳,克难奋进,用细心和爱心开展工作,确保每一名符合条件的学生都享受资助政策,每一笔资助资金都及时发放到位;通过表彰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励志、感恩、诚信和节俭教育,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主动联系爱心企业,争取社会捐助,扩大资助范围。
任金秀,中共党员,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长岗镇中心小学支部书记、校长。
她在管理上有思路,工作上有方法,理论上有探索。她努力钻研业务,将个人的专业化成长与资助工作的开展紧密结合,不断健全校内资助工作体系,规范资助育人工作。6年来学校共申请上级资助资金33.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72人次。成立“留守儿童之家”,争取“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在学校落地,从精神上鼓舞、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她将学生资助与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为师生实现了“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的梦想。曾获评市、区“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先进个人”。
刘欢,中共党员,随州市第二中学班主任。
她深爱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从思想、学业、心理等诸多方面关心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2021年8月,她为遭受洪灾的学生争取到多方帮扶资金;今年4月疫情期间坚持以校为家,坚守教室主阵地,陪伴住读生安心学习;在得知班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丢失1000元现金时,她自己拿工资帮学生将生活费补上;在困难学生生活窘迫时,她主动给予学生物质帮助。曾获评“随州市第二中学优秀教师”和“随州市第二中学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