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1日
情洒帮扶路
——记随县财政局驻高城镇大桥村“第一书记”谢宏斌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邓育玲
  “推进大桥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看着村民信任和期盼的眼神,我更知道一刻也不能等。”回想起一年前的决定,随县财政局驻高城镇大桥村“第一书记”谢宏斌并不后悔。
  去年9月,在随县高城财政所工作的谢宏斌被局党组派驻大桥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基层财政干部变身驻村帮扶干部,对于谢宏斌来说,一切都得从零开始。面对困难,谢宏斌没有退却,他下定决心把帮扶责任扛在肩上。
  脚步量出帮扶图
  融入,是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课。见到谢宏斌时,他正在“钱安香畈”米业扩建项目督导工程进展。他身着一套灰色的运动装,黑色的鞋子上沾满泥土。“村里人都这么穿,这么穿习惯了,和村民距离也更近些。”谢宏斌说。
  来到村部办公室,记者看到挂在墙壁上的“高城镇大桥村乡村振兴规划图”。这是一张非常详细的图,村里基本情况、发展规划、人才、技术、产业、项目等信息一应俱全。记者了解得知,这张图是谢宏斌和村干部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大桥村是易地搬迁村,也曾是软弱涣散村。刚到大桥村时,为了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给后续工作开展夯实基础,谢宏斌天天“抓着”村干部不放,让村干部带着他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民情。
  为增强大桥村经济的自我“造血”能力,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谢宏斌按照构建人才、技术、产业、项目“四位一体”的帮扶格局逐户走访,很快与村民打成一片。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一次次入户踏访,摸实情解难题;一户户上门调研,找穷根寻对策……一场帮扶攻坚战在大桥村徐徐展开。
  科学描绘的蓝图、量身打造的政策、务实管用的措施,在随县财政局鼎力支持下,大桥村擂响了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鼓,为乡村振兴“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脚踏实地解难题
  “村部是报到的地方,农户家里、田间地头才是我工作的场所。”驻村以来,谢宏斌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定位,真心诚意为村里谋发展、实心实意当群众贴心人。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去年10月,谢宏斌引导村“两委”以村经济合作社和村集体土地入股,组建了“随县高城镇大桥村钱安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订单优质香稻面积发展到2000多亩。
  今年2月,大桥村以钱安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组建了乡村合作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农业、建筑等生产、加工、销售各业。
  7月下旬,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谢宏斌建议依托原“钱安种植专业合作社”下属米厂成立“随县钱安香畈米业有限公司”,以股份制形式运营。
  为培育打造“两香一油”特色品牌,谢宏斌带领村干部探索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县财政局和发改局的大力支持下,流转土地2000亩,投资2000万元,建成年产200万公斤香稻加工厂,为种植水稻农户每亩增收300多元。
  抱团发展线椒产业,村集体利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废弃土地,与绿康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线椒40亩,吸引40余名群众参与管理获得劳动收益。
  “通向老湾上坡道路一直未硬化,出行很不方便。”“我家屋面出现炸裂,逢雨就渗透到室内,很不安全。”“我想扩大生产,能不能帮我贷点款?”对于村民的诉求,谢宏斌总耐心倾听、一一做好记录。
  群众的“急、难、愁、盼”不能等,更不能拖。
  4组脱贫户刘庆兵为扩大生产苦于缺少资金,谢宏斌及时与高城农商行取得联系,按政策给予5万元的小额帮扶贷款。
  老林沟易地搬迁点曹永高、金太善等反映屋面出现炸裂,每逢雨天便浸湿家居和食物,谢宏斌及时与村干部协商,在房屋面上架设1米高钢构瓦板,彻底解决平房渗水问题。
  针对1组通向老湾的道路未硬化问题,谢宏斌又及时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1.6万元,完成了该路段硬化……躬身践行著文章
  在谢宏斌驻村办公室里,记者看到4本近20万字的调研笔记和资料,整齐地摞在办公桌上。这一本本调研笔记,是谢宏斌用双脚丈量的山高路长,是一年的真心帮扶换来的村情民意。
  “乡村振兴,重在践行;履职尽责,服务民生。”两行十分醒目的字,写在谢宏斌的驻村笔记首页。
  入户夜访、访困问计成了谢宏斌驻村工作的“家常便饭”,大桥村1010户都留下了他往返的足迹,26位困难群众更是他的“常客”。由于工作繁忙,谢宏斌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一大摊子事全落在妻子身上,用妻子的话说:“他是‘公家’的人,卖给‘村里’了。”
  《乡村振兴的“破局”之路——高城镇大桥村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探析》,这是谢宏斌驻村以后深耕农村的调查报告。他以大桥村为“观测点”,以求解剖麻雀、管中窥豹,为推动高城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繁忙的工作之余,谢宏斌结合村情起草了《大桥村钱安种植专业合作社订单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大桥村香稻米业加工厂建设实施方案》《大桥村“三清两建一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大桥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编》等文字材料。
  驻村工作一年来,谢宏斌始终激情不减。在他看来,既然选择了驻村,就要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用心用情去做事,才能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