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9日
企业造就人才人才成就企业
——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跨越发展探秘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毛传荣

 
  近期,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连获重量级荣誉: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CNAS认可实验室”、“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成为湖北理工学院“博士工作站”。
  之前,该公司成功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e-PSP钢塑复合压力管道连接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高性能塑料管道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跻身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获得国家级“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奖”等殊荣。
  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人才。
  据了解,该公司拥有技术人员59人,其中博士学历7人、硕士学历4人。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过亿元,先后申请专利10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80多项,多项成果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
  一个山区小厂,如何吸引一批业界翘楚,并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多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大洋公司以人才筑梦、以科技圆梦,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洋公司总经理余祖彬告诉记者。
  求贤若渴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该公司设身处地地为员工着想,用贴心换安心、用真诚换真情、用愿景换前景,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公司大胆招聘业内顶尖技术管理人才,并实施“员工持股、人才创业”计划,保障员工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公司从管理层到技术骨干,大部分是从外地高薪聘请而来。除重大决策、重大财务支出由董事会决定,公司赋予管理层一切经营权。副总经理周杨原在行内业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公司把他招进企业后,还想方设法协调有关部门,把他的爱人从乡镇调到广水城镇工作。没有了后顾之忧,周杨全身心投入工作,分管的品保工作业绩突出。
  企业技术中心的罗主任,是机械与自动化方面的专家,承担了多个项目的技术带头工作,他对企业的待人之道很满意,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成果丰硕。他领头攻关的e-PSP项目达到国际先进、超螺旋静音管道项目国内首创、PE-RT管材提速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走进大洋公司厂房,你感受不到工厂的嘈杂,到处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生产车间一尘不染,仓库里的成品摆放整齐,展厅布局合理,高端大气。员工公寓、员工食堂、员工活动室一应俱全,游泳池、图书馆、娱乐室、篮球场随时为员工开放。
  每逢重大节假日,公司给员工放假,让员工享受田园生活,去野餐、爬山游泳、骑车赏景。员工凡有喜事,或过生日,公司领导会送上祝福,大家一起分享喜悦。员工如有难事,公司领导及时送上关怀,解决困难,共同分担忧愁。
  对于科研人员,公司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让他们吃科研餐、住科研楼,为他们配科研车,让他们享科研福。
  公司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待遇和福利。实施十年加薪计划,已连续5年每年为员工晋升工资两次;开展劳动竞赛奖,对月度、季度单项指标名列前茅的员工及班组进行奖励;开展技改进步奖、十佳青年奖、劳动模范奖,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优秀青年员工、模范带头员工给予奖励;开展专项项目奖,给予项目组利润收入10%的奖励,对技术创新、新产品及作出特殊贡献的员工分别给予奖励。
  汇五湖四海之英才,聚筑梦追梦之团队。“大洋科研团队政治上有高度、思想上有深度、知识上有广度、心理上有气度、能力上有强度、专业上有精度、执行有制度、推进有力度,他们在大洋同心同梦干事业。”余祖彬对这个团队充满信心。
  聚才爱才固然重要,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则更重要。
  为搭建科研平台,公司于2015年成立企业技术中心,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研发设备仪器100多台套,设备原值1050万元,而且逐年增加。目前,公司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1亿元。
  技术中心先后与湖北工程学院、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所展开产学研合作,得到业内顶尖专家指导。加强与西安理工、武汉轻工、湖北工程学院、湖北理工学院等10多家高校院所合作,聘请5名高级顾问,研发了一系列全国知名、全球领先的科研成果。
  “研发是创新,但只有把研发的成果产业化,创新才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余祖彬介绍,“研发烧钱,研发不易。大洋十分重视研发成果的转化。公司累计研发出6大类、30多个系列、1.5万多个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市政给排水、高效节水灌溉、环保污水管网等20多个领域,成为华中地区品种最全的塑料管道生产供应商。”
  奋力逐梦科技攻关攀高峰
  北京冬奥会,让大洋塑胶一战成名。通过全球海选,大洋公司的e-PSP钢塑压力复合管道,以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成功中标,参与了5个场馆的建设。
  这是科技实力的较量!为研发这一硬核科技,大洋人可谓披荆斩棘。
  在大洋公司,记者看到一台智能焊接设备,外观很不起眼,就像一台手提测试仪,但里面却是高科技满满。这便是该公司投入6000多万元、用3年之久研发的成果,授权专利达28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为解决“钢材低温焊不牢、塑料高温融化了”这一矛盾,大洋公司科研人员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采用电磁智能焊接技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要知道,超高频电磁感应技术是欧美对中国“卡脖子”的技术。为了攻克这一难关,连续3年夏天,研发人员坚持在零下20度的冷库里进行了数万次实验,寻求最佳技术参数。尽管穿着羽绒服,不少人还是把脸和手冻伤了。这中间,光报废的实验样品,就高达50多吨。
  把金属管道和塑料管道的优点有机结合,研发出e-PSP钢塑复合压力管道,这是大洋人为塑料加工行业作出的重大贡献。这项科研成果,颠覆性改变了塑料管道低温和高温条件不能使用的历史,荣获住建部“国际先进”科技成果、中国塑料加工行业“十三五”优秀科技成果奖。采用这一成果,PVC产品率先实现“无铅化”生产,主导产品e-PSP钢塑复合压力管道“以塑代钢”替代球墨铸铁管,可以节省70%的钢材和50%的塑料,生产安装过程中率先使用集中供料、自动包装、电磁智能焊接等技术,可以节约人工50%以上。在环保、能耗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目前,这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医院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二次供水工程设计手册》。产品广泛用于场馆、机场、厂房、医院、学校等供水和水暖领域。
  在家装供水领域,大洋公司研发的PP抗冻管,大大拓宽了PP-R管的应用领域和施工环境,替代传统PP-R管材。
  在市政管道领域,大洋公司研发的聚乙烯缠绕管,具有高强度、抗冲击、耐腐蚀、流速快的特点,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参与了国家团体标准制订。还研发了一种抗冲击波纹管,采用纳米技术和高分子配方,弹性模量由700Pa提高到1700Pa,裸管挖机碾压不破损,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该产品代替水泥管和球墨铸铁管在鄂州机场、武汉地铁、长江大保护等重点工程中广泛应用。
  在高层建筑管道领域,大洋公司研发出超静音旋流排水管系统,采用纳米技术和高分子配方,实现了一管两用,污水顺着管子内壁螺旋下行,空气在管中垂直上行,噪音低,绿色环保、安装快捷、经济实惠。
  未来可期开辟管道新蓝海
  每一项科研发明,都是企业未来的希望;每一项创新成果,都为企业提供强劲的发展动能。
  e-PSP钢塑复合压力管道系统取代PP-R冷热水管、SP钢塑管,可以创造千亿级给水管道市场。超静音旋流排水管系统取代球墨铸铁管、PVC等塑料管,市场潜力很大,是超千亿级铸铁排水管市场的替代产品。
  “未来,我们将持续和一流国家高分子材料科研院所和权威设计院进行产学研合作,计划总研发项目20个,每年研发3-5个,目前已经储备了‘e-RTP钢丝带缠绕管’、‘PPR增韧型管材’等多项技术。公司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销售收入翻番。”谈及未来的发展构想,余祖彬胸有成竹。
  余祖彬表示,公司已制定未来5年发展规划,将继续加大创新驱动战略,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在3%的基础上提高到5%;研发团队达到100人,其中领军人才10人,博士生20人以上,研究生50人以上;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的范围和力度,专家队伍增加到30人,同时在与院士和“千人计划”专家合作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关键技术、新产品50项,申请专利15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40项。
  为了实现研发目标,公司将搭建多元化的科研平台,通过平台合作或者创新项目合作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通过人才的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力争5年内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公司将围绕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新领域上不断创新,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集聚创新人才,加快行业痛点攻关和前沿技术研究,致力打造“行业内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塑料管道供应商”。公司也愿意发挥自身优势,承担国家的科研项目,特别是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在“补链强链”和“补短板填空白”领域发挥作用,承担一个企业应尽的责任。
  以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激烈竞争中挺直脊梁,奋勇前行;以发展中国塑料建材为己任,聚焦主业,全身投入,认真做事,大洋人一直在路上,大洋塑胶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