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4日
澴潭镇九里岗村着力打造美丽幸福乡村
随州日报讯(通讯员罗军、张涛)近年来,随县澴潭镇九里岗村以全省“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为契机,不等不靠、扎实苦干,带领广大群众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农村宜居水平和百姓幸福指数,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样板村”。
破解建设瓶颈,用“新办法”破解“老问题”。针对在美丽乡村创建中群众动员不足、湾组工作进展不平衡、垃圾处理方式缺乏创新、村庄净化、硬化难以无缝衔接和建设资金缺乏等问题,村“两委”在外出学习参观先进典型的基础上,多次召开老干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决定以富民产业支撑、公共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为重点,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同时,按照“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作方式,分门别类处理村内垃圾,能填埋的填埋、能运走的运走、能消化的消化,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充分利用荒芜宅基地建设树园、游园、菜园、花园。近年来,通过政府主导、项目支撑、集体参与,该村整合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4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多元化投入发展的新途径,村民中正在形成“要我建”变为“我要建”的良好氛围。
挖掘群众潜能,变“小动作”为“大决战”。九里岗村“两委”认识到,只有调动起全体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建设,才能最大程度地节约资金支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为此,该村动员全村群众义务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村民累计投工1960人次,节约工费近20万元。同时,为了使群众感受到建设后的前后“反差”,该村以王家塆一河两岸为示范点,硬化环湾道路2公里,解决了王家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难;雨污分流项目,惠及全塆居民34户居民;32盏太阳能路灯,让夜晚不再漆黑。687平方米的草皮、竹子和582株樱花、桂花、紫薇绿化了村庄,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建设后的巨大变化,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
加快建设速度,变“稳步走”为“昼夜忙”。干部、资金、人力等条件完全具备后,该村抓紧施工,一切工作压实责任、倒排工期,抢晴天战雨天,迎酷暑战高温,甚至不分昼夜施工,村容村貌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截至目前,安装太阳能路灯100多盏,载种樱花树、楠树、万年青树3公里。硬化小二型水库2座,清淤堰塘210口,新建泵站2座,清理渠道12公里,水泥路面硬化13.85公里,还修建了自来水厂,提升了全村人民的生活用水质量。该村不断培植水产养殖、瓜果种植、菇耳种植、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30多个。村“两委”还主动对接汉十高速服务区,常年劳务输出100余人,仅此一项村民年增收近400万元。
破解建设瓶颈,用“新办法”破解“老问题”。针对在美丽乡村创建中群众动员不足、湾组工作进展不平衡、垃圾处理方式缺乏创新、村庄净化、硬化难以无缝衔接和建设资金缺乏等问题,村“两委”在外出学习参观先进典型的基础上,多次召开老干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决定以富民产业支撑、公共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为重点,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同时,按照“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作方式,分门别类处理村内垃圾,能填埋的填埋、能运走的运走、能消化的消化,有效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充分利用荒芜宅基地建设树园、游园、菜园、花园。近年来,通过政府主导、项目支撑、集体参与,该村整合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4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多元化投入发展的新途径,村民中正在形成“要我建”变为“我要建”的良好氛围。
挖掘群众潜能,变“小动作”为“大决战”。九里岗村“两委”认识到,只有调动起全体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建设,才能最大程度地节约资金支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为此,该村动员全村群众义务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村民累计投工1960人次,节约工费近20万元。同时,为了使群众感受到建设后的前后“反差”,该村以王家塆一河两岸为示范点,硬化环湾道路2公里,解决了王家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难;雨污分流项目,惠及全塆居民34户居民;32盏太阳能路灯,让夜晚不再漆黑。687平方米的草皮、竹子和582株樱花、桂花、紫薇绿化了村庄,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建设后的巨大变化,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
加快建设速度,变“稳步走”为“昼夜忙”。干部、资金、人力等条件完全具备后,该村抓紧施工,一切工作压实责任、倒排工期,抢晴天战雨天,迎酷暑战高温,甚至不分昼夜施工,村容村貌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截至目前,安装太阳能路灯100多盏,载种樱花树、楠树、万年青树3公里。硬化小二型水库2座,清淤堰塘210口,新建泵站2座,清理渠道12公里,水泥路面硬化13.85公里,还修建了自来水厂,提升了全村人民的生活用水质量。该村不断培植水产养殖、瓜果种植、菇耳种植、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30多个。村“两委”还主动对接汉十高速服务区,常年劳务输出100余人,仅此一项村民年增收近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