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9日
随心随愿地自在大洪山
文/李黎
山水传佳音
大洪山成山于七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山峦起伏不断,沟谷纵横。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落叶树和常绿林融为一体,形成四季常青的绝色风光,宛如一块瑰丽夺目的“鄂中绿宝石”。这里也是鸟儿的天堂、动物的乐园,红嘴相思鸟、画眉、白鹭等30余种鸟类,以及娃娃鱼、金钱龟等1300多种动物共享和谐之美。
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独特的气候条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可以说是大洪山立体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深秋时节,层林尽染,正是观赏红叶的黄金时节。而大洪山红叶的自然感和层次感都更为丰富。这里的地形分为平原区、浅山地区、深山岭,依据海拔高度和气温不同,枫香树等彩叶树会自南向北渐次变红,加上黄色的银杏叶,美不胜收。
而林海之外,更有数不清的天然水景!大洪山属于喀斯特地形,丰富的水源,独特的地质,形成随处可见的溪流、跌水、飞瀑、深潭、壶穴等流水地貌及水体景观。大洪山有天然泉眼上百处,较有名的有白龙池、黄龙池、黑龙潭、珍珠泉、牡丹泉、三眼泉等,其中白龙池、黄龙池、黑龙潭因地处高山,池水终年不涸。掩映在峰峦之中的130多个大小溶洞,更是规模宏大,构成亚洲最大的溶洞群落,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风景只在途中好。沿洪山禅寺东行数百米,溯溪而上,进入夹缝的一线天,就是剑口瀑布。此时已是雨过天晴,碧空如洗。清澈的溪水流沿樵河奔涌,经峭壁成飞瀑急泻而下,轰鸣作响,近看似玉珠撒落,远观雾气弥漫。聆听山谷清音,空谷回声,感受山风徐徐,清心洗肺,仿佛置身桃花源中。在樵河河谷的进口处,有一大一小两块巨石相连,巨石如龟背出水,小石似龟头昂扬,它们被称为“神龟迎宾”。
踩着落叶和松针,沿着千佛古道拾阶而上,两旁的楠木和松树、椴树等遮天蔽日。由于没有过多的人工修饰,加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古道呈现出一种天然朴拙的美感。据载,西汉末年,绿林军起义首领王匡、王凤曾在大洪山一带屯兵,明朝明玉珍起义、清末赵邦璧起义也都在大洪山立寨。这里是重要的军事要道,至今仍有青龙寨、榔头寨、冷皮垭等关隘、古堡遗迹。唐朝以后,又成为上山进香礼佛的香客必经之路。樵河的上方有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桥,其中,一块石条已经风化断塌。但石桥究竟建于何年何月?当地人也说不清楚。
来到“两王洞”,则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致。两王洞属于一种响石洞,因岩性水流及地壳演变复杂因素而形成迷宫形洞穴,幽深莫测。它位于斋公岩东南面,目前已经开发的是溶洞的中上层,洞长千余米。洞内九曲回环,钟乳石悬挂,奇笋怪石,千姿百态,景观为大洪山溶洞之冠。相传,王匡、王凤在一次战役中,曾在这里以穴掩身指挥作战,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把此洞称为“两王洞”。
在樵河出口处有一地名灵官垭,古有“灵官庙”,庙门曾有一副“苍松翠柏长生地,绿水青山古洞天”的石联,横额为“庇佑一方”。一路缓缓而上,已有了微微的汗意,恰逢一处泉水,坐在泉水边小憩片刻,顿觉凉风习习,精神饱满。
此后,古道均在松石间盘旋,大慈恩寺在雾霭中时隐时现,这不禁引人遐想翩翩。或许,也是这样雨后初晴的日子,慈忍大师一袭灰色僧袍,手持竹杖、足登芒鞋往来于山岚云雾中,潜心证道,弘化四方。“白龙池到了!”一池洗尽尘世铅华的碧水惊得游人欢呼雀跃起来。隐匿于宝珠峰、斋公岩、唤狗山三峰之间的白龙池古称“南池”,这里地形开阔,群山怀抱,古藤缠绕、鸟鸣啾啾,湖底有泉眼,湖水长年不涸。偶尔,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游鱼细石,历历可数。
岭上多白云
宝珠峰海拔1055米,是大洪山最高的山峰,也是楚北大地迎接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的地方。重建的大慈恩寺金顶位于峰顶,巍峨雄伟,气势辉煌。登临其上,不仅可以观日出,赏夕阳,还可以看云海。凭栏览胜,远近风光尽收眼底,既无车马之喧,也无杂事纷扰,让人澄心涤虑、神清气爽。
佛教在东汉末年自印度传入中土,与大洪山结下不解之缘,并对中国禅宗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据悉,宝珠峰原为洪山寺上院灵峰寺所在地,先后经历五毁六建,一度建有殿堂百余间,梵音不绝,香火延绵。许多政要名流慕名纷纷来到这里参禅悟道,际会风云,使之在佛教丛林中卓尔不群,徳声远播。
北宋中后期,是大洪山佛教发展最鼎盛的时期。继唐代玄奘法师到西天取经后,北宋时期,在洪山寺潜心修行的善洪法师历时13年,克服千难万险,赴天竺国取经,成为史上西天取经第二人。回到京都后,他受到宋真宗皇帝赵恒亲自召见,并赐紫衣银绢。特别是报恩禅师住持大洪山十方禅院期间,他不仅著书立传更新法则,还将山顶(即现宝珠峰)推平,大兴殿堂,使“大洪山精舍壮观天下”。
一千多年来,该寺历经劫难,几度浮沉,最终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寺院主要建筑最后一次毁于清末,藏经阁中的历代佛经典籍经兵燹火灾,也散落殆尽。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寺院再次被战火摧毁,僧人四散逃亡,唯留清代湖广兵马道陈维舟题的一副楹联:“汉东地阔无双院,楚北天空第一峰。”近年来,又陆续清理发掘出唐代三级莲花柱础、宋代海石榴花柱础、瓦当、圣旨碑刻等珍贵文物。
2009年,大洪山启动大慈恩寺重建工程,并礼请现任中佛协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担任方丈。2011年5月31日,一期的金顶、大悲阁建成;2013年10月27日,大慈恩寺二期工程竣工,多位高僧大德应邀为全堂佛像开光,从此,佛光再现,泽被众生。
“大慈恩寺”之名大有来头:系取“慈忍大师”之“慈”和“报恩禅师”之“恩”合成,并由中国佛教泰斗本焕长老亲笔题写了寺名,意为继承两位大德的精神续佛慧命,大力弘扬佛教传统文化。寺院建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占地4.7公顷,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竹林深深,纤尘不染。身临其境,如入香光庄严的莲华国度。它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成十字形展开,中轴线主体建筑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佛足阁、金顶依次展开,错落有致,磅礴大气,体现了气势恢宏的大唐风韵,再现出“楚山望刹”盛景。
黄昏时分,夕阳如血,云兴霞蔚,来去无迹,亦真亦幻,殿堂楼阁的轮廓在云雾间或淡或浓。这山林,这古刹,真可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走进大洪山,你只需要把心澄清下来,用耳朵去聆听,用眼睛去捕捉,又或者,用心灵去感受,用脚步去丈量。你会发现,生活中随处都是道场,随处都有禅味,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
触摸大洪山的雪
□孙中文
是否飘得有点高?海拔1056米的支撑,它才有资格成为风景。
雪,落在大洪山上。
春之繁花、夏之绿意、秋之彩叶,一瞬间皆成过往!取而代之的是千里万里,川原皆白,让人产生穿越时空,倏然进入一个童话世界的奇幻感!世界如果同这冰雪世界一样纯净无垢该多美好啊!
入夜,依稀可见平日里熟悉的长岗镇街市和依偎在小山怀抱里的村庄,那里灯光昏黄。我猜想:或许那山村有柴门闻犬吠,正迎接风雪夜归人;或许烧着明火堆(直接在土地面上架柴烧火烤),用三角钢筋架支起的铁锅上炖着的腊肉正滋滋作响、香气满溢,并排垂挂于横梁上的腊肉、牛肉、羊肉,正慢慢接受烟火考验;或许一家人围着烤火炉烤红薯、烤糍粑、烤板栗、吃柿子、品尝大洪山花果海的肥厚香甜的冬桃……家人闲坐,围炉夜话,灯火可亲。这人间烟火气,让人觉得人间可恋,此生值得。
还没等到高山上的雪融化,我就等不及要出发。
天放晴了。几位好友相约登上大洪山主峰看雪。
大洪山山脉跨京(山)、钟(祥)、随(州)三市,面积达2100平方千米。这里不仅人杰地灵,也是多种野生动物的家园:野生黄羊、野猪、白眉子(果子狸)、乌眉子、狗獾、猪獾、刺猬、黄鼠狼……我们的谈笑声惊飞了栖在灌木丛中的野鸡,惊动了卧在雪下枯黄的草丛中的野兔。在灌木丛中采摘到火红酸甜的火棘果、火红多汁且甜津津的冬泡子(覆盆子),至于积雪下黄色多刺的金缨子,还是小时候吃过。城里的人们不一定能实现车厘子自由,但在这里,却可以实现野果自由。那些低矮的灌木只剩尖端露在外面,只有高大的乔木在寒风中负雪摇曳。依稀能认出樱花树、枫香树、板栗树、核桃树、栎树、檀树……它们在繁华落尽之后,依然铁骨铮铮,枝丫和谐地切分着天空,卓然如画。蜡树、黄杨木等常绿树敷过雪的面膜,愈发青葱。大洪山本土树种中除了野生山樱,还有几种也极其珍稀:树的重量与等重量的黄金等值的神秘的树(林业资源普查时被发现、为便于原地保护林业专家对其信息守口如瓶)、不可触碰的漆树(人如果皮肤接触树皮后会长疮、汉代用于给漆器上漆)、新发现的树龄超过百年的紫薇树、一直都在的望春花树(又名辛夷花。树高4米左右,正月下旬开花,花色分为粉、白、红几种,香气宜人。只有读过王维的《辛夷坞》,才知它有多美艳)。
又用十几分钟到达白龙池畔。这是一处隐世的湖,在海拔七八百米的几座山峰之间,竟然藏着一方小巧的湖!这种高山淡水湖在中国亦不多见。夏日温润如碧玉的湖面消失不见,取而代之以厚厚的冰层!湖的四周,山峰高耸,密林披雪,雪色纯净而耀眼,气氛静谧而空灵。时间仿佛被静止了。山中一捧雪,足以慰风尘。朋友们滑冰,打雪仗,去无人涉足的地方踩一行专属于自己的脚印,仰面倒地印上自己的身形,去湖边树林中寻找小兽的足迹……红色羽绒服和各色围巾、帽子特别显眼。湖边的菖蒲,顶着薄雪,绿得精神。湖北面堤坝上栽种的几棵榆柳,疏密有致,叶子落净,树干深黑,俨然成画。从湖边木质栈道北望宝珠峰上的寺院建筑,仿佛仙山楼阁。几位携带无人机的摄影师,在调试机器航拍大洪山雪景。从高空俯视群山,才知道这世界远比我们想像中的宽阔。他们拍出的山峰上的积雪,竟然有一种神秘的幽蓝。停于湖边公路的四驱车上,走下一位梳汉髻、着红色汉服的模特,坐湖边圆凳上。助手帮她将长得有些夸张的裙摆向左右手方向披散开,递上一张七弦古琴。红衣女子抚琴一曲《梅花三弄》。摄影师忙着拍照。一半是冰雪,一半是火焰!游人纷纷惊叹这唯美的画面。我觉得他们是一群灵魂有趣的人——穿越时空,一眼千年,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触摸大洪山的雪,只为取悦自己,将人与风景的相遇演绎成了绝唱。这世间许多美好的东西,往往既在物质之中,又飞跃物质之上,就像腊梅的香味那样抚慰人心。
我们沿盘山公路被积雪压弯的树干树枝搭成的拱形通道而行。时不时得弯腰从树枝下的空隙钻过去。无论朝哪个方向看,都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震撼!雪山秘境,人在路上。几位着不同款式不同颜色古装的女子在前方闪现。她们手持透明的粉红小伞,衣带飘飘仙气十足。她们莫不是从《雪山飞狐》中走来的?这些看雪的人,也成了雪中的风景。原始的风景,最具治愈的力量。只叫人想要沉入这琉璃世界的氛围而不能自拔!大洪山的雪,也曾惊艳过明代诗人梁木,他的《洪山积雪》盛赞道:“千峰耸峙白云隗,积雪经春未肯开。知是灵山留净域,不教一点着尘埃。”
人们说只有登上山顶,才能拥有诗和远方。又经一小时的慢游,才抵达大洪山主峰——海拔1056米的宝珠峰。我见众山皆草木,唯有见你是青山!寺院庞大建筑群寂静而肃穆。红墙白雪对比强烈。屋檐的风铃在摇摆鸣响。风铃也在聆听世间漫长的声音。因提前预约,我们得以登上云端上的图书馆。上三楼阅览室,与远处山峰比肩而坐,
看窗外雾汽飘过,触手可及。在雅致的茶室泡茶、听琴、读书,花香、茶香、书香萦绕其心,那真是一段难得的轻奢时光。
慈恩寺神秘地宫中的文物与山下千年银杏树,使游人穿越时空,与唐朝有了亲密接触。在一处空地上见到寺院的师父着一袭僧衣,在雪地煮茶。茶几上陶瓶中插着几枝黄色的迎春花,香炉中升起的烟雾,茶炉中冒出的热气,充满了禅意,令人内心顿然清静。我们站在最高处的观景平台上极目楚天——云天苍苍,涢水汤汤,天远地阔,令人心旷。乳白色的雾气灌满山谷,四面雪峰,高低错落,低矮的都被雾气淹没;高耸的只露出山的顶部,有如海上孤岛,山在虚无缥缈间沉浮,似海市蜃境。寺院山门外的平地和台阶上游人往来不绝。爱美入骨不畏严寒换上盛装拍照的美女,总能收获赞许的目光。太阳从云层露出脸,天空像海水一样蓝。俯视主峰下不远处的长岗集镇,隐约可见S333公路一线、街市高楼数块、农家房屋数点、涢水河一痕、乡路行人数粒而已。
山上是美得令人窒息的冰雪世界,山下是有暖有爱菜青火红的烟火人间。在这之间切换,令人深思。
时光逝去,四季轮转,并不意味着结束。只有走过萧杀的寒冬,才能抵达樱花如雪的春昼。无所谓哪个季节好,哪个季节不好,都是我们必然要经受的。顺时而为,才不至于伤怀。纵然身处寒冬,我们依然要心存春天,面上含笑。大洪山中的人们在冬季不急不躁,因为他们知道,雪化之后,便是桃花红、樱花白、菜花黄……正如唐代诗人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所说的那样:“当待山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雪已经来了,樱花还会远吗?
大洪山诗词赏析
作者简介:吴春和(网名:老禾)1953年生,武汉蔡甸区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武汉市诗词协会会员、蔡甸区诗词楹联协会会员
七律•登大洪山
一入随州山叠山,云流阡陌九连环。眼前峭壁参差出,涧底苍松次第闲。梦幻留情望金顶,风轻送我过雄关。皇皇圣地绕三匝,悟得禅心不愿还。
五律•千年银杏
相伴洪山寺,千年戴冕旒。云中曾接佛,月下再封侯。掠景枝头歇,分泉石上流。历经风雨后,结子在深秋。
唐多令•大洪山人家
峰尽有人家,重山庭外斜。
满庭菇,
楼上兰花。仲夏不知身是客,
品山味,
嚼清茶。美酒映红霞,徐娘披薄纱。
啭啼莺,
妙胜琵琶。来客不曾因酒醉,
只缘是,
恋山家。
山水传佳音
大洪山成山于七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山峦起伏不断,沟谷纵横。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落叶树和常绿林融为一体,形成四季常青的绝色风光,宛如一块瑰丽夺目的“鄂中绿宝石”。这里也是鸟儿的天堂、动物的乐园,红嘴相思鸟、画眉、白鹭等30余种鸟类,以及娃娃鱼、金钱龟等1300多种动物共享和谐之美。
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独特的气候条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可以说是大洪山立体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深秋时节,层林尽染,正是观赏红叶的黄金时节。而大洪山红叶的自然感和层次感都更为丰富。这里的地形分为平原区、浅山地区、深山岭,依据海拔高度和气温不同,枫香树等彩叶树会自南向北渐次变红,加上黄色的银杏叶,美不胜收。
而林海之外,更有数不清的天然水景!大洪山属于喀斯特地形,丰富的水源,独特的地质,形成随处可见的溪流、跌水、飞瀑、深潭、壶穴等流水地貌及水体景观。大洪山有天然泉眼上百处,较有名的有白龙池、黄龙池、黑龙潭、珍珠泉、牡丹泉、三眼泉等,其中白龙池、黄龙池、黑龙潭因地处高山,池水终年不涸。掩映在峰峦之中的130多个大小溶洞,更是规模宏大,构成亚洲最大的溶洞群落,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风景只在途中好。沿洪山禅寺东行数百米,溯溪而上,进入夹缝的一线天,就是剑口瀑布。此时已是雨过天晴,碧空如洗。清澈的溪水流沿樵河奔涌,经峭壁成飞瀑急泻而下,轰鸣作响,近看似玉珠撒落,远观雾气弥漫。聆听山谷清音,空谷回声,感受山风徐徐,清心洗肺,仿佛置身桃花源中。在樵河河谷的进口处,有一大一小两块巨石相连,巨石如龟背出水,小石似龟头昂扬,它们被称为“神龟迎宾”。
踩着落叶和松针,沿着千佛古道拾阶而上,两旁的楠木和松树、椴树等遮天蔽日。由于没有过多的人工修饰,加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古道呈现出一种天然朴拙的美感。据载,西汉末年,绿林军起义首领王匡、王凤曾在大洪山一带屯兵,明朝明玉珍起义、清末赵邦璧起义也都在大洪山立寨。这里是重要的军事要道,至今仍有青龙寨、榔头寨、冷皮垭等关隘、古堡遗迹。唐朝以后,又成为上山进香礼佛的香客必经之路。樵河的上方有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桥,其中,一块石条已经风化断塌。但石桥究竟建于何年何月?当地人也说不清楚。
来到“两王洞”,则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致。两王洞属于一种响石洞,因岩性水流及地壳演变复杂因素而形成迷宫形洞穴,幽深莫测。它位于斋公岩东南面,目前已经开发的是溶洞的中上层,洞长千余米。洞内九曲回环,钟乳石悬挂,奇笋怪石,千姿百态,景观为大洪山溶洞之冠。相传,王匡、王凤在一次战役中,曾在这里以穴掩身指挥作战,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把此洞称为“两王洞”。
在樵河出口处有一地名灵官垭,古有“灵官庙”,庙门曾有一副“苍松翠柏长生地,绿水青山古洞天”的石联,横额为“庇佑一方”。一路缓缓而上,已有了微微的汗意,恰逢一处泉水,坐在泉水边小憩片刻,顿觉凉风习习,精神饱满。
此后,古道均在松石间盘旋,大慈恩寺在雾霭中时隐时现,这不禁引人遐想翩翩。或许,也是这样雨后初晴的日子,慈忍大师一袭灰色僧袍,手持竹杖、足登芒鞋往来于山岚云雾中,潜心证道,弘化四方。“白龙池到了!”一池洗尽尘世铅华的碧水惊得游人欢呼雀跃起来。隐匿于宝珠峰、斋公岩、唤狗山三峰之间的白龙池古称“南池”,这里地形开阔,群山怀抱,古藤缠绕、鸟鸣啾啾,湖底有泉眼,湖水长年不涸。偶尔,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游鱼细石,历历可数。
岭上多白云
宝珠峰海拔1055米,是大洪山最高的山峰,也是楚北大地迎接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的地方。重建的大慈恩寺金顶位于峰顶,巍峨雄伟,气势辉煌。登临其上,不仅可以观日出,赏夕阳,还可以看云海。凭栏览胜,远近风光尽收眼底,既无车马之喧,也无杂事纷扰,让人澄心涤虑、神清气爽。
佛教在东汉末年自印度传入中土,与大洪山结下不解之缘,并对中国禅宗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据悉,宝珠峰原为洪山寺上院灵峰寺所在地,先后经历五毁六建,一度建有殿堂百余间,梵音不绝,香火延绵。许多政要名流慕名纷纷来到这里参禅悟道,际会风云,使之在佛教丛林中卓尔不群,徳声远播。
北宋中后期,是大洪山佛教发展最鼎盛的时期。继唐代玄奘法师到西天取经后,北宋时期,在洪山寺潜心修行的善洪法师历时13年,克服千难万险,赴天竺国取经,成为史上西天取经第二人。回到京都后,他受到宋真宗皇帝赵恒亲自召见,并赐紫衣银绢。特别是报恩禅师住持大洪山十方禅院期间,他不仅著书立传更新法则,还将山顶(即现宝珠峰)推平,大兴殿堂,使“大洪山精舍壮观天下”。
一千多年来,该寺历经劫难,几度浮沉,最终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寺院主要建筑最后一次毁于清末,藏经阁中的历代佛经典籍经兵燹火灾,也散落殆尽。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寺院再次被战火摧毁,僧人四散逃亡,唯留清代湖广兵马道陈维舟题的一副楹联:“汉东地阔无双院,楚北天空第一峰。”近年来,又陆续清理发掘出唐代三级莲花柱础、宋代海石榴花柱础、瓦当、圣旨碑刻等珍贵文物。
2009年,大洪山启动大慈恩寺重建工程,并礼请现任中佛协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担任方丈。2011年5月31日,一期的金顶、大悲阁建成;2013年10月27日,大慈恩寺二期工程竣工,多位高僧大德应邀为全堂佛像开光,从此,佛光再现,泽被众生。
“大慈恩寺”之名大有来头:系取“慈忍大师”之“慈”和“报恩禅师”之“恩”合成,并由中国佛教泰斗本焕长老亲笔题写了寺名,意为继承两位大德的精神续佛慧命,大力弘扬佛教传统文化。寺院建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占地4.7公顷,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竹林深深,纤尘不染。身临其境,如入香光庄严的莲华国度。它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成十字形展开,中轴线主体建筑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佛足阁、金顶依次展开,错落有致,磅礴大气,体现了气势恢宏的大唐风韵,再现出“楚山望刹”盛景。
黄昏时分,夕阳如血,云兴霞蔚,来去无迹,亦真亦幻,殿堂楼阁的轮廓在云雾间或淡或浓。这山林,这古刹,真可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走进大洪山,你只需要把心澄清下来,用耳朵去聆听,用眼睛去捕捉,又或者,用心灵去感受,用脚步去丈量。你会发现,生活中随处都是道场,随处都有禅味,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
触摸大洪山的雪
□孙中文
是否飘得有点高?海拔1056米的支撑,它才有资格成为风景。
雪,落在大洪山上。
春之繁花、夏之绿意、秋之彩叶,一瞬间皆成过往!取而代之的是千里万里,川原皆白,让人产生穿越时空,倏然进入一个童话世界的奇幻感!世界如果同这冰雪世界一样纯净无垢该多美好啊!
入夜,依稀可见平日里熟悉的长岗镇街市和依偎在小山怀抱里的村庄,那里灯光昏黄。我猜想:或许那山村有柴门闻犬吠,正迎接风雪夜归人;或许烧着明火堆(直接在土地面上架柴烧火烤),用三角钢筋架支起的铁锅上炖着的腊肉正滋滋作响、香气满溢,并排垂挂于横梁上的腊肉、牛肉、羊肉,正慢慢接受烟火考验;或许一家人围着烤火炉烤红薯、烤糍粑、烤板栗、吃柿子、品尝大洪山花果海的肥厚香甜的冬桃……家人闲坐,围炉夜话,灯火可亲。这人间烟火气,让人觉得人间可恋,此生值得。
还没等到高山上的雪融化,我就等不及要出发。
天放晴了。几位好友相约登上大洪山主峰看雪。
大洪山山脉跨京(山)、钟(祥)、随(州)三市,面积达2100平方千米。这里不仅人杰地灵,也是多种野生动物的家园:野生黄羊、野猪、白眉子(果子狸)、乌眉子、狗獾、猪獾、刺猬、黄鼠狼……我们的谈笑声惊飞了栖在灌木丛中的野鸡,惊动了卧在雪下枯黄的草丛中的野兔。在灌木丛中采摘到火红酸甜的火棘果、火红多汁且甜津津的冬泡子(覆盆子),至于积雪下黄色多刺的金缨子,还是小时候吃过。城里的人们不一定能实现车厘子自由,但在这里,却可以实现野果自由。那些低矮的灌木只剩尖端露在外面,只有高大的乔木在寒风中负雪摇曳。依稀能认出樱花树、枫香树、板栗树、核桃树、栎树、檀树……它们在繁华落尽之后,依然铁骨铮铮,枝丫和谐地切分着天空,卓然如画。蜡树、黄杨木等常绿树敷过雪的面膜,愈发青葱。大洪山本土树种中除了野生山樱,还有几种也极其珍稀:树的重量与等重量的黄金等值的神秘的树(林业资源普查时被发现、为便于原地保护林业专家对其信息守口如瓶)、不可触碰的漆树(人如果皮肤接触树皮后会长疮、汉代用于给漆器上漆)、新发现的树龄超过百年的紫薇树、一直都在的望春花树(又名辛夷花。树高4米左右,正月下旬开花,花色分为粉、白、红几种,香气宜人。只有读过王维的《辛夷坞》,才知它有多美艳)。
又用十几分钟到达白龙池畔。这是一处隐世的湖,在海拔七八百米的几座山峰之间,竟然藏着一方小巧的湖!这种高山淡水湖在中国亦不多见。夏日温润如碧玉的湖面消失不见,取而代之以厚厚的冰层!湖的四周,山峰高耸,密林披雪,雪色纯净而耀眼,气氛静谧而空灵。时间仿佛被静止了。山中一捧雪,足以慰风尘。朋友们滑冰,打雪仗,去无人涉足的地方踩一行专属于自己的脚印,仰面倒地印上自己的身形,去湖边树林中寻找小兽的足迹……红色羽绒服和各色围巾、帽子特别显眼。湖边的菖蒲,顶着薄雪,绿得精神。湖北面堤坝上栽种的几棵榆柳,疏密有致,叶子落净,树干深黑,俨然成画。从湖边木质栈道北望宝珠峰上的寺院建筑,仿佛仙山楼阁。几位携带无人机的摄影师,在调试机器航拍大洪山雪景。从高空俯视群山,才知道这世界远比我们想像中的宽阔。他们拍出的山峰上的积雪,竟然有一种神秘的幽蓝。停于湖边公路的四驱车上,走下一位梳汉髻、着红色汉服的模特,坐湖边圆凳上。助手帮她将长得有些夸张的裙摆向左右手方向披散开,递上一张七弦古琴。红衣女子抚琴一曲《梅花三弄》。摄影师忙着拍照。一半是冰雪,一半是火焰!游人纷纷惊叹这唯美的画面。我觉得他们是一群灵魂有趣的人——穿越时空,一眼千年,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触摸大洪山的雪,只为取悦自己,将人与风景的相遇演绎成了绝唱。这世间许多美好的东西,往往既在物质之中,又飞跃物质之上,就像腊梅的香味那样抚慰人心。
我们沿盘山公路被积雪压弯的树干树枝搭成的拱形通道而行。时不时得弯腰从树枝下的空隙钻过去。无论朝哪个方向看,都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震撼!雪山秘境,人在路上。几位着不同款式不同颜色古装的女子在前方闪现。她们手持透明的粉红小伞,衣带飘飘仙气十足。她们莫不是从《雪山飞狐》中走来的?这些看雪的人,也成了雪中的风景。原始的风景,最具治愈的力量。只叫人想要沉入这琉璃世界的氛围而不能自拔!大洪山的雪,也曾惊艳过明代诗人梁木,他的《洪山积雪》盛赞道:“千峰耸峙白云隗,积雪经春未肯开。知是灵山留净域,不教一点着尘埃。”
人们说只有登上山顶,才能拥有诗和远方。又经一小时的慢游,才抵达大洪山主峰——海拔1056米的宝珠峰。我见众山皆草木,唯有见你是青山!寺院庞大建筑群寂静而肃穆。红墙白雪对比强烈。屋檐的风铃在摇摆鸣响。风铃也在聆听世间漫长的声音。因提前预约,我们得以登上云端上的图书馆。上三楼阅览室,与远处山峰比肩而坐,
看窗外雾汽飘过,触手可及。在雅致的茶室泡茶、听琴、读书,花香、茶香、书香萦绕其心,那真是一段难得的轻奢时光。
慈恩寺神秘地宫中的文物与山下千年银杏树,使游人穿越时空,与唐朝有了亲密接触。在一处空地上见到寺院的师父着一袭僧衣,在雪地煮茶。茶几上陶瓶中插着几枝黄色的迎春花,香炉中升起的烟雾,茶炉中冒出的热气,充满了禅意,令人内心顿然清静。我们站在最高处的观景平台上极目楚天——云天苍苍,涢水汤汤,天远地阔,令人心旷。乳白色的雾气灌满山谷,四面雪峰,高低错落,低矮的都被雾气淹没;高耸的只露出山的顶部,有如海上孤岛,山在虚无缥缈间沉浮,似海市蜃境。寺院山门外的平地和台阶上游人往来不绝。爱美入骨不畏严寒换上盛装拍照的美女,总能收获赞许的目光。太阳从云层露出脸,天空像海水一样蓝。俯视主峰下不远处的长岗集镇,隐约可见S333公路一线、街市高楼数块、农家房屋数点、涢水河一痕、乡路行人数粒而已。
山上是美得令人窒息的冰雪世界,山下是有暖有爱菜青火红的烟火人间。在这之间切换,令人深思。
时光逝去,四季轮转,并不意味着结束。只有走过萧杀的寒冬,才能抵达樱花如雪的春昼。无所谓哪个季节好,哪个季节不好,都是我们必然要经受的。顺时而为,才不至于伤怀。纵然身处寒冬,我们依然要心存春天,面上含笑。大洪山中的人们在冬季不急不躁,因为他们知道,雪化之后,便是桃花红、樱花白、菜花黄……正如唐代诗人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所说的那样:“当待山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雪已经来了,樱花还会远吗?
大洪山诗词赏析
作者简介:吴春和(网名:老禾)1953年生,武汉蔡甸区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武汉市诗词协会会员、蔡甸区诗词楹联协会会员
七律•登大洪山
一入随州山叠山,云流阡陌九连环。眼前峭壁参差出,涧底苍松次第闲。梦幻留情望金顶,风轻送我过雄关。皇皇圣地绕三匝,悟得禅心不愿还。
五律•千年银杏
相伴洪山寺,千年戴冕旒。云中曾接佛,月下再封侯。掠景枝头歇,分泉石上流。历经风雨后,结子在深秋。
唐多令•大洪山人家
峰尽有人家,重山庭外斜。
满庭菇,
楼上兰花。仲夏不知身是客,
品山味,
嚼清茶。美酒映红霞,徐娘披薄纱。
啭啼莺,
妙胜琵琶。来客不曾因酒醉,
只缘是,
恋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