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1月06日
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市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精彩2022  
  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0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4%,外贸出口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专汽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600亿元、增长13.2%,全国市场占有率升至12.8%。  
  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600亿元、增长10%。  
  风机产量超过1.5万台,实现产值70亿元、增长9%。  
  全市接待游客24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亿元。  
  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299.2万千瓦,累计发电量突破260亿千瓦时、连续十年位居全省第一。  
  市场主体企稳向好。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70家。新增市场主体5万户,增长52.9%。“四上”企业达到1560家,创历史新高。新增4家国家级、2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发展气场持续升腾。  
  “高效办成一件事”全省考核排名稳居前三。新增备案进出口企业45家,外贸出口112亿元。农产品出口60亿元,出口额保持全省第一。  
  县域经济争先进位。  
  在全省年度综合考评中,曾都区前进11位,广水市前进7位。三个县市区获批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杨寨镇跻身全国千强镇283位。  

  项目建设量质齐升  
  全市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7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7个,总投资突破千亿元。  
  重点项目提速增效。黄鹤楼酒业搬迁扩能、东风马可迅铝轮、程力电泳涂装等建成投产。华中香菇智慧交易城成功投用。大数据产业园交付使用。犇星新能源材料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5个、合同金额1220亿元,分别增长78.6%、108.5%。  
  立项争资再创新高。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综合体、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处理厂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加快建设。  
  “创文创卫”工作走深走实。新创建“红色物业”示范小区100个,建成“红色驿站”383个,新增停车泊位3451个。五眼桥、鹿鹤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基本完成,主城区活禽交易全面禁止。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新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4个、示范村整治村160个,广水市大布村、随县紫金山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乡村振兴迸发动力活力。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79家。乡村合作公司发展到640家。全市359个负债50万元以下村实现债务清零。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  
  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562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320户,新增婴幼儿托位47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3240个。  
  累计消除有致贫返贫风险的监测对象2410户6099人。  
  市县镇村四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守牢流域安全底线。府澴河流域系统治理一期顺利开工。徐家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12个省级水利补短板项目全面开工。  
  守牢生态和粮食安全底线。优良天数比例86%、居全省第4位。建设高标准农田20.1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45.8万吨。  
  守牢经济安全底线。  
  守牢社会稳定底线。  

  政府效能明显提高  
  定期开展“提能力、转作风、优环境”活动。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设政务服务总客服”入围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项目。高质高效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51件、政协建议案提案169件。  

  2023,,这样干  
  致力工业强市,开创产业优化升级新局面  

  加快专汽产业转型发展。做强汽车全产业链,力争专汽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超过650亿元。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650亿元。做大做强现代能源产业。打造“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努力建设全省重要的能源大市。  
  促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力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以上。  

  致力扩大内需,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抓实项目储备,谋划可实施项目总投资2500亿元以上。    

  促进消费恢复提振。积极开展工业品下乡活动,积极拓宽优质农产品进城渠道,精心培育消费新热点、打造新场景。  
  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探索推进产城旅、农文旅、康养旅深度融合发展,优化精品旅游线路。  

  致力提神增韵,绣出花园城市新风采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积极构建花园城市规划体系,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启动实施花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全年投入125亿元、新开工项目124个。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统筹推进九大片区改造,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力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获得申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传承创新地域文化。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力度,加快4处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建设。  

  致力振兴乡村,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画卷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5.5万亩。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加大产业和就业帮扶力度,增强脱贫村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做大做强五大优势农业产业链。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6个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实现“五线合一”。  

  致力改革创新,点燃城乡融合发展新引擎

 
  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实施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10项重大改革项目。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共建“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鄂西北香菇产业集群,与武汉市共同申报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总数突破450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盯全省第一方阵,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力争更多县级项目进入省规划,争取更多产业引导基金、专项资金、债券额度。  

  致力绿色发展,塑造鄂北生态屏障新面貌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化规划引领和底线管控,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致力改善民生,绘就幸福美好生活新图景

 
  积极促进居民就业增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落细稳就业各项举措,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推进技能高考,稳步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分级诊疗体系。  

  致力共同缔造,构建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工作,加强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随州。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治。  
  创新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拓宽政府与群众沟通渠道,搭建完善城乡“逢四会”、社区“家常点”、村组“场院会”等共商平台。  

  2023年政府工作  
  总体要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加快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扎实做好打造花园城市、壮大特色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筑牢鄂北生态屏障和健全城乡治理体系“五篇文章”,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随州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  
  外贸出口增长10%;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粮食产量达到146万吨;  
  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记“三个务必”,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为答好高质量发展考卷提供有力保障。  
  忠诚履职、实心实政。  
  依法履职、善作善成。  
  担当履职、敢闯敢为。  
  廉洁履职、严管严治。  

  民生工程项目  
  ●完成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工程一期;  
  ●启动建设随城山森林公园项目,新建城市绿道30公里、口袋公园10个;  
  ●确保城东文帝学校建成投用,全市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6000个;  
  ●基本建成随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改造主城区供水排水燃气管网178公里;  
  ●完成徐家河环库公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实施危桥改造100座;  
  ●建设“零工驿站”50家、“暖心驿站”30家,推动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  
  ●新建充电桩1000个;  
  ●打造5个完整社区样板,带动全市社区提升服务功能,让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