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1月31日
建好“国字号”检测平台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推进国家专汽质检中心建设纪实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通讯员 雷福寿 唐静宁
  消防车、道路清扫车、高压清洗车、高空作业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饲料运输车……一台台功能完备、品种多样的专用汽车产品从这里驶出,奔跑在全国、全球的道路上,奏响着随州专汽产业发展的凯歌。
  随州是“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拥有30公里的专汽长廊,是全国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区域集中度高的城市。2022年,随州专汽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600亿元、增长13.2%,全国市场占有率升至12.8%,随州专汽产业成长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推动专汽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各方面要素支撑。其中,专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对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国家专用汽车车载装置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专汽质检中心”)等监督检验和研发平台建设,为随州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应时应需
  建设“国字号”检验检测平台
  专用汽车是随州的产业名片。全国每十辆专汽,就有一辆“随州造”。
  实施建设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项目,有助于推动实现专用汽车法规检测本地化、应急装备研发测试全过程服务,有利于降低专汽企业成本,集聚全国应急领域研究资源,是加快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
  由于缺乏专业、高水平的检验检测平台,一段时间内,我市专用汽车专用零部件的一些重要技术指标和功能性能,需要送外地检验检测。这与“中国专汽之都”形象地位严重不符,也制约了专汽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补短板,强弱项,我市积极推进建设随州自己的“国字号”专汽检验中心。
  经过不懈努力和争取,2016年5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复,在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基础上,按B级国家质检中心标准,筹建国家专用汽车车载装置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用地100亩,建设3栋综合检测大楼和3个检测车间,配置检验检测设备400余台套。2019年9月完成房屋建设,10月正式搬迁入驻。
  项目实施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现场调研,指导推进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院、省市场监管局等上级部门的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潍澄、傅正义等专家专程来随指导项目建设,并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支持,解决了一系列实际困难。
  2021年5月,国家专汽质检中心通过第一批国家认监委资质认定,获得我市首张“国字号”检验资质证书。2022年9月,湖北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评审组来随,对国家专汽质检中心进行省级预验收。
  目前,国家专汽质检中心已建成环境安全、材质分析、电气、金相分析、力学性能、专用性能等六大实验室,拥有德国海克斯康双水平臂三坐标测量仪、斯派克火花直读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专用汽车水力测试系统、液压测试系统等各类高精尖检测设备700余台套,可同时容纳50台整车进行检验检测,日检验检测能力达到20辆,具备70类产品1315项检测项目(参数)的检验能力资格。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随州人自己的“国字号”检验检测平台——国家专汽质检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市专汽产品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了随州专汽品牌行业和市场影响力,减少企业过去送外地等待时间,为我市专汽企业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一半以上,减少各种检测成本1.2亿元。
  我市以顺利通过国家评审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科研团队,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当好服务专汽行业发展的“店小二”,助推随州专汽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担当作为
  放大平台功能效应提升软实力
  近段时间,在国家专汽质检中心整车实验室,技术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冷藏车车辆重心试验。这是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为了验证新开发的冷藏车,与质检所技术人员联合开展的相关技术参数测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市质检所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检深度融合,立足本职,结合检验检测特点,扎实做好科技成果向市场化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服务,着力聚焦“企业需要什么”“检验检测怎么做”“产学研检怎么做”等市场需求,以“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专汽产业质量发展,紧扣专汽产业实际和存在的技术难题,谋划更多产学研合作项目,发挥检验检测技术优势,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作为国家级专汽质检平台,该所不断加强专业技术研究,提高自身实力,服务专汽行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推动专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打造成符合专汽行业发展的科学研究产学研基地和产品技术人才培养摇篮。
  国家专汽质检中心根据随州专汽产业发展和自身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引进汽车工业领域知名专家——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邓亚东等为中心学术带头人。中心现有人员30人,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4人,本科以上学历23人,高级工程师11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比达63%,从事机械专业领域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23人,占比达76%。
  每年选派技术人员参加各类技术交流和标准宣贯会议;组织随州专汽企业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开展专汽技术研讨;积极参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交流;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重庆国检中心、襄阳国检中心等开展技术交流,不断提升队伍软实力。
  持续强化科研能力建设。国家专汽质检中心主持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技术保障项目3项,参与湖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申请了湖北省应急产业中试基地。开展了面向安全工程的专汽零部件检验检测信息关系模式智能网联系统研究。发表论文11篇,获得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参与国家标准1个,行业标准制修订1个,地方标准1个,主持制定团体标准9项。起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汽车及零部件监督抽查细则等11项。
  放大“国字号”平台功能效应。建成以来,国家专汽质检中心充分发挥中心设备、人才资源等优势,与企业建立紧密型协作关系,提供检验检测、标准创新、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服务,促进提升我市专用汽车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缩短新产品开发试验周期,持续为我市专汽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目前,中心已协助江南、楚胜等企业开发高空喷射消防车、水罐消防车等多种型号产品,其中单台车最高产值近百万元。
  市质检所负责人介绍,国家专汽质检中心瞄准建设国内一流的专用汽车产品检验检测、科学研究基地和产品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承担专用汽车产品的型式试验、新产品鉴定检验,专业委托检验及国家、省、市的监督、抽查和检验,为专用汽车产品及关键部件质量监控和安全评价提供可靠数据,为进一步擦亮“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名片、提升随州在“汉孝随襄十”汽车产业走廊的重要地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系统发力
  助推产业发展驶入高质量“新赛道”
  为壮大检测能力,市政府在曾都区万店镇泉水寺村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已初具雏形,预计今年下半年一期可交付使用。该检测研发基地项目以专用汽车及应急装备检测研发业务为核心,打造集综合试验、科学研发、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检测研发基地。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补齐随州缺少本地化的检测试验场地及研发配套设施短板,打造成为随州专汽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关联产业的孵化器,持续推进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汇聚优质产业资源、发展壮大关联产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和“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发展机遇,相继建设了湖北省专汽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随州工业研究院、湖北省专汽质检中心、国家专汽质检中心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研发创新和检验检测平台。
  各研发创新平台和检验检测平台发挥所长,加快研发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服务好随州专汽支柱产业,帮助企业做专做精,真正成为随州动力源,把检验检测、科研开发优势在随州体现,为随州专汽产业新能化、智能化、装备化、场景化转型赋能,进一步巩固专汽产业优势,擦亮“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金字招牌,提升随州应急产业品牌影响力。
  国家专汽质检中心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襄十随神”城市圈汽车走廊战略布局,强化品牌培育,打造国家中心“神农”检测服务品牌。业务范围立足随州,辐射全国,包括山东梁山、湖南长沙、安徽芜湖、山西大同、河南驻马店以及湖北省各地市。与湖北省专汽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随州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联合开展专汽新技术测试,强强联合开展专汽新技术的相关技术参数测试,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影响力和权威性不断提升。
  2022年,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参与的2022年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计划中“铝合金化学成分Si、Fe、Cu、Mg、Mn分析”“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试验”“金属洛氏硬度测试”“金属布氏硬度测试”四个项目均一次性通过比对,并获得能力验证“满意”结果证书;随州市质检所入库2022年度湖北省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名单,该所申报的《专用汽车轻量化关键技术检测应用研究》获得2022年度省局技术保障和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计划。
  市质检所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国家专汽质检中心的龙头作用,不断提升检验检测、科研项目研究、专业技术培训和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功能,以中心为平台,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科研团队,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当好服务专汽行业发展的“店小二”,共同助推随州专汽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