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5月08日
踔厉奋进写精彩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刘虹
干净整洁的办公场所,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详尽规范的办事指南,干练高效的办事风格……这是记者对随县淮河财政所的第一印象。
2022年,淮河财政所在随县财政局和淮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充分发挥基层财政生财、聚财、理财积极性和创造性,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主力军、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账房先生”,为淮河镇高质量发展贡献出财政力量。
夯实党建固根基
谋发展必先抓党建。淮河财政所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通过“以学促建,以建促学”,坚定全员党性信念。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支部通过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和专项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利用党史学习教育,铸牢全体干部职工理想信念,锤炼全体干部职工党性修养,不断以先进政治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职工,用先进政治思想引领发展方向。
为压实党建责任,该所完善党建目标考核、制定党建工作台账、修订党建学习制度,通过制度保障发挥支部政治思想的堡垒作用。同时,与班子成员签订“一岗双责”“党风廉政”责任书,落实支部书记、主任“谈话谈心”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定期开展党建工作和政治理论学习检查考核,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和党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2022年,所党支部培养发展对象2名,1人已转正为正式党员。
为打造“为民、规范、高效”精品财政,该所自始至终秉承“为民、务实、清廉”行政理念,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推手,不断狠抓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以此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班子成员在动员会上公开承诺、签订党风廉政承诺书、落实廉政建设责任主体,扎实推进作风建设。根据财政各层面制度要求,明确岗位责任、完善监督考核,着力提高资金管理、安全监督、内部控制能力。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洪山镇张体学纪念馆教育基地,重走“张体学之路”,感受他勤政、廉政、亲民、爱民、为民的伟大精神。
文明创建树形象
在淮河财政所,文明创建犹如一面旗帜、一声号角始终贯穿于工作始末,以长效机制浇灌文明之花,以风清气正铸就文明之魂,以文化建设引领文明之风。
淮河财政所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及时调整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书记主任亲自抓、班子成员配合抓、专职人员具体抓联动机制。强化责任机制、投诉机制、督查机制,使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有效地将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建设和谐机关文化。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引导工作;坚持开展职工读书班、参观学习活动,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和综合治理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整治、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消防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风清气正,是衡量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尺码。
淮河财政所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理念,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助学扶困等活动。经常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和留守儿童,将党的关怀和组织的关爱送到特殊群体手中。
打造文化宣传阵地,建立创建宣传长廊。成立文化宣传专班,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宣传方案,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思想道德建设等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服务水平。将2018-2021年各类档案资料进行清理、分类、归档,建立了规范、标准符合档案达标要求的档案室、柜,共整理文书档案24盒、专业档案12盒、会计档案219盒、实物档案12块、数字档案4块、音像档案24张,顺利完成省一级达标验收。
完善机关硬件建设,优化生活工作环境。该所职工食堂年久失修,为进一步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将食堂及餐厅梁柱、砌墙、墙面粉刷、门窗等进行改造,并对院内两侧空地改建和配置桌椅、空调、净水设备,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发挥职能助振兴
河流田野、乡间小道、缕缕炊烟……近日,记者走进淮河镇龙泉村,仿佛来到世外桃源。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成景致。
2022年,淮河财政所秉承“均衡、共享”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整合财政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6000多万元,投入到淮河乡村振兴行动之中。
来到龙凤店村,古朴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村道两旁的风景树木挺拔俊秀,徽派建筑民居灵动不失典雅……整个村子充满浓郁的自然田园景色。
近年来,在财政奖补资金的拉动下,淮河镇扩宽硬乡村道路35公里,整修塘堰152口,安装太阳能路灯700余盏,新建公厕16座,改造户厕5512个,新建文化广场23个,栽植景观树木25万株,建设景观点32处。
村级债务犹如一座“冰山”,一度让村级“债台高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淮河财政所积极投身“三清两建一提升”专项行动之中,指导全镇14个村清理资产资源、盘清集体家底,清理债权、偿还债务,清理问题合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全镇清理登记资源4771宗,面积199700亩,清理合同853个,清收债权314..63万元,化解村级债务2050.12万元,化解进度99.04%,11个村债务实现清零。全镇14个村成立了乡村合作公司,镇级合作公司已正式挂牌运行,人居环境整治正在加快推进。
推进财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该所通过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完善招投标手续,规范财政奖补资金使用,积极化解村级债务来帮助乡村“真发展、真美丽”。为保障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由书记、主任带队,“三资”办公室开展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专题培训班,对农村“三资”开展专项财务检查。严格执行政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大额开支公开公示,民主决策。
严格规范招投标程序,该所不断加强项目建设招投标资质审核、手续审查等,确保招投标工作合规公正。广泛宣传奖补资金政策,慎重选择群众急需的民生工程项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财政力量。
务实担当惠民生
立足于财、服务于政、惠及于民。作为民生服务窗口,淮河财政所牢固树立“为国积财,为民理财”服务宗旨,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按照镇党委和县财政局“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要求,该所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到驻点村进村入户,了解民情。通过走访了解到,村级公厕破损严重、卫家大堰灌溉水渠年久失修、蔡冲通组路10米悬空、六组渠道涵管破损等问题。该所经过与村“两委”、相关包保单位磋商,共筹集资金15万元,对公厕、河堰、渠道涵管、通组路、拦河坝等进行了修复,受到村民好评。
切实做好“一卡通”突出问题治理。围绕惠民惠农领域政策落实情况,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组织专管员进村入户,深入调查,开展补贴资金“一卡通”享受补贴对象基础信息的填报和比对工作,共摸排“一卡通”专项治理涉及资金类别13项,摸排“一卡通”总量5614张,涉及补贴资金3697.41元。经核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无违规违纪现象。
不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举办多期由村会计参加的“三资”管理培训班,对村级财务及“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流程以及村级债务化解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为切入点,对资金管理要求、工程建设项目、“两议两公开”等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培训,为实现村级财务及“三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做实做细惠农政策宣传及补贴发放。制作宣传册480册、宣传品4800份,制作固定宣传栏14个,刷写宣传标语28条,制作横幅14条,出动宣传车30台/次,将惠农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核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户数5113户,确权确地实测面积30499.26亩,申报补贴面积26455.85亩;发放实际种粮农民补贴1241户,通过“一卡通”发放补贴金额52.92万元。
情系发展,心连民生。淮河财政人心头牢记的是使命,肩上扛起的是责任。站在新的起点,他们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以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再续精彩的雄心壮志,奋力谱写淮河财政工作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