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09日
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让蓝图变成现实,离不开详尽可行的规划,更离不开踏踏实实的工作!
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期文物工作方针,持续推进落实《“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相关任务,以文物保护为基础,以挖掘文物价值内涵、提升展示利用水平、完善文物管理体系为重点,结合实际拟定了2023年至2025年的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计划,以全面提升擂鼓墩古墓群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弘扬曾随文化,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和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
计划围绕管理工作、考古研究、工程项目、宣传推广来践行,力争2025年达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标准,实现挂牌目标。
管理工作方面,提出成立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创建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仪式暨专家咨询会、培养专业管理人员、建立公园管理制度体系、相关征地搬迁事宜、推进保护规划修编实施等。
考古研究方面,开展曾侯乙墓及其陪葬坑、车马坑的考古勘探及发掘,开展团坡墓地和吴家塆墓地考古工作,配合墓地保护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在擂鼓墩古墓群保护范围及建筑控制地带周边,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古勘探和试掘工作,同时加强研究成果转化。
工程项目方面,包括团坡墓地M2保护展示工程、团坡墓地环境整治工程、吴家塆墓地保护展示工程、擂鼓墩古墓群安防工程二期、曾侯乙墓展示馆改造提升工程、考古研究中心改造工程、部队遗留建筑改造利用、村庄遗留建筑改造利用等,将按照保护规划和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内容,做好项目管理和资金筹措工作,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公园配套建设。
宣传推广方面,将开展学术研讨会、创办品牌文化活动、编钟展演和花鼓戏共创共建、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数字化文创、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等,让文物、文化“火起来”。
目前,曾侯乙墓遗址所在的核心区域的相关人员已搬离,正在进行资产评估工作;曾侯乙墓遗址展示馆初步方案已完成,设计用地2.25公顷,总建筑面积6500平米,计划投资8000万元;完成并上报团坡墓地环境整治计划书,同时上报擂鼓墩二号墓展示工程,擂鼓墩、蔡家包、王家包大冢的环境整治工程,争取国家文物局今年立项;完成《擂鼓墩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擂鼓墩古墓群考古工作计划》,已提交到省文旅厅;正在实施曾侯乙墓椁室保护修缮工程,安防(二期)工程方案已审核通过。
据悉,曾侯乙墓椁室保护修缮工程的中标单位是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该中心是国家文物局“出土木漆器保护重点科研基地”,致力于出土竹木漆器、竹木简牍等文物及出土遗址的科研保护研究,预计用五年时间完成曾侯乙墓出土椁木修复及墓坑防渗防潮等工程,且将调配过硬的技术力量投入到修复工作中,将2400年前的椁木“化腐朽为神奇”,力争早日修缮完工后还原墓坑,对外陈列展示。
在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和创建同时,我市在公园周边引进青铜古镇、随州国际乐器交易城、“曾侯邑”文旅小镇等文化产业项目,打造综合性的文创产业聚集区,确保文物保护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当计划一步步推进、蓝图一步步实现,曾随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明确,擂鼓墩古墓群的价值内涵将得到充分展示,文物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有力的利用,周边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城市更新行动将进一步加速,更能够助力随州创建曾随文化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和曾随文化地标、为申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