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22日
加快人才集聚 助力高质量发展

邱拥军


  7月初,笔者参加了曾都区委组织部组织的人才工作者暨人才专员在南京大学进行的专题培训,开阔了视野,激发了热情,认清了差距,启发了思路,现就南京之行的所学、所思、所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南京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
  通过专家授课和现场教学,南京人才工作给笔者的直观感觉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机制。以“人才强省”为主线,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出台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实施产业链人才托举专项行动、人才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人才松绑改革攻坚专项行动、博士后青年人才科技腾飞专项行动、省部共建“技能江苏”专项行动、人才服务品质优化行动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具有超强竞争力。
  二是有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南京高校众多,可以深挖高校院所的科研“富矿”,有人才赖以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土壤,对人才引进具有吸附作用,不仅可以留住当地高校学生,还能吸引国内国际人才,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三是有影响力的人才发展平台。南京有众多的可以聚集人才的特色产业园区,高端产业、国防科技、人工智能等成为承载人才发展的载体平台,可以藏才于企、藏技于企,对人才引进有牵引作用,吸引海内外英才荟萃。
   曾都区人才工作的 优势和不足
  梳理曾都区人才工作,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有求贤若渴的姿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每年组织人才工作学习、考察、培训,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人才工作队伍。同时,陆续出台了相关人才引进政策,采取一系列人才招引举措,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二是有人才培养的基础。曾都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惟楚有才”,我们每年向大专院校输送的大量人才就是我们人才引进的潜力军。专用汽车之都、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历史文化名城、编钟古乐之乡……这些名片既是我们的金字招牌,也是我们招引人才的先天优势,丰厚的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适宜的气候特点、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特色产业,给我们招才引智带来无限可能。三是有持续发展的空间。由于成立时间较晚,人才工作起步也相对较晚。我们尚处在人才紧缺状态,不存在人才堆积的现象,人才一旦进入就会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重用。相对于发达地区,人才本身的竞争压力更小、发展空间更大。
  相对于发达地区,我们尚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制约人才引进的力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对于发达地区,我们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开出的招引人才的物质条件等方面自然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提并论,其诱惑力也会打折扣。
  二是配套设施相对欠缺,制约人才引进的速度。我们虽然提供了人才公寓等一些基本保障,但业余文化生活、交友婚恋、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大中城市比较还存在差距,人才的生活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是高端产业相对匮乏,制约人才引进的高度。“栽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曾都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高新技术产业,能与高端人才对接高端产业的面窄量小,导致人才无处生根。
  四是高等教育相对稀缺,制约人才引进的深度。随州只有职业技术学院和几所职业中专,在“校企共建”、产品研发、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培养等方面成为痛点。
   推进人才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结合本地实际,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笔者认为下一步人才工作应做好“自主育才,常态引才,环境吸才,产业招才,真心惜才,考核激才”。
  自主育才。立足本地人才现状,组织人才学习培训,采取聘请外地专家学者来教学、派员外出委托异地培养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鼓励本地人才技术研发,打造自己的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争取上级支持开办大专院校,搞好“校企对接”,培养适用人才。
  常态引才。建议设置人才引进常设专职机构,广泛征询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建立经常更新的人才需求库,列出清单在各种媒体上公布人才需要的类别、数量、待遇等内容,广发“英雄帖”。通过外地乡贤在各地召开人才引进推介会,在大专院校召开招聘会,利用家乡情结,打好感情牌,招引“金凤归巢”。
  环境吸才。加大人才招引环境改善力度,配备科研设施,提高人才待遇,改善居住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优化教育资源,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引进人才有归属感、受惠感、安全感,用优越的环境“强磁场”吸引人才聚集。
  产业招才。围绕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量子信息、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大力发展高新产业,让招引的人才有用武之地,可以找到个人愿望与职场需求的契合点,符合人才职业发展规划,能够更好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以产招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真心惜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人才引进后,要兑现承诺,搞好后期服务,使其安心工作,同时还可以发挥“蝴蝶效应”,让口口相传的口碑达到“以才招才”效果。与人才资源充沛地区建立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资格互认、服务互补、市场共管、利益共赢。
  考核激才。建立以激励为目的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人才潜能,发挥应有作用,积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作者系曾都区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