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10日
视老人为父母 替儿女尽孝心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李俊丽
近日,广水市十里街道双塘村老人邱家英的家属给广水市阳光福利院送来一面锦旗,上书“精心护理、为人楷模”四个大字,感谢以李卫为主的护理员对老人的精心护理。
李卫是广水市阳光福利院养老护理员。她十一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护理一线,把福利院当作自己的家,把入住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11年间,她护理超过300位老人,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获得了老人及其家属的认可和好评。她凭借突出的工作能力,连续10年获评福利院“优秀员工”。
待老人如亲人,更胜似儿女
李卫是老人们口中的“好闺女”“开心果”。
入院代养的熊奶奶,是李卫进入福利院护理的第一位老人。老人有洁癖,每天早晚都要剪指甲、洗澡,如果李卫临时有事抽不出身,她就又哭又闹,也不配合其他护理员的工作。开始,李卫也不理解熊奶奶的行为,但相处久了,她渐渐理解了老人的难处。李卫说,老人是害怕孤独和寂寞,需要陪伴。她还说,老人就是“老小孩”,有些老人会有小脾气,这时不要与她(他)争吵,可以先向她(他)示弱道歉,之后再跟她(他)讲道理,老人都会通情达理。李卫认为,只要把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对待,没有什么委屈不能受,也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曾奶奶是刚去世的一位老人,她胃癌发展到晚期,咀嚼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进食极度困难,经常一顿饭要吃一个多小时。每次喂饭的中途,还要把饭热一热,再一口一口喂给老人吃。曾奶奶入院时已是80多岁高龄,生活难以自理,平时翻身都是问题,送到福利院时,身上满是压疮。李卫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给曾奶奶洗澡,还让人从外面带药给老人洗、抹,最后不仅压疮没有了,整个人也变得干干净净更有精气神了。曾奶奶去世后,其子女多次向李卫表示感谢,说“我们儿女不能做的你能做,我们儿女能做的你做得更好”。
凭专业做事,树立行业标杆
护理老人,尤其是失智失能老人,需要耐心,更需要专业素养。
患有老年痴呆的杨爷爷是李卫正在护理的一位老人。由于老年痴呆这一病症的特殊性,杨爷爷的心情时好时坏。好时他是和蔼可亲的邻家老人,坏时他就大哭大闹,对照料他的护理员是又打又掐。李卫迎难而上,她阅读关于老年护理的书籍,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了解老年痴呆病人应如何护理,在他们情绪发生变化时如何应对。渐渐地,她对老年痴呆病的护理有了独到的办法。
李卫的工作得到了老人和家属的认可,许多家属送她礼物表达谢意,都被她婉言谢绝。她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只要老人能安心快乐地度过晚年,比什么都好。”
以院为家,舍小家为大家
李卫以院为家,无私奉献。本来福利院每月有4天休假,但她每月只休息2天。她利用休息时间,带着新来的员工学习护理知识,手把手地教他们技能。下班了,有时走到半途,只要同事打来电话,她马上折返回来,帮助同事处理急难事情。得到护理的老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长年呆在院里,李卫的家人也曾有过抱怨,但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家人的理解、老人与其家属的认可和喜爱、领导以及同事的帮助和赞许、自身的坚守都是支持李卫在养老护理行业继续坚守前进的动力。
最难是坚持,最美是奉献。李卫在平凡至极的岗位上,用时间诠释着信念,用平凡见证着感动,用爱心为老人们描绘最美夕阳红。她表示,会把“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尽全力去守护他们。
近日,广水市十里街道双塘村老人邱家英的家属给广水市阳光福利院送来一面锦旗,上书“精心护理、为人楷模”四个大字,感谢以李卫为主的护理员对老人的精心护理。
李卫是广水市阳光福利院养老护理员。她十一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护理一线,把福利院当作自己的家,把入住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11年间,她护理超过300位老人,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获得了老人及其家属的认可和好评。她凭借突出的工作能力,连续10年获评福利院“优秀员工”。
待老人如亲人,更胜似儿女
李卫是老人们口中的“好闺女”“开心果”。
入院代养的熊奶奶,是李卫进入福利院护理的第一位老人。老人有洁癖,每天早晚都要剪指甲、洗澡,如果李卫临时有事抽不出身,她就又哭又闹,也不配合其他护理员的工作。开始,李卫也不理解熊奶奶的行为,但相处久了,她渐渐理解了老人的难处。李卫说,老人是害怕孤独和寂寞,需要陪伴。她还说,老人就是“老小孩”,有些老人会有小脾气,这时不要与她(他)争吵,可以先向她(他)示弱道歉,之后再跟她(他)讲道理,老人都会通情达理。李卫认为,只要把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对待,没有什么委屈不能受,也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曾奶奶是刚去世的一位老人,她胃癌发展到晚期,咀嚼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进食极度困难,经常一顿饭要吃一个多小时。每次喂饭的中途,还要把饭热一热,再一口一口喂给老人吃。曾奶奶入院时已是80多岁高龄,生活难以自理,平时翻身都是问题,送到福利院时,身上满是压疮。李卫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给曾奶奶洗澡,还让人从外面带药给老人洗、抹,最后不仅压疮没有了,整个人也变得干干净净更有精气神了。曾奶奶去世后,其子女多次向李卫表示感谢,说“我们儿女不能做的你能做,我们儿女能做的你做得更好”。
凭专业做事,树立行业标杆
护理老人,尤其是失智失能老人,需要耐心,更需要专业素养。
患有老年痴呆的杨爷爷是李卫正在护理的一位老人。由于老年痴呆这一病症的特殊性,杨爷爷的心情时好时坏。好时他是和蔼可亲的邻家老人,坏时他就大哭大闹,对照料他的护理员是又打又掐。李卫迎难而上,她阅读关于老年护理的书籍,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活动,了解老年痴呆病人应如何护理,在他们情绪发生变化时如何应对。渐渐地,她对老年痴呆病的护理有了独到的办法。
李卫的工作得到了老人和家属的认可,许多家属送她礼物表达谢意,都被她婉言谢绝。她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只要老人能安心快乐地度过晚年,比什么都好。”
以院为家,舍小家为大家
李卫以院为家,无私奉献。本来福利院每月有4天休假,但她每月只休息2天。她利用休息时间,带着新来的员工学习护理知识,手把手地教他们技能。下班了,有时走到半途,只要同事打来电话,她马上折返回来,帮助同事处理急难事情。得到护理的老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长年呆在院里,李卫的家人也曾有过抱怨,但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家人的理解、老人与其家属的认可和喜爱、领导以及同事的帮助和赞许、自身的坚守都是支持李卫在养老护理行业继续坚守前进的动力。
最难是坚持,最美是奉献。李卫在平凡至极的岗位上,用时间诠释着信念,用平凡见证着感动,用爱心为老人们描绘最美夕阳红。她表示,会把“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尽全力去守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