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31日
企业得发展 员工得实惠 社会得和谐
——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闻梓冰 孔东林
  近日,市民马先生将一面写着“公正裁决,情暖民心”字样的锦旗送到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感谢仲裁员们秉公办案、暖心服务、为民解忧。
  一直以来,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出发点,以提升办案质量效能为抓手,践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总基调,坚持“和谐调解、阳光仲裁”总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线,持续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建设,依法、公正、高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加快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来,全市两级仲裁机构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和案件1167件,案外调解成功的有893件,受理和上年度结转的案件共计275件,已结案275件,其中调解176件,裁决99件,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94.2%。
    强强联手 化解纠纷“一站式” 
  “本以为这件事要拖很久,没想到在‘人社+工会’工作室,不用开庭就迅速解决了。”何女士因被公司辞退到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咨询并申请劳动仲裁,调解员及时开展调解工作,与用人单位详细地释法明理和耐心地沟通调解,争议双方最终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一起劳动纠纷争议案快速妥善化解。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加强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不断完善“全流程”劳动人事争议服务机制,实现了咨询、调解、仲裁“一站式”办理,有力地推动了调解仲裁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劳动纠纷一站式受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成立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内设调解仲裁立案、劳动监察投诉、工会调解工作室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功能板块,服务窗口由业务骨干专职负责接待和受理,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现场进行调解,现场调解不成的,再转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等法定程序,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部门联动一条龙服务。按照“综合协调、部门参与,协同化解”的原则,建立多方联动调处、联合会商化解机制,对内加强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政策法规等相关科室的互联互通,畅通人社部门内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加强劳动矛盾领域的动态监测和风险防控,联合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对外强化与法院、司法、工会、法律援助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发挥协同优势,妥善处理争议矛盾,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做到让当事人少跑路,让各种争议案件更加灵活、快捷地处理。
  快速办理一次性解决。实行容缺受理制度,对证据材料不齐的问题线索实行容缺受理,向当事人发放《劳动保障维权告知书》,给予当事人一定时间补齐和收集证据材料。在依法依规前提下,以要素式裁决书为主,缩短文书审批时间,简化送达制度,提高案件办结效率。建立预约开庭制度,允许当事人合意,更加弹性灵活地安排庭审时间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提高仲裁场所利用率和实际开庭率。
  “一站式”多元联调处置机制开启了劳动纠纷多元解纷直通车,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及时、高效、便捷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化解在源头,切实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优化了营商环境。
   速调快裁 跑出仲裁“加速度” 
  近日,随州市市级和下辖县市区完成挂牌成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至此随州市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实现全覆盖,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专项行动实现开门红。
  “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的成立,是随州市两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积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工作方法,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找准改革切入点,紧紧围绕“速”字创新实践,探索建立劳动关系领域矛盾纠纷治理新机制,形成“调解为主、速裁支撑、齐抓共管”的快调速裁新模式。
  争议案件速立。为推进劳动争议速裁服务模式,对于明显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仲裁申请,当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为当事人指明行权途径。对于属于管辖范围且材料初审合格的劳动争议案件,除疑难案件外一律实行简易程序,收件当日内即作出受理决定,三日内一次性送达受理和开庭通知等仲裁文书,让当事人少跑路。
  受理案件速调。对于能够调解的案件收件即开始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着力推行“基层调、案前调、庭前调、庭后调”四位一体的调解机制和“望闻问切”四步调解法,即看准形势营造良好调解氛围、倾听心声疏导消除对立情绪、摸清当事人需求点和困惑点、法理情对症下药确定调解方案,高效调解处理纠纷推进速调工作开展。
  要素办案速裁。为提高结案效率,简易案件均采用要素式办案模式,庭审中达成调解协议,当庭制作仲裁调解书或仲裁决定书并现场送达,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迅速裁决结案,为推进快裁,仲裁员对开庭审理过程中双方无调解意愿的劳动争议案件庭后立即合议,有调解意愿的积极当庭调解,开庭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合议并形成裁决书初稿,经审批后两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通知当事人领取,同时尽量采取方便当事人的方式(直接送达、电话、短信、邮件等)送达相关仲裁法律文书。
  自推行速调快裁服务模式以来,有10起案件当天立案,次日结案;有14起案件5天内结案;28起案件10天内结案,10多起案件15天结案,相较于仲裁45-60天的法定结案周期,缩短了78%的结案周期时长,办案质效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其中,随州市仲裁速裁助力农民工工资维权快车道的经验模式获省级推广。
   示范引领 擦亮调解“金招牌”
  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深入落实新时代“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工作方针,把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作为统筹稳市场主体与保劳动权益的重要举措,一手抓培育选树,一手抓典型引领,以点带面、以点带链,充分发挥金牌调解组织“金牌效应”,全面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提升预防调解工作效能,全力打造预防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随州样板”。
  加强指导,营造浓厚氛围。结合实际制定打造金牌调解组织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推进计划和保障措施,加强调度分析,统筹兼顾培育选树与总结推广,着重加强调解组织制度机制、专业程度、服务能力、基础保障建设,全过程发挥示范引领倍增效应,实现“打造一个,带动一域”的目标。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县市区—镇办—社区—用人单位的四级调解组织全覆盖,规模以上企业也基本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组建率和规范化率均达到100%的前提下,积极推进金牌调解组织选树和培育工作。
  优中选优,确保推荐质量。制定印发了《随州市打造2023年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层级推荐,由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进行评定,评选出十家随州市金牌调解组织,从中择优推荐到省厅参选全省金牌调解组织。
  精准对接,点单服务企业。全市两级仲裁机构将“优化营商环境”“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下基层实践活动”与“仲裁员服务企业”活动有效融合,对接企业精准一对一服务。解答剖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纠正企业用工不规范行为,指导企业合规制定管理制度。推进企业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增强企业劳动争议防范意识,提升企业自主化解争议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市两级仲裁机构对接企业113家,开展170余次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进一步发挥金牌调解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打造更多制度机制全、专业程度高、服务能力强、基础保障好的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不断强化争议预防调解,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