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9日
曾都一案例入选省“河湖长+检察长”协作典型案例
随州日报讯(通讯员李鑫鑫)近日,省人民检察院、省水利厅召开主题为“‘河湖长+检察长’机制助推流域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发布9件深化“河湖长+检察长”机制助推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案例。其中,曾都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先觉庙水库流域水安全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入选。
先觉庙水库是随州城区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是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近年来,库区水安全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有船舶长期滞留,船体锈蚀及废油液对取水口水质安全造成隐患;非法捕捞、非法采砂、倾倒渣土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库区各类污染源管控不力,严重威胁城区居民饮用水安全。曾都区人民检察院在对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进行摸排时发现涉案线索,组织专班开展专题调研,系统摸排研判案件线索,联合区河湖长制办公室召开三次联席会议,共同督促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共拖离、拆解采砂船舶6艘,清理船舶残油废油7吨,关闭禁养区从事畜禽养殖企业1家,督促整改养殖企业12家,关停邻近库区非法洗砂点4处,清理库区下游河道内拦水坝9处,查处非法捕捞、非法采砂、倾倒渣土等违法行为共21起,推动消除水质安全隐患。本案针对省环保督察反馈的公益损害问题,通过不断强化涉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同联动,共同督促相关部门积极作为,解决河湖环境资源保护问题,实现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资源系统修复、长效治理。
下一步,曾都区检察院将联合区河湖长制办公室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河湖水安全水环境受损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强化涉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同联动,共同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履职尽责,解决河湖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问题,实现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资源系统修复、长效治理。
先觉庙水库是随州城区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是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近年来,库区水安全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有船舶长期滞留,船体锈蚀及废油液对取水口水质安全造成隐患;非法捕捞、非法采砂、倾倒渣土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库区各类污染源管控不力,严重威胁城区居民饮用水安全。曾都区人民检察院在对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进行摸排时发现涉案线索,组织专班开展专题调研,系统摸排研判案件线索,联合区河湖长制办公室召开三次联席会议,共同督促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共拖离、拆解采砂船舶6艘,清理船舶残油废油7吨,关闭禁养区从事畜禽养殖企业1家,督促整改养殖企业12家,关停邻近库区非法洗砂点4处,清理库区下游河道内拦水坝9处,查处非法捕捞、非法采砂、倾倒渣土等违法行为共21起,推动消除水质安全隐患。本案针对省环保督察反馈的公益损害问题,通过不断强化涉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同联动,共同督促相关部门积极作为,解决河湖环境资源保护问题,实现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资源系统修复、长效治理。
下一步,曾都区检察院将联合区河湖长制办公室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河湖水安全水环境受损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强化涉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同联动,共同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履职尽责,解决河湖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问题,实现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资源系统修复、长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