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光海景区
▲三潭瀑布
▲精心打造黄土关文旅精品小镇

▲渔火露营景点

▲中华山森林公园

▲武胜关镇桃源村和美乡村一角

明月湾景点一隅
十里街道观音村花海
月光海景区游客接待中心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程淇 通讯员 喻光沛 熊熙
广水之秋,满目苍翠。绿色之中,这里的每一片山水都涌动着文旅融合发展的无限生机。
顶着“中国民间艺术(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三张国字号文化名片头衔,广水再次引人注目。近年来,该市掀开“文旅融合”大幕,全力融入“神韵随州”建设,“中华山盟·月光海誓”等文旅品牌唱响荆楚、名扬全国。
是什么力量让广水迈上文旅融合发展“快车道”?“我们紧扣文旅融合战略,瞄准‘文旅强市’赛道,创品牌打造文旅新格局,强链条布局文旅新业态,聚合力共塑文旅新形象,推动文旅融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在诗意风景中创造美好生活。”广水市委书记杨光胜一语破题。
登高望远战略谋划“山水图”
以山为骨,以水为魂,赋予了广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独特风光。2647平方公里的版图上,荆楚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一脉相承,中华山、三潭、月光海等景区景点星罗棋布,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和远方交相辉映。
来到位于徐家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月光海景区,秋阳照耀下,一群水鸟惬意翩飞,时而跃然空中,时而掠过水面,映衬着四周树木秋色苍翠,更显悠然静谧。
走进曲水环岛、烟波浩渺的月光海,抬头见星辰的全景泡泡屋、伴山枕水眠的三角小木屋、自然随心游的房车营地等由一条木质栈道串联,沿岸错落点缀、美轮美奂……奇特的山水资源和地形地貌,为广水赋予了“中华山盟、月光海誓”的独有文旅IP品牌。
近年来,广水市锚定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启动编制《广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月光海高质量融合发展规划》,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着力在东部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在南部建设现代农谷核心区,在西部打造月光海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北部创建军民融合发展引领区,在中部兴办产城融合样板区。
高位推进,谋定快动。广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选派市“四大家”领导坐镇挂帅、调度指挥。所涉镇街及相关部门均成立对应专班,积极协调、全力保障,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聚力打造文旅品牌,着力推进文旅出彩,我们坚持战略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厚植特色,做足亮色,渐出成色,推动了广水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广水市市长崔传金表示。
文化润育青山绿水“叠乡愁”
广水,一个独具特色的人文之市、生态之城。历史的余晖播撒在这片广袤丰饶的土地上,勾勒出古老神秘的轮廓,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如今,这片饱含历史底蕴的大地上,正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绽放着全新的光芒。
广水市地处鄂豫两省交界,是我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历史文化符号遍布山水之间,专属文化意蕴融入日常生活,流动的风景附着文化和诗意,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广水自古人文荟萃、翰墨生辉。原为春秋贰国故地,拥有中国民间艺术(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三张国家级文化名片。
广水山有灵、水有趣、景有神——拥有“两山两水三关九十九寨”。中华山古木参天、绿林起伏,森林面积10万多亩,是湖北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这里鸟类多达20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就生活在这里,属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
“两水”之一徐家河又名“月光海”。是我省三大水库及八大旅游度假区之一,108个岛散落在749平方公里水面,素有“百岛骊珠”美称。审慎建设的环海沿线50个景点,将150平方公里水面、300平方公里缓冲带、700平方公里承雨面积打造成绿色宝库和游客乐园。
三潭号称“中华第一青檀园”。这里沉睡万年的达摩始祖山体像惟妙惟肖,达摩天然大足栩栩如生,遗存乾隆皇帝亲笔题写“崧高骏极”石匾。黑龙潭“一景跨两省、两区共一山”,瀑布依次串连,深涧峡谷有“泉水叮咚响”的自然乐章。
詹王是中华五大厨祖之一,是随州“三祖”中的调味食祖,催生出广水悠久醇厚的饮食文化。唐代诗仙李白携妻隐居寿山,写下千古绝唱《静夜思》。吴店是鄂豫皖中央局成立地、桐柏党政军诞生地,拥有红色革命旧址遗址47处,电影《小花》中妹妹原型黄延安至今生活在吴店楼子湾村。
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广水市以全域旅游为方向,在优化布局上做“靓”、在提升品位上做“特”、在旅游项目上做“精”,倾力打造“好山好水看广水”文旅胜地。
高举高打融合发展“加速度”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广水市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日月同辉星满天,全域山水有景点”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从山水大市到全域多彩的生动蜕变。
精品化、特色化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游客直呼“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有带头”,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广水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找准文旅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大力改善旅游景区景点水、电、路等基础条件。月光海·渔火露营、国家储备三产融合、黄土关农文旅小镇等一大批烙刻着广水特色的文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擦亮旅游底色、凸显地域文化、串联美丽风景。广水市围绕文旅产业强链、补链,大力招商引资抓项目,用好稀缺资源,招引头部企业,打造产业高地。
“这里山水相间、水天一色,景色秀丽宜人,实在太美了!”近日从武汉前来旅游的王女士感叹道。“中华山盟、月光海誓”旅游IP声名远播,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共同缔造和美乡村“绘三色”
沃野田畴绘新景,和美乡村入画来。漫步在广水的田间乡野,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满眼的绿意恣情舒展;极目远眺,山峦葱茏秀美、产业红红火火、百姓幸福安康……
近年来,广水市以创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为目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描摹和美乡村底色。该市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四大家”领导干部包线联带、挂图作战,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十蔡牛程线、月光海示范片区、107国道沿线等示范片区和美乡村建设,将和美乡村建设纳入年度乡村振兴绩效考核,不定期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检查督办,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提速提质。
渲染和美乡村本色。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农膜回收率达到9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25%。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活动,10个镇办实现环卫全域市场化,焚烧发电厂累计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近9万吨,该市荣获2022年度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新建110千伏输变电线路19.9千米、35千伏输变电线路14.5千米,新建5G基站58个、4G基站6个,建设村快递综合服务网点218个。农村供水提档升级工程稳步推进,32个村饮水管网延伸工程已完工22个村,该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22%。组织实施十里画廊、107国道沿线示范片区和美乡村项目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广水荣获随州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考评“五连冠”。
点缀和美乡村亮色。着力挖掘彩桃之乡、“三白”蔬菜、“广水四宝”等特色品牌效应。2022年,该市农业总产值达122.36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达195.32亿元。推进“移风易俗、治理陋习”,提升乡风文明水平。目前,该市共打造文明实践示范所18个、创建文明镇(村)295个。发挥乡村合作公司参与基层治理主体作用,该市402个村(社区)完成“一约”制定和“四会”组建。
静态之中有美好,律动之下显张力。如今的广水百业俱兴,风华正茂;勤劳智慧的广水人,正在向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上奋力奔跑。
秀美应山皆风景,诗画广水迎客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