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06日
完善保障体系 守护百姓安居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通讯员 汪冉 陈正清 刘婧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兴邦。住房问题历来都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住有所居是千百年来人们的美好憧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筹集落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支撑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有效解决城镇各类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应保尽保 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户型合理,位置优越,配套齐全。走进随州市城东公租房小区,小区内绿树成荫,环境整洁,设施完善,配套建设了红色驿站、幼儿园、医务室等生活服务设施。这是我市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2007年建立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以来,我市住建、财政等部门积极联动,从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规范保障性住房管理等方面着力,持续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市财政局通过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严格按规定从土地出让金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计提住房保障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市住建局通过集中新建、商住小区配建回购等方式,共建成公共租赁住房6911套、43.54万平方米。随州城区连续举办了九期公租房公开摇号配租活动,让近7000个家庭、近2万人圆了安居梦。
推动老城区集中连片危旧房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区域城市环境面貌。市财政局、住建局统筹使用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齿轮社区、亚通社区和铁树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
围绕降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本,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相关费用减免的通知》,对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一律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对经营服务性收费和中介服务收费按最低收费标准的20%收取,对水、电工程安装费用按总额的75%收取,天然气安装费用按定价的80%收取,有线电视安装费按定价的40%收取。
推进建立租补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2020年10月,市住建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城区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工作的通知》,将住房租赁补贴保障范围从低收入家庭扩大到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并根据不同收入类型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实行分档补贴。2021年12月,两部门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城区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工作的补充通知》,将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标准由7元/㎡/月提高到10元/㎡/月,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由6元/㎡/月提高到7元/㎡/月,新就业职工、稳定就业外来就业人员由4元/㎡/月提高到7元/㎡/月。2022年,市级财政共发放租赁补贴250余万元,惠及住房保障对象884户。
持续扩大城镇住房保障的覆盖面。2022年7月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政策精神,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推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住房困难问题。目前市城区已筹集三期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近千套,分别位于香珠花园小区、云海天地小区和蒋岗小区、帝明世家小区等,位置优越,配套齐全,户型面积段丰富。
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和公租房实物配租,做到了对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随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的应保尽保。
聚焦和谐安居 持续规范公租房小区管理
一处处保障性安居工程,圆了百姓“安居梦”。
市住房保障中心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随州城区共有公租房小区22个,其中集中建设小区8个、配建小区14个,居住人口近2万人。
为破解市住房保障中心人员少、管理难度大问题,为保障对象创造安心、舒心的居住环境,市财政局、市住建局按照财政部、住建部相关部署精神,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引入社会机构参与公租房运营管理。
同时,出台了《随州市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实施方案》、《随州市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规范》和《随州市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公租房小区规范化管理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2020年以来,随州城区先后通过招标确定了4个公租房小区运营管理单位,涉及公租房4568套。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入住和退出管理、租金收取和房屋使用管理、维护修理、档案信息管理、综合事项管理等内容。每半年组织进行一次绩效评价,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公租房运营管理机制。
持续完善公租房小区各项配套设施。市住建局每年制定公租房小区配套设施完善计划和大修计划,市财政局每年专列公租房维修和完善配套设施预算资金200万元。2018年以来,随州城区共增建了公租房小区室外停车位215个,增建、扩建、整修停车棚4个,面积520平方米。在城东公租房小区增建了两处休闲小广场。协调市文旅局为4个公租房小区安装健身设施20套。持续完善公租房小区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等安防设施,小区居民的获得感显著提升、安全感大幅提高、幸福指数大大增加。
扎实开展公租房小区规范管理评价。制定公租房小区规范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市住建、财政部门联合组成考核组,从运营、房屋、设备、安全、环境管理和住户满意度等8个方面对各公租房小区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分,考核结果作为政府购买运营管理服务费支付和运营管理单位是否续聘的依据。
市住房保障中心实行公租房小区管理包保责任制。每个小区明确一名党员干部包保,负责监督运营管理单位和物业公司日常管理服务,协调处理住户投诉和矛盾纠纷。加强住户用电、用气、电动车停放、楼道堆放杂物、阳台花盆摆放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督促各小区建立“54321”快速响应机制,开展“天天敲门十八法”活动,对小区独居和孤寡老人定期上门服务,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
聚焦便民利民 持续改进和优化服务
11月2日上午,在随州市住房保障中心,工作人员打开“智慧住保”信息系统,可做到从公租房申请审核、准入到配租,再到后期动态的全流程管理,对保障对象的婚姻、住房等信息变动情况也可实时动态跟踪,监管过程更加直观、清晰、明了。
为提高公租房保障申请审核工作效率,市财政局拨付资金,支持市住房保障中心建设公租房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市住房保障中心聘请专业档案公司对市本级公租房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录入,按一房一档、一户一档建立健全电子化档案,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国公租房管理信息系统贯标联网工作。
目前,我市新增公租房保障的申请受理初审、复审工作已全部在网上进行。公租房管理系统与市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管理系统、不动产登记系统、公积金管理系统、民政婚姻登记系统、低保管理系统连接,在准入审核和清查退出管理时,可进行相关信息的快速获取比对,有效提高了审核工作效率。
创新公租房常态化配租模式。市住建局将过去“常年申报、集中审批、集中公示”的申报审批程序,调整为“常年申报、及时审批、按季公示”,形成常态化申报、审批、公示程序,加快解决群众的住房困难。将原来的每年1次集中配租,调整为现在的按季配租与按年配租相结合方式,形成常态化配租模式,住房保障更加灵活、便利。8月30日,我市首次举行公租房常态化配租活动,18户保障家庭通过抽号程序选定了合适的公租房。
为方便申请对象申报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和看房选房,我市于今年4月开发运行了“随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平台”微信小程序,可通过手机进行保租房线上申请审批、看房选房、签约付款。小程序自上线以来,线上提交申请人数达399人,其中通过审核193人,已进行线上合同签约23人。
积极回应特困住户诉求,我市六部门于2021年5月联合制定出台了《随州市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减免暂行规定》,明确了公租房租金减免的标准和申请条件、程序等,2021-2022年,共审核批准了四批公租房租金减免申请,减免387户特困群众租金3.5万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将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撬动各方资本参与,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范保障性住房管理和服务,为增进民生福祉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