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3日
集智聚力促发展 履职尽责显担当
——随州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亮点回眸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王希
  编者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步履铿锵又一年。翻开2023年的政协履职日历,开拓创新、务实奋进,成为市政协工作最美的底色。
  一年来,在随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随州市政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担当新时代政协使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各方面效能提升,不断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为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作出了政协贡献。
  专委会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联系服务委员的桥梁纽带、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主要依托,在政协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一年来,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和委员的主体作用,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议政等活动,着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着力增强协商议政实效,着力强化民主监督职能,着力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书写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政协答卷”,彰显了政协人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展现了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开拓创新的新时代风采。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提案建真言 办理见实效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坚持党建引领,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提案成果得到有效运用,在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抓牢提案质量关,积极履职尽责。编写印发《提案选题参考目录》,帮助委员知民情、明政情,引导委员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及时收集、录入提案材料,对每一件提案逐一进行严格审查把关,提高提案质量。与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协商实行预交办,提高交办的准确率。市委、市政府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13件、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重点提案9件。通过组织政协各专委会和部分委员赴提案办理大户开展督办,面对面沟通协商,推动提案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突出调研研究关,提高协商实效。为全面了解我市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情况,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对我市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提出合理核配编制,优化人员配置;健全培养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完善保障机制,激活人才队伍3个方面9条建议,形成视察报告后以《建言资政》形式报市委市政府并得到批示。
  注重信息宣传关,提升服务能力。提案提交、审查、交办、办理、反馈等环节通过“智慧政协”平台进行线上动态管理,全面实现提案工作“网上征、网上提、网上审、网上复、网上督、网上评”,全部提案线上线下同时办理。在新闻媒体刊发《提案追踪》4期,充分发挥质量导向和示范引领效应,扩大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汇聚众智群力 赋能乡村振兴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政协党组工作要点,充分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积极建言资政,助力乡村振兴。
  政治引领充电提能。坚持政治引领,广泛开展委员读书交流活动,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全年远交近联委员45人次,召开委员座谈会8场,组织委员视察调研3次,有效提高委员建言资政水平。广泛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对口联系部门信息通报制度,为委员知情明政、参政议政、做精做实建言资政工作创造条件。32名委员提交提案19份,提交社情民意3份,其中市级采纳3份,同时被省政协采纳2份。
  凝心聚力参政议政。把脉问诊开出良方,全年组织调研视察8次,其中《关于引进培育农业产业链头部企业建议》被纳入省政协月度专题协商会的主题报告,《关于加快打造湖北食用菌产业集群的建议》在省政协月度专题协商会上进行了会议发言。《关于优化配置随州水资源,建设现代水网先导区的建议》在汉江流域城市政协联系协作会上做交流发言。跟踪问效做好后半篇文章。以《关于做大做强我市银杏产业的建议》为重点,督办涉农提案落地落实。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基本解决了县市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无机构、无人员的问题。下沉社区做深做实,督促32名委员就近就地下沉社区,参与“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41件。实践活动落实落细,解决了品源现代用地拆迁,万福店凤凰山村和南郊柳树淌社区河道、园林垃圾清扫难题。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坚持履职为民 助力改善民生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委员围绕民主、民意、民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调研视察、提案督办和各项参政议政活动,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积极建言献策。
  组织开展零工驿站建设情况专题调研。针对我市零工驿站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从科学布局、完善管理、广泛宣传、加强服务等4个方面提出9条对策建议,调研成果以建言资政形式报送,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真正实现“零工驿站”建设的初衷。
  组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情况专题调研。针对我市充电设施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从全域覆盖、高标建设、优化服务等3个方面提出9条对策建议。调研成果以建议案形式报送,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主管部门注意科学规划、加强建设统筹。
  组织开展重大专项民主监督。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助推花园城市提神增韵”主题,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邀请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全体主席会议成员实地查看进展,了解花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开展情况,督促相关部门找差距、补短板、抓进度,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
  分类指导界别协商。加强专委会对界别活动小组的指导,推动广泛开展具有界别特色、突出界别优势的活动,支持并参加工青妇组组织的“姐妹共建·幸福家园”活动,探索打造妇联“一线协商”特色品牌,指导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组开展“推动适老化改造,改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调研,特邀人士组开展“全市‘八五’普法”中期视察。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存史资政显担当 强化学习促履职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坚持协同协作着力提升文史资料的影响力,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提升文化工作的传播力,不断强化以文化人、以学赋能,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提升履职能力。
  围绕文旅名城建设,开展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调研协商。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部分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实地调研踏勘,详细了解了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露营基地建设和文旅装备产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形成了《关于深化区域文旅融合提升文旅装备水平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筹办“襄十随神”四地政协联系协作会议第三次会议,完成了“深化区域合作,促进文旅消费,共筑文旅协同发展新高地”会议主旨报告,形成《随州共识》《随州提案》,《人民政协报》《湖北日报》等进行了深度报道。
  围绕文化品牌建设,推动文史工作创新发展。编辑出版了《汉东曾随》一书,成为宣传推介随州、促进文旅融合、增强文化自信、研究曾随文化的权威著作。深入挖掘神农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编辑出版了《随州文史2023》,进一步提升政协文史工作的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文史馆作用,全年共接待团体参观75批次,参观者达3300余人次,随州政协文史馆被授予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围绕履职能力建设,抓好委员培训学习。与重庆大学、贵州长征干部学院联合举办随州市乡镇街道政协活动召集人和政协干部培训班、市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共122人参训,受益匪浅,有效提高了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水平。以“书香政协·白云书院”为阵地,推进委员读书活动。积极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打造随州书香政协特色品牌。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聚焦经济发展 尽显责任担当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始终坚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资政。
  开展专题调研,助力工业强市建设加快进程。为全面把握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合市有关民主党派、市直相关部门和部分政协委员,围绕“大力实施成长工程,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协商议题,深入我市各县市区和部分中小工业企业调研,深入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所想所愿,科学准确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结合随州实际,形成调研报告并提交市政协五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协商讨论,最终形成了《关于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报市委市政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相关的30多个单位对照政协建议案提出工作建议,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跟踪调研,助力全市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先后深入重点项目和包保企业5次实地调研,重点项目全部顺利落地,并得到省级领导好评;围绕《打造特色夜游项目,助推夜色经济发展》重点提案进行调研督办,召开座谈会,听取承办单位办理情况,提案交办成果得到提案人的满意答复。依托“书香政协”委员读书会活动平台,引导委员加强专业学习,为委员更好履职创造条件。组织经济界和工商联界别委员,邀请市法院领导深度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举行《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读书分享会,引发委员热烈讨论。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凝聚共识促发展 建言资政惠民生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专委会基础作用,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等多项调研视察,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上相互贯通,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随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入开展“发展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专题调研,进行双月协商,提出“夯实基础,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锚定需求,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活力;强化保障,形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合力”等真知灼见,“抓住随州职院升本的有利契机兴办随州乡村振兴学院”“持续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免费定向委托培养’计划,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生力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职业教育培训,打通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双师’队伍”“建立职业教育发展长效投入机制”“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社会氛围”等建议谋划深远,将有力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发展。
  组织届别委员围绕发展惠民积极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围绕“三孩政策调整后托育事业发展”开展重大专项民主监督,围绕“谱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开展系列读书活动,不断增强委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
  市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
  深入基层摸实情 激发履职新动能
  市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聚焦民心期盼,广泛凝聚共识,围绕重点课题协商议政、聚焦社会热点建言献策。
  聚焦民心期盼,开展调研视察。聚焦“府澴河流域治理”开展调研,形成《关于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建议》暨府澴河流域治理民主监督报告,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相关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聚焦“我市港澳台侨资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提出积极引导,培育港澳台侨资重点企业,拓展渠道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健全机制化解招工难的矛盾,落实政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等意见建议,形成《关于促进我市港澳台侨资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聚焦“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开展调研,提出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内部管理等意见建议,形成《关于加强我市宗教活动场规范管理的建议》,呈报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均得到批示。
  发挥委员作用,积极建言献策。积极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多次组织引导委员参与“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界别委员下沉联系社区、村、企事业单位50余人次,服务基层群众200余人。组织委员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20条,协调解决事项50余件。积极组织委员议政献策,凝聚委员智慧力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2023年,组织界别委员提交提案36件,提交社情民意信息33篇,采用7篇。积极开展界别委员活动,全年共组织委员开展读书活动6期,参与委员100余人次。认真落实“三高”委员工作要求,引导委员完成“五个一”。
  市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加强委员队伍建设
  市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大力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持续完善委员履职管理体系,促进委员为我市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建设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强服务保障,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强化走访联系,修订完善《政协随州市委员会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制度》,积极开展“委员走访月”活动,将党委、政府、政协的关心带过去,将委员的真知灼见带回来。强化委员学习,积极开展委员读书活动,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为主题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强化基层履职,积极推动委员下沉基层,不断激发政协组织的内在动力,真正达到协商民主有内容、推动工作有实效的目的。
  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委员履职活力。强化机构建设,修订完善《政协随州市第五届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和各界别活动小组分组名单》,健全各专门委员会对口联系部门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强化委员管理,充分利用“智慧政协”平台,准确掌握委员信息。起草《关于调整政协随州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的建议》,配合做好新提名委员的考察、综合评价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委员队伍。强化履职考核,制发市政协委员2023年履职情况统计表,组织各位委员如实填报,重点收集委员开展“五个一”活动、下沉基层、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等履职情况,并以此综合数据为基准,对市政协委员2023年进行履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