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2月18日
创新体制机制 实现共治共享
十里街道强化乡村治理增强群众获得感
  随州日报讯(通讯员钱显荣)近年来,广水市十里街道不断强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以共同缔造为路径,将工作重心从“房前屋后七小事”向“建章立制”转变,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优化治理单元。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在城市社区,以小区为基础,划定网格作为治理单元;在行政村,以区块为基础,划定村民小组作为治理单元。街道将村级群团组织、经济组织、“四会”组织纳入横向组织网,按照“边界清晰、规模适度、方便自治、群众自愿”原则,将26个行政村的295个村民小组缩减到112个,选优村民小组长,实行精细化治理,村民小组由虚变实,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完善治理机制。在开展共同缔造试点的基础上,由原来的“开展活动”向“基层治理”转变,从乡村合作公司运行、矛盾预防化解、便民服务普惠、党组织统筹推进等方面完善机制。在乡村合作公司运行上,完善党建引领机制、三方监督机制、联农带农机制。乡村合作公司建立党小组,带动农户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增收。开展无访村社区创建,整合多方力量参与,推动“逢四说事”向“遇事解事、上门访事”转变,村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探索治理模式。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上进行了探索。完善服务机制,依托湾组党群服务站就地解决群众烦心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按照“六有”标准,已建成双塘湾、邓家湾、杨家湾示范湾组党群服务站。做实村民小组,通过公益性岗位、适当发放务工补贴、积分制等形式,为村民小组成员补贴相应待遇。双塘村探索出积分制管理和“村民自治+合作公司+互助养老”模式,鼓励有一定能力的老年人参与公共服务或在村合作公司务工,以服务换取积分,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在幸福食堂就餐。开展“最美庭院”“最美乡贤”评选活动,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共同缔造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