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13日
和美乡村新画卷
——我市全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提质增效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林超


  春光正好。
  3月28日,位于广水市杨寨镇丁湾村付家畈的美丽乡村示范点热闹欢腾,道路两旁栽植的观赏桃花开得正艳,村民或驻足欣赏或拍照“打卡”。不远处,爱好文艺的村民聚在一起唱着歌跳着舞,空气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村里道路刷黑了,环境变美了,办事方便了,有时间就唱唱歌跳跳广场舞,生活在农村越来越幸福!”欣赏着路边盛开的鲜花,村民应后敏感慨地说。
  这是我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剪影。
  乡村振兴,美丽先行。近年来,我市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群众主体、产业支撑、多元投入、统筹推进,连线连片建设美丽乡村,乡村基础设施更完备了,人居环境更舒适了,产业发展朝气蓬勃,文明乡风浸润心田,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水泥道路通组达湾,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堰塘水质清澈,杨柳在春风中摇摆,统一粉刷的白色墙面与蓝天相映成趣……走进曾都区万店镇双河村,一种现代田园的惬意感涌上心头。
  乡村之美,美在环境。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市以抓好厕所清洁、圈舍清理、垃圾清运、庭院靓化、道路硬化、池塘净化、环境美化“房前屋后七小事”为突破口,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提质行动。2023年,全市完成新建改厕任务5928户,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0.78万吨,清理水塘1.61万口、沟渠9681.23公里,清除村庄乱搭乱建9750处。
  在整治人居环境的同时,我市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去年,全市共新改建农村公路700公里,新建5G基站606座,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40个,全面推动农村软件硬件同步提档升级。
  “看着环境越来越好,心情格外高兴”“农村不比城里差”……村民纷纷表示。乡村“颜值”越来越靓,群众生活品质同步提升,大家的幸福感满满。
  具有年代感的复古街道、显眼的红色历史遗迹、广播里播放着红色歌曲……走进随县小林镇祝林店村老街,彷佛一下子穿越到那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年代。“我们在保护传承的前提下,做好利用文章,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倾力打造新时代党旗领航红色美丽村。”村负责人介绍道。
  产业托起乡村振兴路。我市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事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随县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成唐县镇华宝山村、准河镇龙泉村等一批农旅融合示范村;广水市以“中华山盟月光海誓”为抓手推进全域旅游,2023年共接待游客超过8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21家电商企业网络销售农产品11.24亿元;曾都区积极谋划“千年银杏、随宿洛阳”文旅品牌,打造农文旅三产融合示范区,美丽经济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美丽乡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乡村之美,美在和谐。我市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方式,不断提升乡村善治水平。随县384个村级“一约四会”组织已实现全覆盖,广水市成功创建346个无访村(社区),曾都区高标准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村“两委”副职示范培训班、农村无职党员示范培训班和乡村振兴“领头雁”大讲堂,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
  积跬步以至千里,聚小流而成江海。我市正按照《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方案》“一年有变、三年变样、五年大变”的目标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幅产业强、环境美、乡风淳、群众乐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随州乡村渐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