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23日
我市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激活农村沉睡资产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刘诗诗、通讯员游凌江、黄雪君)“通过规范发包,盘活了集体资源,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让农村资产‘活’起来。”近日,随县安居镇皂角树村党支部书记邹远传说。
2023年7月,安居镇皂角树村七组将闲置荒废多年的39.5亩堰塘,通过交易服务站在“湖北数字农经网”上公开挂网招标,成交价35.55万元。截至目前,该交易服务中心为村集体交易土地流转、资产资源发包、小型工程建设等项目11宗,为集体增加收入60.87万元。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通过盘活农村资产、创新金融服务、规范村级事务,在交易服务便民化、农村资源市场化、农村产权资本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等方面做出多项有益探索,为巩固提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我市印发了《关于组建县(市、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的指导方案》和《随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行动方案》,明确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方向。构建县(市、区)、镇、村三级交易服务体系,各县市区先后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乡镇依托乡镇财政所先后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站,各村依托业务需求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点,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有序推进提供有力保障。邀请省经管局专家和“湖北数字农经”平台工程师到各县(市、区)开展“湖北数字农经”平台培训,组织各县(市、区)经管系统、部分乡镇财政所等人员赴潜江市、仙桃市等地深入学习。
全市各级交易服务机构按照“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平台建设、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文本、统一交易流程”的“六统一”模式开展交易业务,并全面开展线上审批。把村集体各类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所有各类资源的使用权、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主要交易品种都涵盖入交易范围,探索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财务代理、集体“三资”管理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分层分级交易机制,按照标的物体量、价格等标准,明确县(市、区)、镇、村分级交易权限,提高交易效率。
为防范市场风险,市级及各县市区分别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开展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农村集体资产“阳光交易”、集体小型项目“阳光发包”,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应进必进”;探索完善“湖北数字农经网”服务功能,以安居镇为试点,将全镇集体“三资”、农户家庭承包地和宅基地等信息录入系统,实现集体“三资”运营、使用、预警等全流程监管,农户信息全面掌握。
2023年以来,我市依托县、镇、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在“湖北数字农经网”上交易项目119个,成交金额4439.94万元,溢价128.92万元,促进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高效顺畅推进,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2023年7月,安居镇皂角树村七组将闲置荒废多年的39.5亩堰塘,通过交易服务站在“湖北数字农经网”上公开挂网招标,成交价35.55万元。截至目前,该交易服务中心为村集体交易土地流转、资产资源发包、小型工程建设等项目11宗,为集体增加收入60.87万元。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通过盘活农村资产、创新金融服务、规范村级事务,在交易服务便民化、农村资源市场化、农村产权资本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等方面做出多项有益探索,为巩固提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我市印发了《关于组建县(市、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的指导方案》和《随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行动方案》,明确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方向。构建县(市、区)、镇、村三级交易服务体系,各县市区先后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乡镇依托乡镇财政所先后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站,各村依托业务需求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点,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有序推进提供有力保障。邀请省经管局专家和“湖北数字农经”平台工程师到各县(市、区)开展“湖北数字农经”平台培训,组织各县(市、区)经管系统、部分乡镇财政所等人员赴潜江市、仙桃市等地深入学习。
全市各级交易服务机构按照“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平台建设、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文本、统一交易流程”的“六统一”模式开展交易业务,并全面开展线上审批。把村集体各类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所有各类资源的使用权、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主要交易品种都涵盖入交易范围,探索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财务代理、集体“三资”管理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分层分级交易机制,按照标的物体量、价格等标准,明确县(市、区)、镇、村分级交易权限,提高交易效率。
为防范市场风险,市级及各县市区分别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农村产权交易行为。开展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农村集体资产“阳光交易”、集体小型项目“阳光发包”,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应进必进”;探索完善“湖北数字农经网”服务功能,以安居镇为试点,将全镇集体“三资”、农户家庭承包地和宅基地等信息录入系统,实现集体“三资”运营、使用、预警等全流程监管,农户信息全面掌握。
2023年以来,我市依托县、镇、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在“湖北数字农经网”上交易项目119个,成交金额4439.94万元,溢价128.92万元,促进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高效顺畅推进,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有效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