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为加快推动“四区”建设保驾护航
随州日报通讯员 汪鑫
2023年,曾都区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政法工作实践要求,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全力为加快推动“四区”建设保驾护航。
筑牢安全防线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曾都区委政法委以加强工作责任制落实为着力点,夯实各项维稳工作措施,确保不遗漏一个重点人员,不放过一个涉稳风险;以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为出发点,牢牢守住政治安全底线;以健全打防管控体系为结合点,全力优化社会治安环境,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做到命案必破、黑恶必除、盗抢必打、赌毒必禁。
同时,曾都区委政法委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落脚点,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遵循“应评尽评、全面客观、查防并重、统筹兼顾”的要求,2023年共审议备案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2件;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去年共排查矛盾纠纷案件2074件,化解1925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3%;做实领导接访,积极履职尽责,坚决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矛盾上行。
扫黑除恶斗争持续走深走实,调整和加强曾都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工作力量,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持续推动行业整治,重点加强对教育、金融、市场流通等行业领域的治理力度。
创新社会治理 破解平安曾都建设难题
除了压实各单位平安建设责任外,曾都区委政法委采取各项举措,创新社会治理,以破解平安曾都建设难题。
着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结合曾都治安实际,打造社区警务室示范点、选树乡村警民联系点示范点、确定智慧小区示范点。同时,延伸拓展雪亮工程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纵向对11个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及201个村(社区),横向对学校、车站、商场、住宅小区、交通卡口等重点卡口进行一体设计,同步推进“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建设;开展“慧眼看千村、警民护万家”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家庭探头7835个;依托主城区新建警务站,整合公安巡防、社区巡防、企业巡防、志愿者巡防等力量,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建立公安、武警、铁路警联巡联勤机制,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区圈层巡防工作格局。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紧紧围绕平安建设主责主业,做实区级综治中心,构建指挥大脑;做强镇(街道)级综治中心,筑牢基层阵地,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原则,整合设置群众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应急指挥研判调度、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室,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做精村(社区)级综治中心,打通神经末梢。目前,曾都区201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稳步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通过政法视频会议系统和综治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在区级“背靠背”连接的方式,实现省、市、区、镇(街道、管委会)四级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坚持以“提升办案质效,促进司法公正”为目标,指导区直政法各单位学习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各项功能及相关标准规范;按照《关于开展随州市城乡网格化平台优化的通知》要求,推进网格调整划分、电子地图网格划分、一格一员“三到位”,完善更新录入楼宇信息9万余条、房屋信息18万余条等网格基础信息,提升网格平台数据质量的完整率和准确率。
突出示范引领 深入推动法治曾都建设
曾都区政法各单位采取各项举措,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动法治曾都建设。
聚焦惠民,倾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曾都区委政法委主动对接企业,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和项目服务加速度;区公安分局在随州、成都等地连续端掉11个电诈窝点,扣押涉案资金400余万元,省公安厅发来贺电,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等中央级媒体先后对该案专题报道;区法院深入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降本增效突破年”活动,落实“胜诉即退费”,及时退还胜诉当事人垫付的诉讼费948万元;区检察院设立涉营商案件绿色通道,对涉营商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办理;区司法局常态化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专项法律服务活动6场次,不断加大对市场主体行政复议监督力度。
创新普法,营造全区法治环境新氛围。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成效更加巩固;以青少年普法教育为重点,全区56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青少年普法教育教学计划、法律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的目标基本实现;依托“综治法治宣传月活动”,加强居民法治宣传教育,探索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普法依法治理的新形式,推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让广大群众主动依靠法律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奋力争先,推进政法领域改革新突破。积极推进政法机构改革,优化政法机关职权配置,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制约有效的工作体系。区公安分局在北郊派出所建立了全市公安机关“数字化”派出所建设试点,实现了采集即录入、录入即共享、共享即实用的工作目标,建设工作经验被省公安厅简报推广;区法院探索要素式审判,促进案件高效审理;区检察院积极推进办案机制改革,建立随机轮案、智能监控、全程留痕的案件管理机制,推动诉讼效率和案件质量提升。
曾都政法系统始终强化规矩意识,严守法纪红线,助力政法干警不断增强能力素质,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曾都区政法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争先进、创一流的目标,不断开创曾都区政法工作新局面。
2023年,曾都区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政法工作实践要求,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全力为加快推动“四区”建设保驾护航。
筑牢安全防线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曾都区委政法委以加强工作责任制落实为着力点,夯实各项维稳工作措施,确保不遗漏一个重点人员,不放过一个涉稳风险;以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为出发点,牢牢守住政治安全底线;以健全打防管控体系为结合点,全力优化社会治安环境,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做到命案必破、黑恶必除、盗抢必打、赌毒必禁。
同时,曾都区委政法委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落脚点,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严格遵循“应评尽评、全面客观、查防并重、统筹兼顾”的要求,2023年共审议备案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2件;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去年共排查矛盾纠纷案件2074件,化解1925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3%;做实领导接访,积极履职尽责,坚决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矛盾上行。
扫黑除恶斗争持续走深走实,调整和加强曾都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工作力量,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持续推动行业整治,重点加强对教育、金融、市场流通等行业领域的治理力度。
创新社会治理 破解平安曾都建设难题
除了压实各单位平安建设责任外,曾都区委政法委采取各项举措,创新社会治理,以破解平安曾都建设难题。
着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结合曾都治安实际,打造社区警务室示范点、选树乡村警民联系点示范点、确定智慧小区示范点。同时,延伸拓展雪亮工程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纵向对11个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及201个村(社区),横向对学校、车站、商场、住宅小区、交通卡口等重点卡口进行一体设计,同步推进“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建设;开展“慧眼看千村、警民护万家”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家庭探头7835个;依托主城区新建警务站,整合公安巡防、社区巡防、企业巡防、志愿者巡防等力量,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建立公安、武警、铁路警联巡联勤机制,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区圈层巡防工作格局。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紧紧围绕平安建设主责主业,做实区级综治中心,构建指挥大脑;做强镇(街道)级综治中心,筑牢基层阵地,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原则,整合设置群众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应急指挥研判调度、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室,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做精村(社区)级综治中心,打通神经末梢。目前,曾都区201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稳步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通过政法视频会议系统和综治视联网视频会议系统在区级“背靠背”连接的方式,实现省、市、区、镇(街道、管委会)四级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坚持以“提升办案质效,促进司法公正”为目标,指导区直政法各单位学习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各项功能及相关标准规范;按照《关于开展随州市城乡网格化平台优化的通知》要求,推进网格调整划分、电子地图网格划分、一格一员“三到位”,完善更新录入楼宇信息9万余条、房屋信息18万余条等网格基础信息,提升网格平台数据质量的完整率和准确率。
突出示范引领 深入推动法治曾都建设
曾都区政法各单位采取各项举措,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动法治曾都建设。
聚焦惠民,倾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曾都区委政法委主动对接企业,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和项目服务加速度;区公安分局在随州、成都等地连续端掉11个电诈窝点,扣押涉案资金400余万元,省公安厅发来贺电,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等中央级媒体先后对该案专题报道;区法院深入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降本增效突破年”活动,落实“胜诉即退费”,及时退还胜诉当事人垫付的诉讼费948万元;区检察院设立涉营商案件绿色通道,对涉营商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办理;区司法局常态化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专项法律服务活动6场次,不断加大对市场主体行政复议监督力度。
创新普法,营造全区法治环境新氛围。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点,成效更加巩固;以青少年普法教育为重点,全区56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青少年普法教育教学计划、法律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的目标基本实现;依托“综治法治宣传月活动”,加强居民法治宣传教育,探索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普法依法治理的新形式,推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让广大群众主动依靠法律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奋力争先,推进政法领域改革新突破。积极推进政法机构改革,优化政法机关职权配置,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制约有效的工作体系。区公安分局在北郊派出所建立了全市公安机关“数字化”派出所建设试点,实现了采集即录入、录入即共享、共享即实用的工作目标,建设工作经验被省公安厅简报推广;区法院探索要素式审判,促进案件高效审理;区检察院积极推进办案机制改革,建立随机轮案、智能监控、全程留痕的案件管理机制,推动诉讼效率和案件质量提升。
曾都政法系统始终强化规矩意识,严守法纪红线,助力政法干警不断增强能力素质,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曾都区政法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争先进、创一流的目标,不断开创曾都区政法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