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30日
猕猴桃树长出“致富果”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刘礼刚
4月23日,沿着满眼翠绿的“十蔡”线,记者来到广水市十里街道快活岭村猕猴桃基地,但见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树枝上绿叶层层叠叠,一颗颗绿色的小猕猴桃挂满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据了解,快活岭村土壤土质及酸碱度适宜“红心”猕猴桃种植,日照充足,年降雨量适中,产出的猕猴桃个大、多汁、甜度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猕猴桃富含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本地原产猕猴桃多为‘绿心’,价格低廉。而‘红心’猕猴桃形美色优,含糖量高,口感好,价格比普通猕猴桃高出好几倍。”正在查看猕猴桃长势的基地负责人袁斌告诉记者。
在广水,袁斌第一个引进种植“红心”猕猴桃。2013年,在深圳创业成功的袁斌回到家乡,看到一片片荒山荒地,感到十分可惜。如何让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之路?于是,他到四川考察学习,引进了“红心”猕猴桃新品种,流转山地300亩,返乡当果农。
有付出就有回报。2015年,袁斌试种的“红心”猕猴桃进入挂果期,这更坚定了他发展的信心,果园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1000亩。他为“红心”猕猴桃注册了“快活岭大松林”商标,开通了网上销售。夫妻俩把一门心思用在猕猴桃种植技术上,果园办得红红火火。
种好树、卖好果、带民富。2018年,袁斌加入湖北省猕猴桃协会,并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合作,引进金红猕猴桃、东红猕猴桃等“红心”优良品种。新品种更耐暑、果实耐储藏,且果树发病率低。“红心”猕猴桃基地成为袁斌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长期合作的教科研示范基地,被湖北省猕猴桃协会评为“最受欢迎猕猴桃果园”。
“猕猴桃长势喜人,今年应该又是一个丰收年。如今,基地逐渐打造自己的品牌,红心猕猴桃销路不愁。”袁斌高兴地告诉记者,基地硬化了道路,新建了泵站和滴水灌溉设施,还建成400吨的冷库,预计今年产猕猴桃50万斤,产值近700万元。
来到山岭上,记者看到一座座白色钢架结构的大棚排列有序,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大棚内,一株株枝青叶绿的猕猴桃树,长势正旺。
为提高“红心”猕猴桃产量和品质,基地在与中科院合作的基础上,引进了猕猴桃避雨栽培技术。目前已新建了70亩遮雨棚,计划逐步扩大建棚面积。
在种植猕猴桃的同时,袁斌还从四川、贵州等地引进种植胭脂红李、蜂糖李、蜜脆李等优质新品种,面积达800亩,目前均已进入盛产期,可实现年产值近500万元。
行走在快活岭猕猴桃基地的水泥区间道上,工人们正忙着给果树除草、施肥、抹芽,一派忙碌。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基地常年40多人就近务工,季节工80多人,每年支付乡亲们劳动报酬150多万元。在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的同时,袁斌还创办了快活岭红阳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社员+农户”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一批村民种果树增收致富。
如今,快活岭村猕猴桃基地不仅是游客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的好去处,也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示范园。“下一步,基地将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助力乡村振兴,解决更多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面对未来,袁斌信心满满。
4月23日,沿着满眼翠绿的“十蔡”线,记者来到广水市十里街道快活岭村猕猴桃基地,但见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树枝上绿叶层层叠叠,一颗颗绿色的小猕猴桃挂满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据了解,快活岭村土壤土质及酸碱度适宜“红心”猕猴桃种植,日照充足,年降雨量适中,产出的猕猴桃个大、多汁、甜度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猕猴桃富含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本地原产猕猴桃多为‘绿心’,价格低廉。而‘红心’猕猴桃形美色优,含糖量高,口感好,价格比普通猕猴桃高出好几倍。”正在查看猕猴桃长势的基地负责人袁斌告诉记者。
在广水,袁斌第一个引进种植“红心”猕猴桃。2013年,在深圳创业成功的袁斌回到家乡,看到一片片荒山荒地,感到十分可惜。如何让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之路?于是,他到四川考察学习,引进了“红心”猕猴桃新品种,流转山地300亩,返乡当果农。
有付出就有回报。2015年,袁斌试种的“红心”猕猴桃进入挂果期,这更坚定了他发展的信心,果园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1000亩。他为“红心”猕猴桃注册了“快活岭大松林”商标,开通了网上销售。夫妻俩把一门心思用在猕猴桃种植技术上,果园办得红红火火。
种好树、卖好果、带民富。2018年,袁斌加入湖北省猕猴桃协会,并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合作,引进金红猕猴桃、东红猕猴桃等“红心”优良品种。新品种更耐暑、果实耐储藏,且果树发病率低。“红心”猕猴桃基地成为袁斌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长期合作的教科研示范基地,被湖北省猕猴桃协会评为“最受欢迎猕猴桃果园”。
“猕猴桃长势喜人,今年应该又是一个丰收年。如今,基地逐渐打造自己的品牌,红心猕猴桃销路不愁。”袁斌高兴地告诉记者,基地硬化了道路,新建了泵站和滴水灌溉设施,还建成400吨的冷库,预计今年产猕猴桃50万斤,产值近700万元。
来到山岭上,记者看到一座座白色钢架结构的大棚排列有序,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大棚内,一株株枝青叶绿的猕猴桃树,长势正旺。
为提高“红心”猕猴桃产量和品质,基地在与中科院合作的基础上,引进了猕猴桃避雨栽培技术。目前已新建了70亩遮雨棚,计划逐步扩大建棚面积。
在种植猕猴桃的同时,袁斌还从四川、贵州等地引进种植胭脂红李、蜂糖李、蜜脆李等优质新品种,面积达800亩,目前均已进入盛产期,可实现年产值近500万元。
行走在快活岭猕猴桃基地的水泥区间道上,工人们正忙着给果树除草、施肥、抹芽,一派忙碌。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基地常年40多人就近务工,季节工80多人,每年支付乡亲们劳动报酬150多万元。在发展壮大猕猴桃产业的同时,袁斌还创办了快活岭红阳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社员+农户”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一批村民种果树增收致富。
如今,快活岭村猕猴桃基地不仅是游客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的好去处,也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示范园。“下一步,基地将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助力乡村振兴,解决更多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面对未来,袁斌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