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08日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并且和环境和谐相处。心理异常通常是指心理健康水平偏离大多数人的一种异常状态,如一些人格障碍和精神疾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为心理健康提出了十条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会感到畏惧,充满自信,精神上处于舒心、饱满的状态,充分信任他人,有稳定而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当前的能力与实际状况作出适当估计,不过分苛责自己,不强迫自己去达成超越能力的目标,避免超负荷运转或感到力不从心。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理想目标切合生活实际。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自己难以企及,遭受的打击多了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能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多与他人交流,而不是自我封闭。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人格的各个要素如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能有效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不自以为是,能从自己及他人过往的经验中吸取经验教训,使自己少走弯路,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人和谐相处,掌握必要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人际关系融洽,能感到由此带来的幸福与愉悦。紧张的人际关系,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影响心理健康。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体现出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自然而恰如其分,不良情绪也能及时释放、合理调节。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满足自己的需求、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不违背社会规范,不损害他人利益,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影响自己身心健康。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且感兴趣的事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自信心,充分实现自我价值。(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张友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