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24日
筑梦幸福康庄道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向艾 周涛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随县的这条共同富裕之路,就是“四好农村路”。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四好农村路”承载着乡村振兴梦。近年来,随县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全面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农村公路运输服务品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共同缔造和谐富美乡村,将“绿水青山”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成“金山银山”。
高标准建设 增量扩容强路网
行驶在炎帝大道上,一路坦途,道路两旁,绿意盎然,各种各样的树木层叠交织,形成了一道翠绿的屏障,仿若一幅绝美的油画。
百业勃兴,交通先行。近年来,随县抢抓各项利好政策机遇,以“四好农村路”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基础路网延伸完善工程,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使骨干路网更壮实,毛细路网更密集,农村公路不断增量扩容,绘就了一张“最快”“最美”“最优”的农村公路“拼图”。
一张蓝图绘到底。随县编制了《随县“四好农村路”发展规划》,把农村公路建设长远规划与城镇一体发展、产业布局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全县上下树立“大交通、大服务、大发展”意识,掀起了一股大办交通办大交通的热潮,建好联网路、旅游路、产业路,实现农村公路主干道“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到畅”,努力把交通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建好“四好农村路”,工程质量是核心。随县坚持农村公路质量标准不放松,严把公路建设质量风险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八公开”(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管、资金使用、工程验收、考评结果等八个方面内容公开)、加强项目进程监管,严格落实“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
截至2023年底,随县农村公路已达到6092.622公里,其中县乡道、乡镇主干线约2600公里。公路网密度为110公里/百平方公里。
如今的随县,交通整体格局宏伟,境内已形成以多条高速为主骨架,5条国道为主动脉,6条省道为主干线,以县乡、农村公路为支脉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越织越密的公路网,让地势崎岖的乡村有了连接外界的通途,便利的出行通道极大促进了区域的融合发展。
高要求管理 提质增效激活力
农村公路建是基础,管是重点。建设“四好农村路”是一盘大棋,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才能满盘皆活。随县建立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为“四好农村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责任主体明晰化。落实“县道县管、乡村道镇村管”机制,打破以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由县级包揽的现状,明确交通运输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权责,建立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队伍,细化县、镇、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职责。落实县乡村三级路长机制,出台《随县普通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夯实县镇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职责,各级路长定期巡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督办,推动农村公路管理机制权责明确、分工科学、运转高效。
保障措施多元化。采用政府与社会共管、部门与群众同管、执法人员与村民监管的多元化管理模式,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所有行政村均制订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群众爱护公路意识明显增强。
部门协作常规化。组织交通、住建、公安、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农村公路沿线通行环境,特别是过村、过街道路段畅通以及“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等情况的整治力度,并将过村、过街道路段的保洁、违章占用路面等列入城乡环境整治范围,实行统一考核、共同整治。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优良的社会环境,成熟的管理体系,扎实的工作基础,为随县“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高水平养护 畅安洁美铺通途
穿梭于各条公路,随时维护破损路段,清理边沟垃圾、检查路缘石……正是有了公路养护人员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才换来了公路的安全畅通,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平安出行。
农村公路“三分建设,七分管养”,在农村公路建设热潮一路高涨的同时,随县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围绕“畅洁绿美安”的目标,大力处治路面病害、修复缺损附属设施,全面建立健全了农村公路养护体系。
随县科学编制县域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规划,制定年度养护改善工程计划。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养护资金保障机制基本完善,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真正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加快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市场化进程,择优选取专业化队伍承包道路养护,确保养护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完善农村公路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管养”,健全县、镇、村三级管理网络,实现巡查实时监管、信息同步采集、管养过程留痕、事件及时处置、操作流程闭环,有效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2023年,随县配套农村公路养护资金2272.85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100公里以上,结合湖北省“三年消危行动”,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涵改造149座,农村公路经常性养护率达到100%。继万福店农场、唐县镇、尚市镇后,随县又成功创建第四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澴潭镇,并在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评中排名第26位。随县尚市镇太敖线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参选展播名单,在全省网络推选中线上展评得票位列第一。
得益于多措并举的养护措施,如今,随县的农村公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群众出行彻底实现了“大变样”。
高质量运营 便民惠民促振兴
纵横交错、连接成网的一条条农村公路,一头连着百姓的幸福生活,一头连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农村公路,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随县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突出抓好农村公路运营,努力让广大农民共享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群众出行更便捷。近年来,全县农村客运投资2800万元建设安居客运站、1800万元建设唐镇客运站,三级以上客运站4个,近3年投入可使用候车亭42个,近期将继续投入24个候车亭,全县农村客运已实现了行政村通客车全覆盖;公交线路也在逐步开通中,目前已经开通随县厉山镇、随北(随县至淮河)、随南(随县至洪山)共计5条线路,后续将逐步开通随西线路,并投资800万元建设智慧系统公交平台,实现公交、客运智慧管理动态监控,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实现农村客运、城市公交与高铁站等交通枢纽无缝换乘,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物流体系更健全。自2022年7月份随县被纳入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试点县以来,随县坚持政府引导、试点先行、分类推进、多元合作的方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推动建设县级共同配送中心2个、镇级中心19个、村级网点392个(含长岗镇),其中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175个,村级物流自提点217个,实现行政村寄递物流服务覆盖率100%。今年初新成立了随县物流事业发展中心,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农村寄递物流市场秩序、促进物流行业科学发展、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推进邮快合作、整合快递资源、提档升级基层服务站点,一系列举措让物流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文旅产业更兴旺。随县坚持以路带旅、以旅兴文、以文促旅的模式,重点打造县域内旅游景点衔接农村公路建设,探索出了农村公路建设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先后完成淮河镇抱朴谷景区旅游连接线道路(淮谢线)4公里及抱朴谷景区内部道路3.7公里改造、柳林镇明玉珍故里旅游连接线(同金线、古兴线)9公里道路改造、尚市镇桃花园景区道路(太敖线)7.5公里改造,加上近几年实施的均川镇东润紫海田园景区道路改造、澴潭镇岳雄峰油茶公园道路改造、洪山镇琵琶咀水库景区旅游连接线道路改造、太白顶风景名胜区田王寨景区道路改造等多个项目,在随县境内形成了景区便捷运输网,使游客能多方式、更快捷到达境内旅游景区,进一步提升景区出行体验。
2024年,县委县政府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对150公里的创建示范线路进行了重点打造。拟改善水泥路面28公里、修复沥青路面32公里、种植绿化行道树2万余株、安装防护拦3600米、涂刷公路标线4.8万平方米、架设各种宣传牌公示牌1000余个,同时建立路长制信息化管理APP平台,为“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提供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目前各项创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预计6月完成全部创建准备工作。
如今,“四好农村路”的春风,正推动着随县乡村经济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通过建设“四好农村路”,随县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先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群众奔向小康的致富路、幸福路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