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08日
炎帝神农文化高端访谈②
炎帝精神是中华文明的血脉基因

  本期嘉宾: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 宫长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平安
  主持人:湖北卫视 王 缘

  一、炎帝精神核心特征:奉献、创新、进取、实干
  宫长为:要讲炎帝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先要评价炎帝作了哪些贡献。我觉得有两点,一是他在人类的社会生产上奠定一个农耕文明的基础,他制造耒耜,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应该说有创新精神,这是他为人类社会生产作出的重大贡献。因为古代社会农耕文明,农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二是炎帝的医学贡献。我们讲炎帝尝百草疗疾,这个医学贡献关系到我们人类自身生产繁衍问题,所以这个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这两方面的贡献,凸显了两种精神,一个是创新精神,一个是奉献精神,这两种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传承下来,比如大禹大公无私,传承了炎帝精神,黄帝后来开创新国家,那也是传承炎帝精神。
  马平安:在农业产生之前,人是靠天吃饭,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没有自主性和生存权,更谈不上发展。自从炎帝开创了中华农业,开创了人类的原始农业,人完全可以由被动的生存方式变成一种自主的生产方式,所以这是一种创新精神、创业精神。第二个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的人可能走五里,有的人走十里,可能有的人时间上慢、行动上笨,但能够像龟兔赛跑里的乌龟一样,坚持走到终点,这种贵在坚持的精神与自强不息是相联系的。第三个是奉献精神,是炎帝精神中非常重要的内核,最主要体现在以民为本。神农尝百草、发明农具教民植谷,一切都是为民众着想,为他的部落群体着想,核心就是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炎帝精神包含的内容应很多,但核心点就是这几个。
  二、炎帝精神,中华文明的血脉基因
  宫长为:中华民族有一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一万年文化史,一般从伏羲讲起;五千年文明史,应该从黄帝讲起,炎帝正好处在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中间。司马迁的《史记》开篇是《炎黄》,讲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炎帝处在一个承前启后或者说继往开来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上。炎帝农业革命我们说距今万年,炎帝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制作了耒耜,在今天看来很小的一个进步,在历史上却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有了农业生产,人类才能定居;要发展农业生产,生产工具、技术得跟上,产量要上来,所以炎帝在文明史上的功劳非常大。从今天来看,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悠久灿烂文化,其根本点是立足于农耕文明基础上,而炎帝在制作工具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去开发农业,是非常重要的节点。所以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历史贡献,一定要站在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这样可能把握得更准确。可以说,在中华文脉传承各方面,我们怎么评价炎帝都不为过。
  马平安:我个人认为,“男耕女织,安土重迁”是中华农业社会的一个核心标志,这个标志、这个基因、这个血脉是从炎帝文化中形成的。炎帝文化在农业社会过程中形成了三个文明,第一是农耕文明,也是物质文明;第二是精神文明,中华精神文明之源应该从炎帝文化讲起;第三是政治文明,严格意义上讲,中华的政治文明在炎帝时代已经出现。我们现在常讲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其实在炎帝时代都已经奠定了。
  奉献精神,也是中华文化血脉中一种很重要的基因。炎帝文化从一开始,讲修德、讲为族人服务,强调道德法则,与西方社会一开始强调丛林法则、掠夺法则、索取法则完全不同。这是炎帝文化给人类立下的一个标尺,不让贪婪这种劣根性任其发展,而是尽量将其关到笼子里、关到内心,追求日日新、苟日新、再日新,这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三、推动炎帝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宫长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怎么结合?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怎么创造性转化?我觉得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得继承。继承首先得有文化,应该做到“四自”,得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立、文化自强。文化发展相当于学术发展,学术发展有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三个体系,文化自信像是学术体系,文化自觉像学科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自信和自觉是相辅相成的,有自信才有自觉,有了自觉才更加自信。自信、自觉就形成一个文化自立,像是话语体系,话语体系后会出现什么?就是我们的文化自强。这些年,我也在思考怎么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随州来说,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同炎帝文化相结合,得落到实处。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文化,要找好转化、发展的落脚点。我们当地文化是什么?省从省的角度看 ,市从市的角度看,县村从县村的角度看,要把当地文化找出来,把传统文化的核心点找出来、去弘扬。
  中华民族的文明路径与其他文明的路径有所不同。比如古希腊罗马国家是经过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这么一个路径。中国古代国家是在氏族组织没有解体的过程中,家国共建国家,所以很强调家庭关系、血缘关系。《礼记》上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讲亲亲、义要讲尊尊,所以我们中华文化放眼世界有一种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隆礼重法、明德慎罚,这是中华文化核心点。首先要明德,德治法治怎么相辅相成、做得好,得找好结合点。
  马平安:奉献和创新,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备条件。炎帝文化中的奉献和创新,是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内核中的核心。我们要把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跟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互相契合、互相成就。
  四、从炎帝精神中汲取强国复兴奋进之力
  马平安:炎帝文化博大精深,核心点之一是奉献,为天下人谋幸福,强调社会责任。核心点之二是创新,尤其在今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创新,就可能衰败下去,甚至导致灭亡,所以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
  宫长为:梁启超给他孩子写的家书中说,这世界的事情,不分大和小,你在你负责的范围之内,你把你的事情做好,你就是一等一的人物。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事实上就从我们自身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你把从事的事业做好了,就是弘扬就是传承。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我们由“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后强调文化自信,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过去讲“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后又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由四个现代化到五个现代化,最后概括起来就是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这是根本点。所以我觉得,我们传承家风家教也好,传承炎帝精神也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我们自身做起。你要明白你处在什么时代,你的使命是什么,怎样可以担当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强国复兴之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点和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