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31日
夏天如何预防中暑
  随州日报通讯员 依萱
  烈日炎炎,气温飙升,预防中暑成了当务之急。如何快速识别中暑、正确解暑?
  误区1 中暑的人体温都高
  真相 热衰竭患者的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正确做法 此时患者仍然需要降温,应立即饮用清凉不含酒精的饮料,适当通过湿敷、泡澡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换上轻便宽松的衣服,充分休息。
  误区2 来瓶冰镇饮料最消暑
  真相 饮用含酒精和大量糖分的饮料,并不能达到给机体补充水分的目的,还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失水,也就是俗称的“越喝越渴”。另外,饮用冰镇饮料还有可能引起胃痉挛。
  正确做法 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至少每小时喝2至4杯(500-1000 mL)凉水或淡盐水。尤其是剧烈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可少量多次地饮用运动饮料。当然,由于某些疾病导致需要限制液体摄入及需要低盐饮食的情况,则应咨询医生。
  误区3 不用空调吹电扇就能防暑
  真相 电扇确实可以促进散热,然而一旦环境温度升高到32℃及以上的时候,防暑效果就微乎其微了。
  正确做法 高温天气时,尽量待在有空调的室内,除了家里,商场、超市、图书馆等有空调的公共场所也是避暑的不错选择。还可用凉水擦身降温。对于家庭“煮”妇(夫)们,如果长时间烟熏火燎地做饭,应特别注意多喝水,并经常离开厨房透气,或者想办法让空调的冷气进入厨房。
  误区4“夏练三伏”多晒会没事真相 贸然在高温环境里活动,常常会导致胸闷气短,心跳加速甚至晕倒,夏季户外活动时,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到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
  正确做法 高温天气里最好避免外出,如要外出,最好选择在早晚相对凉爽的时段,多在背阴处活动,避免阳光直晒。如果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活动,应逐渐增加强度,逐步适应环境。
  中暑急救牢记四个字
  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劳动或运动的强度过大、时间过长,过度的疲劳、睡眠不足、体弱、肥胖等都容易诱发中暑。如果发现身边有人中暑,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急救:
  移:首先要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位置(如走廊、楼道、树荫下等)或空调房内,远离高温环境,同时解开患者衣物,将双脚抬高,使其平躺休息,如果病人有呕吐现象,则让其侧躺,保证呼吸畅通。
  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毛巾裹住冰块,敷在患者颈部、腋下、腹股沟处。
  饮: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让其饮用一些运动饮料或加少许盐的冷开水,注意不要猛饮、多饮,以防止引起呕吐、腹痛等症状,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擦:用凉水或冰水反复擦拭病人身体,扇风进行降温,每10分钟测一次体温,一旦体温低于38℃,需停止一切冷敷降温措施,以免导致低体温。
  若出现头晕、无力、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刻脱离高温环境,尽快降温,病情严重者应立即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