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05日
“锈带”变“秀带”“铁树”开新花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徐军国 王松 通讯员 董思维 付腊梅
基础设施更新了,生活环境美化了,服务配套升级了,曾经的老工业社区“锈带”蝶变为幸福生活的“秀带”……近年来,曾都区西城街道铁树社区居民深刻地感受着这些变化。
这背后,是西城街道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铁树社区抢抓省级完整社区试点的机遇,探索“打造一处驿站、建好一个食堂、用好‘智慧’大脑、开展一批活动”的发展新路径,开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新征程,让老“铁树”开出新花朵。
改出“文化范”增添“幸福感”
一面墙留住一段旧时光,一幅画唤醒一代人记忆。在铁树社区的文化墙上,真实还原了80年代随州老棉纺厂的各个场景: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结伴下班的纺织女工、纺织车间……精美壁画令人眼前一亮。
在小区改造中,社区宣传发动居民捐赠家中旧物,将铁树社区发展变迁历程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打造专属“铁树记忆”美学空间,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老工牌、老电灯、老厂房……铁树社区党群服务站的“铁树记忆馆”里陈列着一件件老物件。从武汉回老家的老党员袁丽华感慨道:“遥想当年艰苦奋斗的日子,至今还历历在目,希望铁树人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精神能够传承发扬下去。”
“这个地方原来是旧厂房,又破又烂,改造之后成了幸福食堂,每天我们几个老伙伴就在这里用餐。”社区居民李阿姨笑着说。
在铁树社区幸福食堂里,每天都有不少居民光顾,丰富的菜品、整洁明亮的环境让居民纷纷称赞,一碗碗热腾腾的饭菜里,载满了铁树社区老年群体的欢声笑语。“馒头1块钱,米饭不要钱,经济实惠,环境也干净,感觉以前的‘大食堂’回来了,主要是吃得安心。”在食堂吃完饭的刘爹爹说。
铁树社区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持续完善服务设施,以“微项目”“微改造”为切口,不断丰富“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内容,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变成温馨的“共享客厅”,垃圾暴露的废弃垃圾池变成居民休闲、养身、锻炼的生态文化广场,社区原有支部活动室和出租门面全部收回打造成居民休闲空间、幸福食堂,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满足了居民的休闲需求。
智慧新平台 服务“零距离”
走进铁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放式空间、客厅化布置、便捷的办事窗口、智能化自助设备……让前来办事的民众眼前一亮。
铁树社区深入挖掘群众需求,加速推进数字化“智慧社区”建设,将9个网格5285户10782人的基本信息全部录入“西邻通”信息系统,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工作信息、服务信息,加强“派单、点单、接单”互动融合、快速反应,为居民提供更加精细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服务,打通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最后一米”。
“通过‘西邻通’小程序查阅政策、了解规定,提前备齐所需办事资料,办起事来一次性就能办结,真是方便多了。”铁树社区居民金女士表示,“‘智慧社区’给大家提供了政务服务的诸多便利。”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铁树社区将街道和社区承接的93项政务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注意事项等全部搬到“智慧社区”平台,系统设置宣传展示、智慧党建、美丽家园、社会治理、综合管理等10个功能模块,基本涵盖了社区80%以上的工作。
对于居民来说,“智慧社区”的作用还不止于此,遇到揪心事、烦心事,居民都可以通过小程序上报,社区工作者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居民提交的各类信息,并通过“发现—受理—处理—督办—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居民需求有人管、及时管、有回音,整个处理进程居民在手机端上都可以随时查看。
“智慧社区”不仅方便了居民,也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社区工作者能够直观和形象地了解网格数量、楼栋数量、房屋数量以及人口信息,通过房屋、人口这两个数据库,社区工作者以人找房、以房找人,可以一步到位、方便快捷。平台还接入了辖区内所有视频探头,可以第一时间监测突发治安、消防等问题,最短时间处置到位,实现基层治理“耳聪目明”。
居民共参与 奏响“大合唱”
“黄老师,现在大家都用天然气,您那楼道外面的小煤池早就没用喽,还占用公共空间,大家一起拆了可以吗?”
“老刘,我们旁边好几栋楼道的小煤池和防盗窗都拆了,我们60栋也要抓紧啊。”
一大早,铁树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胡桂兰和楼栋长祁生元就来到60栋居民杨光荣家中,号召大家开展拆窗破网、清理杂物等“楼道治理”行动。不一会儿,就有几家陆陆续续同意。晚上,胡桂兰召集60栋的楼栋治理团队(党支部书记、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网格员、物管员)碰头商定楼栋事项,第二天就让清理车辆进了场。
铁树社区依托红色驿站平台,每栋楼实行“五人小组”服务团队,牵头解决本楼栋的矛盾纠纷、公共设施维护等事务,做到“你有所呼,我必有应”,实现“楼事楼议、楼事楼办、楼事楼管”。今年来,先后办结小区晾衣竿、屋面漏水、楼道电动车乱停乱放等居民身边事2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
根据居民兴趣特长,社区组建了8支不同类别的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组建活动吸引居民加入,为社区治理添砖加瓦。志愿服务队由最开始的9人发展到现在的1756人,还延伸出18个文艺团体,每个月根据不同的主题或者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组织开展“智慧助老活动”“扫雪除冰志愿行 真情关怀暖人心”“健康义诊进社区 健康零距离”“垃圾分类宣传员”“学雷锋”“巧手绘宫扇 夏日送清凉”“积分兑换”“最美系列评选”等邻里活动30余场次,300多人次参与。通过平台实施“积分制”管理,让居民参与到积分兑换活动中来,居民可以凭借自己的“积分存折”兑换相应物品,让“小积分”兑换“大文明”,让“小奖品”汇聚“大动力”。
变忧为优、变废为宝、变治为智、变静为动……在铁树社区,治理模式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转变,居民成为主力军,真正改出了环境、赢得了民心。
基础设施更新了,生活环境美化了,服务配套升级了,曾经的老工业社区“锈带”蝶变为幸福生活的“秀带”……近年来,曾都区西城街道铁树社区居民深刻地感受着这些变化。
这背后,是西城街道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铁树社区抢抓省级完整社区试点的机遇,探索“打造一处驿站、建好一个食堂、用好‘智慧’大脑、开展一批活动”的发展新路径,开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新征程,让老“铁树”开出新花朵。
改出“文化范”增添“幸福感”
一面墙留住一段旧时光,一幅画唤醒一代人记忆。在铁树社区的文化墙上,真实还原了80年代随州老棉纺厂的各个场景: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结伴下班的纺织女工、纺织车间……精美壁画令人眼前一亮。
在小区改造中,社区宣传发动居民捐赠家中旧物,将铁树社区发展变迁历程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打造专属“铁树记忆”美学空间,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老工牌、老电灯、老厂房……铁树社区党群服务站的“铁树记忆馆”里陈列着一件件老物件。从武汉回老家的老党员袁丽华感慨道:“遥想当年艰苦奋斗的日子,至今还历历在目,希望铁树人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精神能够传承发扬下去。”
“这个地方原来是旧厂房,又破又烂,改造之后成了幸福食堂,每天我们几个老伙伴就在这里用餐。”社区居民李阿姨笑着说。
在铁树社区幸福食堂里,每天都有不少居民光顾,丰富的菜品、整洁明亮的环境让居民纷纷称赞,一碗碗热腾腾的饭菜里,载满了铁树社区老年群体的欢声笑语。“馒头1块钱,米饭不要钱,经济实惠,环境也干净,感觉以前的‘大食堂’回来了,主要是吃得安心。”在食堂吃完饭的刘爹爹说。
铁树社区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持续完善服务设施,以“微项目”“微改造”为切口,不断丰富“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内容,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变成温馨的“共享客厅”,垃圾暴露的废弃垃圾池变成居民休闲、养身、锻炼的生态文化广场,社区原有支部活动室和出租门面全部收回打造成居民休闲空间、幸福食堂,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满足了居民的休闲需求。
智慧新平台 服务“零距离”
走进铁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放式空间、客厅化布置、便捷的办事窗口、智能化自助设备……让前来办事的民众眼前一亮。
铁树社区深入挖掘群众需求,加速推进数字化“智慧社区”建设,将9个网格5285户10782人的基本信息全部录入“西邻通”信息系统,及时发布政策信息、工作信息、服务信息,加强“派单、点单、接单”互动融合、快速反应,为居民提供更加精细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服务,打通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最后一米”。
“通过‘西邻通’小程序查阅政策、了解规定,提前备齐所需办事资料,办起事来一次性就能办结,真是方便多了。”铁树社区居民金女士表示,“‘智慧社区’给大家提供了政务服务的诸多便利。”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铁树社区将街道和社区承接的93项政务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注意事项等全部搬到“智慧社区”平台,系统设置宣传展示、智慧党建、美丽家园、社会治理、综合管理等10个功能模块,基本涵盖了社区80%以上的工作。
对于居民来说,“智慧社区”的作用还不止于此,遇到揪心事、烦心事,居民都可以通过小程序上报,社区工作者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居民提交的各类信息,并通过“发现—受理—处理—督办—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居民需求有人管、及时管、有回音,整个处理进程居民在手机端上都可以随时查看。
“智慧社区”不仅方便了居民,也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社区工作者能够直观和形象地了解网格数量、楼栋数量、房屋数量以及人口信息,通过房屋、人口这两个数据库,社区工作者以人找房、以房找人,可以一步到位、方便快捷。平台还接入了辖区内所有视频探头,可以第一时间监测突发治安、消防等问题,最短时间处置到位,实现基层治理“耳聪目明”。
居民共参与 奏响“大合唱”
“黄老师,现在大家都用天然气,您那楼道外面的小煤池早就没用喽,还占用公共空间,大家一起拆了可以吗?”
“老刘,我们旁边好几栋楼道的小煤池和防盗窗都拆了,我们60栋也要抓紧啊。”
一大早,铁树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胡桂兰和楼栋长祁生元就来到60栋居民杨光荣家中,号召大家开展拆窗破网、清理杂物等“楼道治理”行动。不一会儿,就有几家陆陆续续同意。晚上,胡桂兰召集60栋的楼栋治理团队(党支部书记、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网格员、物管员)碰头商定楼栋事项,第二天就让清理车辆进了场。
铁树社区依托红色驿站平台,每栋楼实行“五人小组”服务团队,牵头解决本楼栋的矛盾纠纷、公共设施维护等事务,做到“你有所呼,我必有应”,实现“楼事楼议、楼事楼办、楼事楼管”。今年来,先后办结小区晾衣竿、屋面漏水、楼道电动车乱停乱放等居民身边事2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
根据居民兴趣特长,社区组建了8支不同类别的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组建活动吸引居民加入,为社区治理添砖加瓦。志愿服务队由最开始的9人发展到现在的1756人,还延伸出18个文艺团体,每个月根据不同的主题或者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组织开展“智慧助老活动”“扫雪除冰志愿行 真情关怀暖人心”“健康义诊进社区 健康零距离”“垃圾分类宣传员”“学雷锋”“巧手绘宫扇 夏日送清凉”“积分兑换”“最美系列评选”等邻里活动30余场次,300多人次参与。通过平台实施“积分制”管理,让居民参与到积分兑换活动中来,居民可以凭借自己的“积分存折”兑换相应物品,让“小积分”兑换“大文明”,让“小奖品”汇聚“大动力”。
变忧为优、变废为宝、变治为智、变静为动……在铁树社区,治理模式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转变,居民成为主力军,真正改出了环境、赢得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