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法治副校长普法知识讲座
随州市“非遗”展演金奖节目《金色童年》
2024年新队员入队仪式
“口袋菜园”
校园之春艺术节
教育局庆元旦文艺晚会学校艺教老师表演器乐合奏剧照
清明节到随州革命历史陈列馆参加祭奠英烈活动
红领巾志愿服务队与黄龙社区志愿者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幼儿园六一文艺汇演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
“灯塔之家”照片墙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徐军国 通讯员 江波 谢姗姗
这里励精图治、以文化人,经过40年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全国特色学校”“湖北省文明校园”。
这里敢为人先、兼收并蓄,一代又一代园丁辛勤耕耘,培桃育李,托起万千学子的成才梦。
这里全面发展、群星璀璨,每一个学生都沐浴阳光,汲取雨露,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和天赋。
这里亮点突出、成果丰硕:“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湖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湖北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随州市清廉学校示范校”“随州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一项项荣誉纷至沓来,见证了学校在教育领域的不断突破与卓越表现。
这里便是曾都区五眼桥小学。近年来,五眼桥小学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助推学校特色多样和高质量发展,谱写着教书育人的华彩篇章。
坚持党建引领 把准方向有“高度”
五眼桥小学党支部一班人认为:在新时代学校事业的发展征程中,党的建设不仅是党自身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源泉,更是学校教育工作稳健前行的基石与灵魂。为此,该校以党建为引领,以常规工作为抓手,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内化为教育工作的行动自觉,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党建工作的核心在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五眼桥小学党支部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主题党日理论学习,通过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党员思想觉悟。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组织生活会,通过评议党员,形成问题清单并整改。围绕“帮、引、带”履行党建工作职责,通过党员教师帮扶学生,实现学生微心愿36个。
党建引领赋能,激发了教职工们的干事激情。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名师工作室团队到澴潭中心学校对语、数教师开展“学习新课标,构建新课堂”培训;组织开展“乐学讲坛”分享会,让教师在分享中收获成长的喜悦,在分享中坚守教育初心,在分享中提升师德修养。学校教师叶桂枝作品在湖北省师德建设主题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优胜奖;校长江波被评为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强化清廉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形成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良好风气。在“清廉学校”建设考核验收中,五眼桥小学被评为随州市“清廉学校示范校”。该校编排的《廉洁颂》在曾都区“我说清廉”节目展演中获得优秀奖;叶桂枝作品《清正廉明 一心为民》获得曾都区二等奖。
聚焦队伍建设 强师赋能有“厚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一直以来,五眼桥小学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注入动力和源泉。
强化名师引领,营造比学赶帮好氛围。学校以校级语文、区级数学、市级幼儿园三个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学科研和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青蓝工程、集体备课、研课磨课、教学竞赛、课题研究、信息化教学等教科研氛围浓厚。
注重教师培养,激发教师团队新活力。学校狠抓教师研课、磨课、总结、探讨等工作,落实“智教师·慧成长”青年教师培养和“人人一节创新课”等工作,积极进行线上线下培训,通过观课、议课、提升课,引领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统筹各学科组教研,进行全体教师“智慧乐享”教学分享,以研释疑以研促教。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各类比赛斩获奖项。积极参与校际交流,与编钟小学进行教研交流,联通互动共同发展。建立“灯塔之家”,为教师提供一个休闲娱乐、交流学习的场所,让教师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和愉悦。同时,利用“灯塔之家”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如读书会、座谈会等,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共建课程资源,打造同步课堂新优势。把优质课和二维码相结合,让隐形文化可视化,形成学校的教学资源库,有效提升教学水平。目前,资源库中有优质课31节,课件、教案、微课共421个,累计评课823次。
2023年以来,学校教师获得省、市、区奖励109人次。在湖北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该校7件作品获得一等奖,一等奖获奖人数全区第一;在湖北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大赛中,该校梁红是随州市唯一一个一等奖获得者;黄妙然老师在曾都区教研月语文赛课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在这群具有专业素养的“筑梦人”的关爱和呵护下,孩子们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深化艺教品牌 延伸特色有“广度”
五眼桥小学坚持“文化立校、特色兴校”理念,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深入扎实开展“民族器乐进课堂”活动,实现民族器乐校园全覆盖。
着力加大编钟艺术团建设力度,打造独特的器乐文化。结合随州市“编钟古乐”这一特色,组建“学校编钟艺术团”,通过“民族器乐进课堂”“校园之春艺术节”“民族器乐大赛”“器乐方阵展演”等形式,深化创建特色品牌,编钟艺术团多个器乐合奏节目荣获省、市美育节一等奖,并受邀参加第三届随州市“非遗”展演获得金奖,实现从“有”到“优”、由“优”向“强”的目标,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完成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使命和任务。积极更新校本韵律操,自编铁环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五育”并举,致力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学校每学期开展篮球、足球、田径以及校园艺术节、课前一支歌等比赛;每年两次的校园体育运动会、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特色实践作业的展示等,鼓励学生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在区第七届中小学生足球运动会上,获得男子组第七名,女子组第六名的好成绩。在区校园歌曲大合唱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奔跑吧,少年”活动中荣获“道德风尚奖”。
学校稳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开设古筝、二胡、琵琶、笛子、书法等特色社团课程。成功举办第二十五届“校园之春”艺术节,采用“晚会+云直播”形式呈现,节目形式多样、亮点频出,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永葆教育品质 立德树人有“温度”
致力于综合育人,助力儿童全面发展方向不动摇。面向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五眼桥小学全面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守正政治启蒙”行动,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评选和学习活动。认真落实“朝读经典”和“起点阅读”活动。五眼桥小学学生谢菁一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先后荣获区、市一等奖,省二等奖,全国三等奖。
以“双创”工作为契机,助力习惯养成方向不动摇。五眼桥小学认真开展“十个好习惯”特色德育课程。通过少先队活动课、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等教育阵地广泛开展品德教育,通过“红领巾爱学习”“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等主题活动对队员进行政治启蒙,弘扬主旋律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开展常规教育,规范学生养成教育;强化学生监督职能,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强化信息平台班级评价功能,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政教处、少先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十个好习惯”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同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学校六(2)中队被评为“全国中队”,六(3)中队郑景汐获得湖北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个人,六(5)中队方淑雅获随州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另有2个中队获随州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集体。
社区学校同育人,推进德育工作社会化方向不动摇。五眼桥小学认真做好大思教育,充分利用校外活动阵地引导队员参与实践。走进楚风社区、黄龙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到白云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缅怀革
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到开心农场开展劳动研学……通过活动的不断开展,进一步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意识。在“中华魂”(中华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演讲)比赛中,学校获得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在“助学政策 助我成长”征文比赛活动中,学校获得市、区奖励19人次,在同类学校名列前茅。
加强心理健康培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改造建设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各班定期召开“珍爱生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主题班会,利用手抄报、班级黑板报、国家智慧平台指导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好地觉察自我、接纳自我。
立足润美教育 快乐童年有“亮度”
幼儿教育不仅关乎孩子的知识积累,更关乎他们的情感、社交、认知和身体多方面的发展。五眼桥小学附属幼儿园以“立足润美教育 快乐多彩童年”的办园理念,让每一名进园的儿童在感知、体验和挑战中进步成长,成为曾都学前教育发展的引领者。
走进五眼桥小学附属幼儿园,宽敞亮丽的活动场地跃入眼前,丰富多样的滑滑梯、攀爬墙、儿童戏水池,无不洋溢着浓郁的童趣。多年来,幼儿园以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确立了具有探究式教学和多元化实验教学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以幼儿“早期阅读”“葫芦丝”演奏等为主的特色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促进幼儿“知”“情”“趣”等方面的培养,开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心门。与此同时,幼儿园全面加强骨干教师队伍与新教师的管理和培养,通过校本研修、园本培训、骨干引领、技能比武等手段,促进各层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迅速提升。这些优秀的教师,用美的言行举止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教给幼儿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生活、做人的道理。
踔厉奋发新征程,踏浪前行向未来。五眼桥小学将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内化为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好上学、上好学,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随州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曾都“四区”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