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21日
依托诉讼服务站点 绘制和美乡村新“枫”景
随州日报通讯员 任骊 聂香
▲ 何店人民法庭开展法治宣传工作
曾都区人民法院何店人民法庭管辖经济重镇何店和旅游名镇洛阳两个乡镇的民事案件。近年来,何店人民法庭紧紧围绕何店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洛阳旅游经济发展,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法庭诉讼服务站+村社诉讼服务点,将司法解纷功能嵌入基层治理末梢,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助力夯实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
“小站点”挂牌 释放多元解纷“高效能”
“你们都这么说了,我答应了,不会再因为这件事找村委会、找政府了。”在洛阳镇君子山村民委员会,一位因土地承包问题与村委会争执的老伯在法官的一句句劝导下,最终解开心结。这一幕发生在2024年5月何店人民法庭君子山村“诉讼服务点”挂牌活动的当天。
“诉讼服务点主要提供诉讼服务、法治宣传、非诉纠纷指引、指导人民调解等,实现老百姓打官司‘少跑路’‘不跑路’,打造‘家门口诉讼模式’,增强基层自治组织纠纷化解能力。”何店人民法庭庭长陈清华介绍。
目前,何店人民法庭已在辖区何店镇和洛阳镇选取5个交通较为不便或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村设立了“诉讼服务站点”,支持党委政府在辖区范围内建设了2个全国法治民主示范村,这些服务站点成为连接法庭与村级组织的桥梁,形成了法庭主导、乡镇基层调解组织为主体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通过亲情调解、法理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成功调解多起土地纠纷、邻里矛盾,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辐射点”延伸 凝聚多元共治“同心圆”
“这亩田父亲还在世时就是我在种,当然是我的。”
“父亲在世时也没说这田归他,他一声不说就独占了,凭什么?”
两兄弟因父亲去世遗留下来的一亩田的权益归属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并引发纠纷吵到村委会。经村委会邀请,何店人民法庭法官联合洛阳镇综治中心、洛阳镇司法所以及村委会人员一同来到法庭在该村设立的诉讼服务点,对该案进行调解。
“都是亲兄弟,你们之间有矛盾,肯定会影响孩子之间的关系,他们堂兄弟之间以后还怎么来往。”
“从家庭承包制来说,老人去世前与弟弟在一个户口上,哥哥为独立户口,所以遗留下来的土地应由弟弟享有。”
“感谢你们对我们的事这么上心,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为一亩田吵坏了兄弟感情的确不值得!”
经过法官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轮番调解与合力劝说,两兄弟终于握手言和,心结最终化解。
何店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诉讼服务站点作为诉源治理“辐射点”的作用,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定期向辖区内党委政府汇报法庭工作、参与基层治理重点工作会议30余次,向当地党委政府共提出司法建议4份20余条;联动当地司法所、综治中心、基层组织,打造“制度保障、重心前移、非诉分流、实质化解”的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创新“一庭一所一中心一组织”(人民法庭、司法所、综治中心、基层组织)的联动机制,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移动点”庭审 打造诉讼便民“零距离”
针对当事人身患残疾不便到庭以及涉农、涉土地、离婚纠纷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的案件,何店人民法庭注重调解先行,常态化深入村庄、企业、社区,将司法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2023年4月,张某从代某、任某家门口路过时,因二人饲养的狗突然冲出,张某在躲避时摔倒受伤,并因此住院,双方因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张某诉至法院。何店人民法庭受理该案后,依托诉讼服务点,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所在村委会了解情况,并前往双方当事人家中实地探查,深入了解双方诉求,并进行调解。
临近庭审,双方就赔偿金额依旧无法达成一致,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系老年人,不便出行,何店人民法庭决定将庭审现场搬至纠纷现场,在当事人所在村委会巡回审理了此案。
“法官多次来我们村就该案进行调解,最后还将庭审现场搬到了村里,不仅让老百姓学到了法律知识,对法治乡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庭审结束后,该村村委会干部表示。
今年以来,何店人民法庭依托诉讼服务站,以巡回审判、以案说法、送法下村等形式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感受到公平正义,主动到辖区各村社开展巡回审判5次,开展“送法进校园”“妇女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治宣传工作10余次,引导群众遵规守法、依法办事,用法治力量滋养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