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25日
曾都区——
机收减损助颗粒归仓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熊晓枝 通讯员 黄润锴
  稻穗黄,丰收忙。9月14日,伴随着机械轰鸣声,曾都区淅河镇东花园村内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曾都区农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机收减损测试,向农机手宣传机收减损、留茬高度控制等技术,指导农机手按照规范操作,帮助农户减损降耗助增收。
  “今年我市雨水量小,稻谷较干,调小风量,拐弯降低速度,以确保收货质量。”曾都区自豪农民专业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马明智介绍,“开展机收作业时,根据农作物的品种、高度、产量、成熟程度及秸秆含水率等情况,用前进速度、割茬高度及割幅宽度来调整作业模式。”
  曾都区农机服务中心党支部委员王明权介绍,曾都区目前水稻种植面积约34万亩,现有收割机1350余台,不仅能满足本地区收割需要,还能进行跨区作业。2023年曾都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8.41%。
  今年,曾都区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鼓励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作为土壤改良的重要措施。同时,还高度重视留茬高度的控制,积极引导农民合理控制留茬高度,一般建议控制在8-25厘米之间,既有利于秸秆快速腐熟,又减少焚烧秸秆的可能性。